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I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2019-11-11宋大娟赵佳佳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色相配色驱动

宋大娟 赵佳佳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习平面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教师辅”的主动教学模式。本文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以AI平面设计中色彩教学内容为例,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任务驱动案例中色彩教学的实施过程,为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创设一种仿真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行动中做、学结合,身体力行获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者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是目前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体现设计的自主性。本文以色彩教学内容为例,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I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实践。

1 AI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Adobe 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1教学大纲设置缺乏合理性

教学大纲设置缺乏合理性是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开展一般都较为依赖教材,但是即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教材的更新进度依旧缓慢。基于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的教材更是缺乏。

1.2缺乏教学实用性

平面设计专业本身对实用性的要求比较高,其要求广大教师在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基础课程中都必须采用有别于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再造型艺术方面的表现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个明显的倾向,即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满堂灌,题海战术,死记硬背,成为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竞争方式,但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综合运用等多种学习实践活动和能力的培养被忽视,以至于学校成为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被培养成为习惯于按常规办事,只善于模仿和继承的知识巨人和行动矮人的矛盾体。操作室、专业设施的使用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始终落不到实处。

1.3缺乏实践性

利用信息化手段紧跟时代步伐,不能过分追求作品设计的华丽和美感,而不考虑市场因素和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平面设计作品只是一座没有实际用途的“花架子”。

新课程体系以学生为本,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将课程分为任务驱动课程、以项目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注重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具备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需要我们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从中职教育发展的长远来看,提出本课题研究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2 信息化背景下任务驱动案例中色彩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传统的中职学校色彩教学中,主要注重构图、填色,仅仅从词义上简单解释形象、明暗、冷暖等,很少单独讲解每块色彩的特色及力度,这对初学的学生掌握色彩应用能力是非常不利和困难的。而任务驱动的案例促使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再借助信息化手段讓学生直观感受色彩对比带来的不同效果成为了可能。色彩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本文从色相对比的角度开始分析信息化背景下任务驱动案例中色彩教学的具体方法。

所谓的色相对比就是两种或者多种颜色并置在一起时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要让学生理解并切身体会到色相对比的具体概念和效果,我们以茶包的色彩搭配为具体教学案例来探讨信息化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

2.1确定教学案例

案例的选取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考虑到平面设计应用的方向,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茶文化具有普遍的认识,因此选择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搭配作为教学案例,学生有认同感。同时也因为茶叶具有红茶、绿茶、黑茶等不同种类,在色彩选择上比较灵活多变,也便于学生发挥应用。

2.2信息化环境的构建

信息化环境的构建主要按照体验策略、探究策略、应用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2.2.1体验策略

体验策略,主要是从学生切身体会出发,寻找生活中的设计。课前学生收集不同的茶叶包装,分析背景色和主题字颜色,体验已经发行的茶叶包装的配色特点。

2.2.2探究策略

探究策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针对已经收集的颜色进行分析,并在色相环中标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就位置形成的角度不同得出色相对比的四个类别: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对比色对比和互补色对比,色相环制作的小动画形象生动,能够快速有效地复习色相的基础知识。考虑到中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里使用的是二十四色色相环。第二阶段,不同色相对比的配色能产生什么效果,给人什么的感受?在传统课堂实际教学中,学生如果进行调色、构图、再感受效果,不满意后再重新调色、感受,课堂拖沓,不具备实际的可操性,所以往往直接由教师告知配色的基本原则和一般经验。现在手机APP具有几款非常不错的涂色游戏,学生可以先行模拟,动动手指,一分钟就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配色方案,对比效果,优先选取。我们选用的是MOMI秘密花园软件,图案丰富,操作简便。课堂上在讨论色相搭配带来的不同效果时非常活跃。如选用黄色和橙色进行配色时,看上去对比弱、柔和、单调。这两种颜色在色相环的左上角,它们之间的角度是15°左右。而两种颜色在色相环中相差15°可以称之为同类色。每个组别专注与一种色相对比的研究,从颜色的选取到效果的提炼,学生在反复的比较中进行总结。配色的经验和一半原则是自己实践得来的,信息化手段的辅助教学加深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2.3应用策略

学生能够完成茶包色彩搭配的配色方案,并最终提交作品,整个教学案例融合应用策略。在前期的多次对比和实践中,最终的配色方案已经产生,综合运用调色、填色、设计主题字等环节完成作品并提交。设计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得学生有一种由然而然的自豪感。

2.3教学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选取了合适的教学案例后,重点便落在“驱动”上。在借助了信息化手段之后,从体验—探究—应用这一过程中,逐步完成了教学案例,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对色相对比基础知识的消化。最后在拓展的时候又巧妙了运用一种茶饮料的包装加以说明:在包装的实际应用中,往往不止选用一种色相对比,而是将几种色相对比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以显示不同的内容。例如茶饮料的包装,选用的是蓝色和红色互补色对比,突出了饮料的口味:西柚茉莉花茶。而大面积的茶饮料具体成分不需要强化,采用的是相对柔和的邻近色对比。从分到合,过渡自然。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设计以设计茶包配色为主线,从身边案例寻求设计灵感。围绕色彩对比中的色相对比开展教学内容,导入游戏中学生自主填色的图案,选取学生的四张作业进行色相对比的分析,展开色相对比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并应用到茶叶包装的设计中,从生活中找到知识和灵感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将教学落实在任务中,从“分析任务,试玩填色游戏”——“模拟实践,利用游戏展示作品” ——“作品分析,总结色相对比概念”——“用色相对比完成茶包色彩搭配”,分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从填色的游戏者转变成包装配色的设计师,在信息化背景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设计中强化能力的应用。

3 结束语

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中,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与学生职业化教育发展的有效教学方法。但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实践中还未形成成熟的操作模式和实践方法,缺乏系统的、理论的指导,任务驱动教学法还存在许多需要反思和改进的问题。因此,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深入理解任务驱动教学的意义,积极实践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促进任务驱动教学不断规范化、系统化,还有待一线教师的努力和探索。

课题名称:信息化背景下基于任务驱动的《AI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学与教变革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编号:zj1713。

(作者单位: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色相配色驱动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寻找古意的配色
仪式感选择
MIX&MATCH 清甜一夏 彩妆配色新风潮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清凉一夏!来双雪碧配色足球鞋如何?
高支纱羊绒衫缩水率问题的试验分析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