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广播电视新闻话语变革

2019-11-11徐征

记者摇篮 2019年9期
关键词:变革广播电视

徐征

【摘 要】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话语体系,按历史时期大致可以划分为:转型时期的新闻话语、多元化时期的新闻话语、大众化时期的新闻话语。不同时代的语言传播方式是多样的,广播电视新闻话语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从历史层面对不同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话语形态进行分析,力图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广播电视   新闻话语   变革

广播电视新闻话语即呈现在广播电视媒体上的语言,对广播电视新闻话语的分析,即是对在广播电视媒体上呈现出来的语言的内容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效果的分析研究。广播电视新闻话语具有社会性,研究广播电视新闻话语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播电视新闻话语的历史渊源

人的语言现象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语言及言语,语言是抽象的、系统的一种表达规则,运用某种语言系统在具体的语境中说话和写作,形成的口语或文字作品即“话语”。

我国最早的广播新闻话语可以追溯到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之时。1940年12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念日。电视话语则从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广播开始,这一天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正式起航。当时播出的内容主要是中央重要政策、《新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文章、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等。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时代背景和传媒环境发生变化,广播电视的话语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1978年1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正式开播,作为改革开放的记录者和呐喊者,书写中国神州大地的阴晴圆缺。节目一开播便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时新闻的话语方式主要是播报信息,内容题材也相对刻板。

1992年,广播电视媒体转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不但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广播电视媒体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媒体内容方面,新闻时效性大大增强,经济报道的比重明显加大。

2002年,党中央“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实行以来,广播电视新闻话语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大大增强。新闻报道的视角也逐渐由经济建设的宣传转向民生需求的宣传。特别是在“走转改”活动实施以后,广播电视的新闻语态更加倾向于民生化。传统的播报新闻的模式越来越受局限,民生新闻节目成为传统媒体的主流节目和支柱板块。

二、当下广播电视新闻话语的特色

根据法国思想家福柯的研究,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具有一定的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即为说话人,为主体,受众即受话人,沟通的语境则需要根据事件发生地和播报的语境具体分析。话语体系的分析,按照英国语言学教授费尔克拉夫的理解,应当至少包括几方面的向度:一是文本向度,注重文本的语言分析;二是话语实践向度,即文本的生产和解释过程,阐述何种类型的话语被权利关系所利用;三是社会实践向度,即话语机构和社会环境等。随着时代变迁,当今的广播电视话语在文本、内容和社会实践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是报道视角平民化、新闻评论平实化。从央视《新闻联播》的内容模式变化可以看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注重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内容上增加人文关怀的成分。新闻内容民生化趋势明显,民生新闻增量,在导向上更加注重亲民化、合理化和人文化的舆论引导。以央视的《新闻联播》为例,到2012年,《新闻联播》头条中民生新闻的比重已经由7.06%提升到17.93%,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各地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在节目包装形态上更加考虑现代年轻人的收视习惯和心理,新闻节目的收视群体更加年轻化。

在新闻评论上,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采用了大数据的技术分析,增加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解读深度和广度,在增加了深度新闻的同时,愈加重视评论的作用和舆论的引导。许多一语中的的精彩评论成为节目的灵魂,新闻节目向知识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二是话语形态多元化、话语风格多样化。主持人在节目中更加具有亲和力,在语言、手势、姿态、表情上更加亲民化、平实化,特别是一些民生新闻中主持人操着一口当地方言,以同受众“唠家常”的方式播报,这种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从“播新闻”到“说新闻”再到“演新闻”,口语化色彩不断加重,话语形态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新闻信息的传递更加生动和鲜活,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力更加持久。

三、廣播电视新闻话语变革的意义

广播电视新闻话语变革体现了由“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传播思想的调整,这种调整符合传播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由单向度的传播方式进化到双向互动方式,在拓宽新闻参与度的同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深度化报道,将信息的传播面进一步延伸。

一是一些新闻节目注重受众的新闻体验,开始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关注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在报道方式上力求故事化、事件化,创造有如身临其境的事件氛围。利用同期声和画外音等技术手段,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将新闻用故事化的报道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提升了节目的收视、收听率。一些高科技的广播电视手段的运用,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趣味性,新闻话语进一步向专业性、多元化方向转变。宣传手段由原来的抽象化、刻板化、表面化向生动化、鲜活化、深度化的报道方式逐渐演变。

二是新闻节目开始从单向的传播方式向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转变,在播报新闻信息的同时,巧妙地设置议题,引导受众参与和学习。如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公众广泛搜集对相关新闻信息的看法意见,形成新闻互动平台,极大地增加了受众的参与度。由此,制造了一个宽松的话语平台和舆论环境,新闻话语形态更加多元化,话语风格更加多样化。严肃、庄重、严谨的话语风格不再是唯一的新闻话语方式,新闻以一种更放松休闲的语言方式,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取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广播电视新闻话语变革的历程体现了新闻节目在理念和业务上的精进,这种改变也体现了新闻传播在社会大环境中与受众诉求的平衡。

(作者单位:辽宁省广播电视及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测台)

猜你喜欢

变革广播电视
以变革迎接新时代
变革开始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海尔变革
夺变革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