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19-11-11黄镇毛连泽冯邦帕尔哈提·买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2期
关键词: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

黄镇 毛连泽 冯邦 帕尔哈提·买明

摘要:近年来内地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增多,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文章认为汉语语言交流障碍、进校前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是造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励志教育、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等来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2-0226-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关系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许多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了内地高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2015—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年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在450人左右,其中西藏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80余人,分布于各个学院。如农学院,2015—2018年共招收本科生6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9名,包括藏族学生10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平均每个年级有25名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建设以及边疆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但随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不断增多,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一般表现为语言障碍、学习生活散漫、积极性不高、成绩较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一、西部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汉语语言交流障碍。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新疆与西藏的学生因为生活在偏远地区,教育条件不足,学习基础比内地学生差,其汉语应用能力偏弱,与人沟通不畅,较难迅速融入新的集体和校园生活。尽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从学前、小学到中学,都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校,开展了双语教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些学校往往存在语言环境单一、双语教学课程化、语言符号学习与文化学习脱离等问题,制约了双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1]。与汉族大学生相比,他们的汉语水平明显不如汉族大学生。即使有些高校开设了预科,但是汉语的学习与运用,只是局限在汉语课堂之内,汉语课堂教学往往也只侧重字词语音的训练,对谈话式的会话训练不多,课堂以外也缺少了生活应用的实践机会。

2.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西部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边疆基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与内地其他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2]。国家为了照顾西部边疆地区,在招生政策上具有一定的倾斜,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以低分进入了内地高校。另外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部分加分,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高校内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存在差距[3]。进入大学之后,少数民族学生还需要适应内地的文化环境。他们进入内地高校之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与学习节奏较慢,而内地高校节奏很快,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快速的节奏,稍不努力就掉队了。

3.自信心不足、动力不够。由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其民族地域、生产方式、历史条件的限制也使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这些地区相对比较封闭,人们与内地发达地区接触不多,少数民族学生对外界的了解主要来自身边的親朋的介绍,他们的一些观点比较保守,完成大学学业是很多人的终极目标,学习动力严重不足。另外新的学习环境也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了冲击,以前封闭的、单一民族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被打破了,其生活方式受到了内地文化的影响,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了一种焦虑和自我保护的模式,经常感到孤独与寂寞。这部分同学交往的圈子很窄,往往局限于本民族的少数学生。同时,学生入校前的基础较弱,语言能力欠佳,自信心受到影响,上课跟不上节奏,在“一刀切”的评价指标下成了“差生”的代名词,部分学生自暴自弃、不再努力。[4]

二、提高西部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措施

1.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在师资方面,学校应该维持一定比例的汉语教育师资队伍,这些教师应具有多门语言的教学能力,汉语教学的课时应该达到英语教学的课时量,每周至少4个学时,让学生每周能够开展汉语的听、说、写训练。同时,学校还应该在1—2年级多开展汉语培训与辅导,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够参与。如果条件允许,学工部门可将汉语基础不好的学生与汉族学生结对子,给他们营造一种汉语的学习环境,通过1—2年的强化训练,他们的汉语水平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近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育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学校每年都会招收一些语言类的教师,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汉语教学。从2018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少数民族学生预科班,开设多门汉语语言课程,并在同年级学生中开展内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结对子活动,让内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组成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给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学习汉语言的良好氛围。

2.开展多种形式的励志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学习的好坏与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状态是分不开的,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励志教育,树立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的优秀典型,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予少数民族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比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制作PPT汇报等。2017—201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各学院组织了几十场少数民族励志报告,邀请了一批新疆、西藏优秀毕业生给全体学生做报告,介绍他们学习与生活的经验,极大地增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他们中有很多通过努力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每年都开展了针对新疆、西藏学生的冬季送温暖活动,考试成绩及格的同学都能获得学校的冬季补贴,这项举措也有效地促进了新疆、西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据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反映,老师讲课速度过快,很多内容都没有听明白。我们通过走访发现,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少数民族学生理解难度大,尤其是纯理工科的课程理解难度更大。分析其原因,就是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如维语向汉语转化的过程,字面意思向深刻含义转化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该了解本班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尤其是西藏与新疆学生的比例。其次,要采用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兼顾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4.采用多种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一门课程通常都有一个固定的课程质量标准,其评价体系也是统一的,但是这种评价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因此,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性,公平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加大学生评价的比例。教师通常采用考试、作业、汇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这不一定能够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质量。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教师评价的缺陷。另外如果条件合适可以对少数民族学生制定单独的考核标准,毕竟他们对汉语语言的掌握能力、进校的学习基础都偏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西藏、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了单独的课程及格标准,比如课程总评分数在50—59分视同及格,通过统计发现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及格都是50—59分,但从大三开始,他们的学习成绩也逐步提升了,大多都达到70分以上,这说明他们本身能力并不差,只是刚入校有很多不适应,学校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去调整。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内地与西部地区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内地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也会越来越多,作为高校的组织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民族特点,尽力去容纳他们、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好的教育机会,让他们融入社会主义大家庭。

参考文献:

[1]万明钢,刘海健.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J].教育研究,2012,(8):81-87.

[2]席鸿建.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03):147-149.

[3]高岳涵.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效果调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4-99.

[4]汤洋.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3):153-157.

猜你喜欢

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