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研究

2019-11-11姜博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跨文化职业院校交际

姜博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课堂上注重对发音和语法的教育,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些学生对于语法上的掌握甚至超过了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学生。但是在中外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语言上的沟通障碍,究其原因,还是在英语教育过程中片面的强调理论知识,而忽视的对西方文化背景的引入,因此,为了保证未来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的畅通,实现国内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联系的便捷与日益广泛,基本的对外交流能力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英语教学区别于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英语教学不只是纯语言教学,因此,不可能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本身,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国职业院校产生背景与行业中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院校相较普通高校而言,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多,教育引导难度更大。由于近年职业院校规模不断扩大,配套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和障碍。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现状及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实践表明,跨文化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

1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现状

1.1 当前英语文化教学实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及课程满足不了需要,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教学内容的主要承载体是教材,它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目前职业院校的教材大多采用的是公共英语教材,没有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需求培养联系起来,满足不了不同专业学生就业的需要,对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提升帮助不大,体现不了职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中英语运用的不同需求。职业公共英语教材问题成了当今英语文化教学的一根软助,从培养的效果看,也证明是不理想的。

1.2 对英语文化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

受传统教学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方面对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有所理解,也表现出兴趣,另外一方面受课时安排、考试压力等影响缺乏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与学习。“英语的素质教育逐渐会被应试教育所代替,更不用提及文化教学了。”忽视了職业教育以就业为主导的教育特点,也忽视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满足不了学生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

1.3 英语文化教学目标、配套保障设施欠缺

当前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强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但对文化方面没有要求,对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明确。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学,英语被当做孤立的符号系统,英语学习的全部内容就成了语法和词汇,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文化(语言结构文化及语用文化)因素的导入。肖华芝等研究认为:“受教学进度和课时以及书本知识传授等限制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以语言知识为重点的教学,对如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中西方文化和跨文化知识做得不够。”

当前英语文化教学师资力量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现代英语教学师资要求不配套,教师自身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文化基出薄弱,而且教学任务又很繁重,没有时间及精力进行教学研究改进,也很少有机会及时间进修或培训,严重影响了英语文化教学的发展。从教学条件与设施等软硬件环境看,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在英语文化教学缺乏现代化的设备,也没有专业化的情景模拟演练场地。

2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缺失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社会的、经济、历史的原因,也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原因思想认识的原因也有现实客观情况的限制等等,根据本文研究的侧重,主要从学生、学校、社会环境三个直接关联的方面进行分析。

(1)没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职业院校学生才是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体,但是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本文认为有以下原因:、从生源上看,起点低,基础差;从态度上看,缺乏压力、热情及动力;从学习方式方法上看,存在偏差。

(2)没有发挥出学校的导向功能。在培养模式上,仍按照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师资力量上,缺少高素质的教学人才在教材建设上,缺乏教材体系及考核体系。

(3)社会配套政策还不完善和成熟。目前的有关文件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缺乏没有具体的说明和描述,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化教学也没有具体要求和明确,大部分学校在教学目标和计划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缺乏导向性的文件规定和约束,给英语文化教学带来困难。

3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对策

3.1 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质量,英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并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依照英文课文的内容设置课堂讨论,对英语国家的名人故事进行讲解,以此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共鸣。为了进一步丰富英语课堂的文化氛围,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的英文电影、演讲、朗诵诗歌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明确自身英文文化知识学习的目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探索英文文化知识,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英语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有目的地学习英语。

3.2 开设英语文化选修课

由于职业院校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压缩,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能力,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为学生提供英语文化学习知识。常规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帮助学生引入更多的英语文化内容,同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等也会影响教师在常规课程中引入文化教学的效果,所以通过选修课的开设,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系统化的英语文化课程学习机会,通过英语文化课程的开设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也会更加的深入。比如可以开设《英美文化概述》《西方文化入门》以及《英汉文化对比》等课程,从而使得学生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的了解和接受英语文化,并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更深刻的理解西方文化。

3.3 提升教师的英语文化素养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教师英语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聘请外籍教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进行讲解,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和思维习惯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积极性。比如,思维习惯方面,我国文化的婉约性使得在得到别人在赞赏时会礼貌的否认,在称呼上也以“在下”“鄙人”等自称,进而体现出我国谦逊的文化。但是西方的文化却不同,其文化内涵更加奔放、热烈,比如在面对赞赏时会欣然接受,并大方的回谢。因此如果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时候,与西方国家人进行交流,必然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而通过外籍教师的引入,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以及日常的交流自然会耳濡目染的学习到西方的文化。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英语在职教师的培训,完善考核制度,从而使得教师能够树立英语文化自学意识,提升教师的英语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向学生渗透或介绍英语文化,使学生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掌握更实用的英语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能够恰当地应用交流技巧。

(作者单位: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财贸分院)

猜你喜欢

跨文化职业院校交际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两块磁的交际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
情景交际题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