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微课的运用探索
2019-11-11蔺政军
蔺政军
摘 要: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在音乐教育方面,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中学音乐课作为音乐的启蒙课,肩负着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学习和创造音乐的责任,微课是中学音乐课的重要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學活动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微课;中学音乐;教学活动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农村中学音乐也应紧随素质教育脚步,应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初中音乐是以培养学生欣赏艺术和创造艺术为目的的科目,能够树立学生的审美态度和价值态度,促进学生对艺术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是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需求,摒弃落后的传统型音乐教学模式和教师主导的教学方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将教学理论和经验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对初中音乐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将微课的教学模式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来,将课堂交给学生把握,将音乐融入整个课堂。初中音乐教师应当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自由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从初中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的一种,以培养学生欣赏艺术和创作艺术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初中音乐教学将对微课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探索。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软件,主要是视频软件,辅助教师进行课程讲授,辅助学生感受音乐情感,理解音乐表达。微课之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备受好评,是因为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和教学内容少的特点,正好能够对中学生音乐课堂做有效精简,符合中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使中学生集中学习精力,在中学音乐教育方面收效显著。
一、 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 丰富音乐课堂
从以往的教育经验来看,传统的中学音乐教育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将音乐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原本充满趣味和活力的音乐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逐渐对音乐课堂丧失积极性,对音乐学习丧失兴趣,这就导致学生普遍音乐素养不高,艺术鉴赏能力差的现象出现。微课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灌输式问题,由于微课具有极大的自发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将微课引入中学音乐教学领域,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习音乐时享受微课带来的视听感受,对音乐世界萌生好奇与兴趣,进一步对音乐学习产生积极性,中学音乐课堂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二) 纠正学生发音
从音乐教学的角度出发,传统音乐教学是以教师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通过对教师的发音进行模仿实现自身的发音。对于班级整体来讲,教师的音量是有限的,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模仿教学。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部分中学班级人数众多,教师无法实现一对一教学,即使能够实现一对一教学,课堂实践也无法允许教师对教学情况再进行一对一检查。为解决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微课应运而生。微课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漏洞,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微课可以做到正确发音,无须教师进行一对一教学,这就有效地解决了发音教学问题。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来检测和纠正自己的发音,通过学习微课,反复练习,纠正发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 发挥主体作用
从以往的初中音乐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理念的运动和教学模式的安排方面是没有科学性可言的。教室的备课过程往往过于自我和单一,教师对课程的设计也很少重视学生的课堂感受,甚至在课堂过程中扮演着课程领导者的角色,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学生也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低下。传统音乐教学的这种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剥夺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学习动作,而没有真正地对知识进行思考和反思,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基于以上问题,初中教育应当积极转变教育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软件,转变课堂模式,进行微课教学,使初中音乐课堂充满活力,而不再是单一枯燥的灌输。
二、 微课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 播放影像资料,集中学生精力
我们都经历过儿时的好奇好动的阶段,在写作业时会因为身边的一只蝴蝶降落而把学习抛诸脑后。在课堂上也是同样,一个好奇的念头便能够占据自己的头脑,甚至忘记课堂的学习。微课,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精力,防止学生在思想上开小差,更直观、更生动地引导学生走近美好的音乐世界。中学生群体具有自我特征,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中学生群体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式,防止学生在启蒙阶段产生对音乐科目的厌恶和恐惧。从中学生群体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天真烂漫、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喜欢神秘有趣的事物。通过微课来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中学音乐课本中有一节课是《采蘑菇的小姑娘》,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押韵,适合作为中学生群体的音乐启蒙课程。但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会好奇采蘑菇的小姑娘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小姑娘呢?她和我一般大吗?她有我高吗?她的头发长吗?她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她的小箩筐是什么样子的呢?基于中学生群体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的个性特点,他们甚至会疑问,采蘑菇的小姑娘会不会把毒蘑菇采回家里去呢?因为毒蘑菇很好看,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类似的问题虽然与歌曲的掌握没有较大关系,但是会干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通过微课来进行讲解,学生一目了然,一个生动形象的小姑娘出现在眼前,就像是从歌里走出来一样,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去产生上述疑问,不会去好奇歌曲背后的故事。其实,微课所发挥的作用便是如此,向学生交代歌曲背景,有利于学生了解背景后,更好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歌曲作者产生共鸣,那么学生的学习精力也就更加专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