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2019-11-11吴小梅
摘 要:物理是一门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物理现象,要善于观察、发现和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在不知不觉中你的知识会不断增长,能力会不断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把学过的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下来,成为自己的知识。
关键词:激趣;熟记;归纳;方法
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更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要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熟记概念
在物理学科中,有许多的概念和规律。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些规律和概念的记忆。导致学生对这些规律和概念理解不透彻。有些学生认为物理的知识不需要背诵。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试想,一个学生如果连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的规律都没有记清楚,公式也没有记清楚,那他又如何进一步进行深刻的理解呢?因此,学习物理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课的必要条件。下面几种方法可以熟记物理概念:
(一) 现象记忆法
如当汽车或火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前、后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当车起步时,人的脚已经随着车向前运动,但人的上身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的上身向后倾;当刹车时,人的脚已经随着车停下来,但人的上身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人的上身向前倾。
(二) 归类记忆法
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三) 口诀记忆法
物理知识的记忆很多比较枯燥,这时候我们可采用编顺口溜、口诀等形式帮助记忆。如“杠杆”这部分,作力的力臂是一难点,可以编顺口溜:作力臂,并不难,找到点(支点),找到线(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还有在零线和火线这部分,火线L零线N,金属外壳接地E。零线接地火有电,氖气发光是火线,氖管电阻一百万。手按笔卡尖接线,注意手指不碰尖。触电事故先断电,绝缘棒来挑起线。使用滑动变阻器,改谁电流跟谁串。一上一下连接线,关键是看连下线。左连右移电阻变大,右连右移电阻变小。保险丝:铅锑合金保险丝,电阻较大熔点低。过粗烧线不保险,过细电路常断电。选择合适保险丝,千万别用铁铜丝。温度计:测温度的温度计,热胀冷缩是规律。冰水混合作零度,标准沸水百度计。这样易读易记,朗朗上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
(四) 公式记忆法
公式记忆法就是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记忆的方法:“看公式、记概念(规律),易记又方便”。如:从速度的定义式v=s/t出发,从公式可以看出,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而且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还有功率的定义式P=W/t,从公式可以看出,功率与功和时间有关,而且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所以功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二、 记好笔记
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涉及许多的定理和物理概念。要学好物理,必须熟练而准确地记忆这些概念和定理。而在听课的过程中做好课堂笔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而记笔记也有好多应该注意的方面,比如:
(一) 在课本的重要地方处作圈点,勾划在课本的空白处,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方便和课本知识进行对照,方便记忆和理解。
(二) 在老师上课时,所讲知识有听的不太清楚或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应该及时进行标注,以便课后进行及时地复习和思考。同时,也可以就这些疑难问题在课后与同学探讨后请教老师。
(三) 物理中有许多的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迅速地记下未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做完实验之后,再对照课本,跟好地理解这些物理规律。“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有些知识上课时可能听懂了,但是如果不及时做好笔记,很容易忘记,记笔记能很好地帮助记忆。同时记笔记还可以集中精力,提高听课的效率。所以记好课堂笔记是学好物理课,提高成绩的很关键的环节。
三、 重点归纳
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学习的内容是比较系统的,学会掌握比较零散的知识点。习惯性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慢慢就能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法。这个过程对同学们能力要求较高,章节内容零散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总结知识点。同类题型及时做好归纳,以便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研究表明,有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可以互相类比,真正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样就能逐渐从综合中找到知识的联系,同时也培养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提高物理成绩一定要学会熟练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控制变量法
当某些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保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保持不变,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二) 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学中,我们研究某物体或物理现象的作用效果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给问题的阐释或解答带来极大方便,我们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等效替代法。用总电阻替代串联、并联的部分电阻,用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方向的压力等。
(三) 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在研究一些抽象的物理量时,采用常见的与之有共性的形象表示要研究的抽象物理量的方法。如在认识电流、电压的概念、研究电源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概念或规律时,与水流水压模拟实验、抽水机的作用和水渠对水流的影响等物理现象进行类比,会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或规律产生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 分析法
1. 反复读题找条件:找出题目中给出的直接条件、间接条件及隐含条件。2. 分析过程找规律:在分析过程中,找出解题所需要的物理概念、定义、公式等。3. 返回列式求答案:按分析过程的顺序,一步步返回结论。
(五) 轉化法
转化法也称放大法,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方便直接观察或测量的物理现象及物理量,因而采用转换法将它们变为与之相关联或与之相等的易于测量的物理量,并在此基础上得到结论。比如,发声体的振动试验采用的就是转换法,将不易测量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易于测量的乒乓球的摆动。此外,磁感线的方向、描述,力的示意图应用的都是转化法。
(六) 图像法
图像法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很直观。由于物理学中经常要研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图像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验中,运用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内在的物理规律,具有独特之处。如密度与体积、电流与电压、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图像清晰地表示出来。
(七) 观察法
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简单地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例如: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但是怎样用实验来验证,让同学们很清楚地看到,咱们可以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越来越多,对软木塞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将软木塞推出试管口。这表明水蒸气膨胀对软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的原理跟水蒸气的原理是一样的。通过观察,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实质。
四、 重视计算
在物理学习中有好多同学总是因计算失误导致丢分。“数理不分家”,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学物理是寸步难行的。平时一定要勤练准确计算的基本功,不能粗心大意。习题是物理学的体操,一定要练,只有做够习题量,才能提升分析解题的能力。每做一道题,首先想考的知识点,其次捋一下思路,再看计算上有没有问题。还要把题目中的数字看清楚,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误。做物理题最忌讳的就是“想当然”“我以为应该这样……”“我觉得应该怎样……”“我想是这样的……”“就应该是这样……”。要记住:越是这种想当然的东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要提高物理计算能力,需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 从物理基础知识入手,理解公式中每个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其物理意义;全面透彻地理解物理公式。
(二) 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时候,各物理量的单位要对应统一。
(三) 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四) 注重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提高初中物理中计算能力的方法。
五、 调整心态
另外,做题时要调整好心态,干任何事时都要有信心,这样才能全力以赴。物理有好多题目都很长,有时长达半页,读题时要认真,不要被题目长而吓住,其实题目长的题很简单,给的条件很多,甚至还给出了相似题目的解答方法,这么多条件,只要找出有用信息,别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对照题目给的情景,利用所学公式去解决问题。做错不该错的题,除了平时没有养成认真细心的做题习惯外还要注意调整心态,对自己有把握的题目,一定不要大意,要和难题,复杂的题目一样对待,同样是分数,都要争取,因为有好多人都是能做对后面很难的大题,却在前面简单的单选和填空等基础题目上丢分很多,这一点真的很不应该。另外,如果做题熟练程度还不错的话,做完一遍后,应该留下时间回过头来检查,不过最好能够养成细心的习惯,这样就会为冲击难题留够时间,就能往更高的程度上冲击。所以考试不但考知识,还要考心态和能力。
总之,学习物理就是学知识,学方法,长能力。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不但要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科学观察),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对照以上学习物理的几个步骤,找出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改进和努力的方向,必定会大幅度地提高物理成绩。
作者简介:
吴小梅,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西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