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品语意的造型基础课程设计研究

2019-11-11周涛柳瑄

工业设计 2019年7期

周涛 柳瑄

摘要:产品造型基础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造型基本形式法则的基础上,接触产品设计的相关基础知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树立产品设计的理念,在课程的设计上需要在传统的立体构成设计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产品设计的相关元素。因此,探索性地将产品语意的相关理论穿插进产品造型基础的課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掌握造型创造的基本方法与形式美法则,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最后通过课程的实施过程记录以及评教结果反馈来验证该课程设计模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产品设计课程;产品造型基础;产品语意;类别语意

中图分举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7-0044-03

1 产品造型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及目的

造型基础课程是在设计素描、色彩画与效果图、透视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般是以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知识为基础,探索具体构成中的样式与造型,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构成中的表现[1]。造型基础课在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下都被作为基础课程来设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上或者下半学期。不同于其他专业,在产品设计专业下,开设造型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各种形式美法则的同时,也要学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理念。如果将产品造型基础课程等同于传统的立体构成设计课程来进行教学,则当中造型的形式美可以被学生理解和训练,但是后者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理念却无法传达给学生,这会对接下来课程的开设工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如何将产品设计基本理念的启蒙工作融入产品造型基础课程是研究的目的。

2 产品语意在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2.1 产品语意

产品语意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中的一门学问。产品语意被分为指示性语意与象征性语意,前者包括了产品功能指示语意与产品使用指示语意。后者包括了情感语意、个性语意、意义语意。语意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和研究拓宽了产品设计的范畴,产品设计不仅仅是人机工程学的设计,更是人们对产品的精神功能需求不断提高的一种表现[2]。

2.2 产品造型基础课程设计的要求

根据开设产品造型基础课程的目的,将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造型基础概述及形式美法则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这部分的内容紧贴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课程的内容,通过教学与实训来理解对称、排列、重复等形式美感在立体造型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3]。这部分内容与传统的立体构成课相似,但需要压缩实训的时间和任务量。第二部分则是针对产品造型课程中的第二个目的来设立,即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理念,它包含了以下几个基本的部分:(1)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流程;(2)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内容;(3)产品设计与开发时所运用的方法。由于产品造型基础课程是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开设,对于该年级的学生来讲,短时间内理解如此多的内容是较为困难的。且对于课程时间安排来讲,理论教学时间的延长务必会压缩实践环节的安排。所以在课程设计上要考虑以下几点:

1)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产品语意是一个成体系的知识内容,相关衍生的设计方法与理论众多,因此如何进行知识点的选择来进行有效教学是产品造型基础课程设计的关键。

2)课程时间的安排。产品造型基础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课时安排上一般占用半个学期或者一个学期的课程时间,课时总量一般为64个课时。

3)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内容包含了理论的教学与实训的安排,对于教学和实训的内容需要针对课程目的来进行规划。

2.3 产品语意在课程中的运用

根据上述的产品造型基础课程要求,融入产品语意的相关知识点,设计如下的课程安排。该课程安排仅仅是理论上的内容排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调整。整个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理论搭配实训的方式来展开,这样穿插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在产品语意知识的加入增加了传统造型基础理论教学的工作量。集中讲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牛通过横向的对比,理解作品之间评分差异的原因,以达到能更好地理解造型基础理论的目的。

3 课程设计实践

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为案例进行论述,其目的一是证明课程设计的可实施性,二是通过实践内容的说明来补充一些课程设计上的细节及要点。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在产品设计专业成立之初便开设了产品造型基础设计课程,一直以来是以理论穿插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产品语意概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引入已经有三年的实践基础,课程的安排与表1中大致相同。学生修读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之前必须先修读专业绘画及专业速写两门课程,培养基础的绘画能力以及产品设计速写的能力。

3.1 造型斟洲既述及构成实训

该阶段的内容包括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包合基本的形式美感理论和形式美感在产品上的运用案例等知识,实训I的内容紧贴理论中的知识点,最终以高密度泡沫模型的方式来呈现设计结果。要求每位学生通过对标准的20cm边长的立方体泡沫进行加工,以控制整体泡沫模型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实训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以最容易理解的加法与减法造型语言来呈现具有形式美感铂勺设计作品。个别的设计结果呈现如图1所示。

3.2 产品语意理论教学及实训

该阶段的内容包括了产品语意的教学与实训,由于语意知识的复杂性,在课程中重点选择了功能指示语意下的类别语意进行讲解,且该部分内容与之后的实训内容相关。类别语意被用来指示不同类型产品和同种产品的不同类别,它在产品造型中是一种“显性”的存在关系。选择类别指示语意的原因如下:(1)课程要求第一条便是针对大学一年级学习程度和接受能力的问题,提出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类别指示作为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一种“显性”关系,比较直观且容易理解。(2)类别语意与造型间的关系明显,容易被提取和归纳。挑选的设计对象为日用瓶子的设计。日用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到各种瓶类容器的总称,以塑料瓶为主。这里选择的是“洁厕液”“洗衣液”两种瓶子,原因如下:(1.)两种瓶子在生活中接触较为广泛,且接触难度较低。容易诵过超市等场合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且一些国外的瓶子设计方案也较容易通过网络的方式来收集到第二手的造型信息。(2)两种瓶子的造型语言特征明显且区别较大,容易找出类别语意与产品造型间的关系。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提出了一种构成概念产品的开发模式[4],实训的模式参考该开发模式实施,具体对应内容如图2所示。

1)調研实训,调研的目的是收集两种瓶子的造型知识并进行表达。特征线被证明是一种描述产品浩型的有效手段[5],且相较于点和面,线在表达产品时的效率高且多被产品设计师运用在产品创意发散的阶段,因此调研时除了手机瓶子的基本信息外,需要用特征线的方式对瓶子造型进行描述[6]。语意差异法是一种将用户认知量化的手段[7],这种方法的入门门槛和实验成本较低,适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运用。由于一年级学生对于产品调研接触较小,可以由教师提供调研的模板来进行参考。模板中的内容有瓶子的基本信息、六视图的图片信息以及特征线提取的案例,以便学生进行参考,使得调研的结果更加准确且更容易归纳分析。

2)思维发散,通过语意差异量表筛选出特征明显的样本,在教师指导下对样本的造型规律进行提取,由于定量的研究较为复杂,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寻找类别语意与造型特征线间的关系。并在此关系下进行新款瓶子造型的发散,部分发散结果如图3所示。

3)模型制作,在教,耐旨导下对思维发散后的草图成果进行筛选,挑选造型合理且有明显类别指示语意特征的方案,使用高密度泡沫板对造型结果进行三维的呈现。模型制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三维设计能力的锻炼,更是一种设计结果的直观验证和体会。对于尚未开始人机工程学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讲,手持瓶子的舒适度或者倾倒液体时的便利程度都会成为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经验。部分模型结果如图4所示。

4)集中评讲,制作语意差异量表,以一2到2五点量表对模型设计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维度有瓶子的类别特征明显程度、基本的美观程度、手持的舒适程度等。评价方式采用学生互评、盲评的方式,优点是一方面学生可以横向对比其他作品来寻找自己设计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验证的一个过程。打分完毕并完成统计调整后,由教师进行集中地点评。结合实训作品重新巩固一次理论的知识点,并提出课后的修改意见。成果的最终提交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的一周之后,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4 课程教学成果及反馈

评教结果显示,产品语意的加入使得造型基础课程的难度评价升高,但是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认同度也在提高。具体的数据如图5所示,调研中,课改前调研对象为15-16级学生共回收80份有效问卷,课改后调研对象数据为17-18级学生共回收96份有效问卷。课改后觉得课程内容非常有挑战的同学多认为是自身基本能力不足,无法通过模型来还原草图中的设计方案。少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的难度源自于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对于特征线的提取和归纳造型特征的部分。对于教学内容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有更多的学生认为课程对他们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有了更多的帮助。教学形式的提高主要是对实践和评讲方式的认可,以及对于学生盲评互评模式的肯定。

5 结语

通过将产品语意的相关知识点融合进产品造型基础课程中,使其与其他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内容区分开来。让产品设计一年级学生在学习到形式美法则的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并体验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和内容。并通过实训的方式巩固了理论基础,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理论和实训的内容可以根据开课条件进行更换和改进,整个课程设计实践模式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珏,郭涵.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工科工业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以工业设计造型基础课教学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与经报,2018,38(03):99-101.

[2]陈炬,张釜,梁跃荣.产品形态语意设计——让产品说籟[M].北京:化与经工业出版辛,201739-41.

[3]沈晋.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基础》课程建设创新实践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03):156-157+136.

[3]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4]Karl T.Ulrich,Steven D.Eppinger,产品设计与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4-16.

[5]赵丹华,赵江洪.汽车造型特征与特征线[J].包装工程,2007(03):115-117.

[6]周涛.基于造彗痣象的汽车设计方法探究[D].重庆大学,2017.

[7]罗仕鉴,朱上上.用户的产品造型风格感性认知研究[J].包装工程,2005(03):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