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浅议

2019-11-11张富学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材能力

张富学

提问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调控得当,课堂教学效益将会大大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果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调控得当,课堂教学效益将会大大提升。可是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目标性,针对性。如:随意提问,问题缺乏深度和广度,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回答泛泛而谈,没有逻辑性。再者,课堂上教师把控时间过多,问题出现后,教师早早叫停,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问题”的关键点,教师过早进入自己的评价,完全限制了问题答案,提问的有效性就没有显现出来,课堂效率不言而喻。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 备教材要“深”,备学生要“简”

首先,教师对教材的研读要深入全面。

教师要反反复复地研读教材,深入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知识体系,学生的思维训练点。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技能培养,学习能力培养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才能把握好提问的关键,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一目了然”的问题,那些是思维性的问题,那些是创新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有效性。一般性问题教师要用“怎么思考的”“结果怎样”来提问;拓展性问题,教师要用“你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创新性的问题,要让学生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来解决。

其次,备学生要 “简”

我们教师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全面解读课标还不够,最重要是要备学生。我认为备学生要“简”。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教师要充分了解所教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把握教材的知识点,思维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问题更加要针对性、有效性。问题解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质疑要“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来自于学生的不断质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质疑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训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也是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鼓励学生学会质疑、设疑、解疑,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并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的追根溯源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 要把“没有问题”变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完教学内容后,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句“你们听懂了吗?”同学们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听懂了”。客观地说,每一个同学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有的同学理解要深入一些,有的思路要灵活一些,有的掌握要轻松一些,有的掌握知识要困难一些。每个知识点对同学来说应该是有问题的。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把学生的“没有问题”变得有“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教师要改变观念,不要认为学生说“没有问题”就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每一节课都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抑制学生敢于想问题、提问题的习惯。因此,教师自己要树立问题意识,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要把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和提问题能力,作为评价学生是否有较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标准。

2)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留足足够的时间真正让学生去想问题提问题,并引导学生善于想问题和提问题。教师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站在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度上,以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出問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教师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深入进行学习探讨。同学们对于角的认知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可能大部分同学会回答“没有问题”。这时教师不要认为就“顺利”完成了任务。教师要顺势引导,你们没有问题,可教师有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开始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还进行画图求证。经教师的点拨,同学们明白了,角的边线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线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展开的度。经常进行这样的探讨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3)教师要充分赞赏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都要予“善待”。价值意义不大的问题,教师也要给学生予表扬,欣赏他能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探讨,寻求答案。知识点进一步深化,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坚持长期训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以维持和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数学课堂氛围也会越来越活跃,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灵活。不应用简单的“你真棒”“你的回答很精彩”等习惯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经常使用称赞性的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答案集中在老师想要的东西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要深化问题,多角度思考。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多使用开放性的语言。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备学生要“实”,知识讲解要深入浅出。要优化教学内容,把握好提问时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彝族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材能力
教材精读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