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方法分析与改革措施

2019-11-11李湘龙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工程内容教材

李湘龙

土木工程专业包括交通工程、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等,涉及范围较广,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作为该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内容枯燥、抽象难懂,学生们理解起来可能存在难度。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根据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方法与改革措施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够为日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兴起,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好实践与理论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求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就会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参加工作管理现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方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应当积极创新和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本文首先介绍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然后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今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以此提高该课程的教育质量。

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

1.1综合性强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涉及的范围较广,综合性强,是一门综合结构、材料、力学、测绘等多项内容的学科。由于教材每个章节之间的知识跨度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理解各项知识点的难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1.2实践性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句话点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而学生对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由此可见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可能无法满足现实情况的需求。要想学好这门课程,学生们需要亲身探究施工现场,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1.3应用性强

相关数据表明,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百分之七十都走向了施工建筑领域,许多人一开始就被分配到现场的施工岗位,所以学生们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将本职工作做好、做精。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价值就会在这一过程体现,因为它的应用性较强,对于建筑领域的各个环节具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土方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领域。

2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2.1教师工程经验不足

上文已经提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除了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有丰富的工程经验,但是现阶段的教师队伍对于工程实体建筑的参与程度还有待提升。随着高校教师招聘要求的不断提升,许多年轻教师拥有高学历,甚至去过海外留学的经历,但是他们在校期间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现场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动手操作,而且走上教师岗位之后,由于学校的教研压力较重,也很难去施工场地进行学习,所以在课堂上仅仅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解,根本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恰当地运用实例来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教材内容比较繁杂

土木工程施工这门课程包括的内容较多,涵盖了基础工程、防水工程、结构安装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土方工程以及砌筑工程等多项章节,每一章节都需要学生去认真研究,才能明白教材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许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书本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述,没有做到分门别类,忽视了各章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这样会使学生对于繁杂的教材内容理解更加困难。

2.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对于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土木工程施工也不例外。学校一般都会采用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判定。一般来讲,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出勤等内容打分,但是教师由于时间原因无法每堂课都进行点名或者对课堂作业进行批改,这就会造成平时成绩存在很大的虚假性,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期末的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八十,大部分學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临阵磨枪,对知识点死记硬背,一旦考试完成,所有的内容也就会随之淡忘。

2.4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关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却与实践严重脱节,学校方面考虑到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所要花费的经济成本也不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去建筑施工现场去亲身实践,所以这门课程的主要还是以课堂讲解为主,造成实践与理论无法进行有机结合。国家实行新课改以来,尽管教育部提倡教师引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本身的属性比较特殊,如果教师脱离实践进行教学是很难保证教学效果的,所以学生应当亲自去现场学习,观察整个施工过程,使课堂教学与实际施工有效衔接。

3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措施

3.1提高教师工程素养

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该群体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工程素养,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对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游刃有余地讲解。此外,还要注意深入施工现场进行锻炼,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施工机械以及施工工艺等各项内容,及时关注新材料与新工艺的研发应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传授,拓展学生们的视野。

3.2认真选择教材与教学内容

课堂时间一般为45分钟—50分钟,教师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就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仔细筛选教材与教学内容,根据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活动,真正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体验到该门课程的乐趣所在。另外,教师还要学会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3改善教师的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对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善,摒弃落后的课堂模式,根据课程性质适当引用对比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还可以在专业内容正式讲解之前设定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深入施工现场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指引学生通过实践将书本上枯燥的专业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有利于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和记忆,从而培养他们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

3.4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高校对于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式,要根据现实情况科学地做出调整,适当加入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考察分析能力的评定。对于期末考试,学校也要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对命题形式、阅卷标准、考试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结语:综上所述,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土木建筑施工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等特点,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结合这些特点,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实现教育变革,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专业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工程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