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写作培养学生逻辑能力
2019-11-11吴海艳
吴海艳
【摘要】逻辑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良好的逻辑能力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品质,促进学生学习素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它概念性和抽象性强,所以难以被学生理解。对此,采用写作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形成逻辑能力,是落实课题目标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逻辑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逻辑能力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行事做事的根本。很多教师认为只有数学课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主要途径,但其实其他学科也可以在逻辑能力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语文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思维高度活跃、高度集中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需要对写作素材进行提炼、分析、总结、思考和归纳,然后再制定完整的大纲,确定行文之间不会存在漏洞。在撰写每一个矛盾冲突点时也要在后续的桥段里自圆其说,此时学生所依靠的恰恰是逻辑思维。如果教师可以利用语言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总结,则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逻辑意识。
一、制定写作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牵引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会更加充足,学习热情會更加高涨。尤其是在逻辑能力的培养方面,只要可以找到合理的切入点,融入激趣的契机,便可以让教学指导更具实效性。所以制定有趣的写作项目,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在交流和探讨中间接形成逻辑意识,这是达成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次》为例,在这节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展开了有趣的讨论会。因为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熟读,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的核心概念和中心思想。这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质疑:“王子想要尝试第八次,但是第八次一定会成功吗?”针对这个问题,很多学生表示“一定会成功”,但也有学生摇头。教师针对摇头的这部分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可能还会失败呢?”这部分学生表示“光有毅力是不够的,还要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这样才能找到胜利的方法”。由此一来,在教师刻意质疑和学生思考的环境中,他们的逻辑意识逐渐形成,继而为逻辑能力的培养铺垫了基础。由于逻辑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思维概念,看不到也摸不到,所以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更多的问题语言进行诱导。随后再配合合理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将自己的逻辑思维呈现在文字中,由此达成良好的训练效果。譬如上述案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推理过程以议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也就是在拥有毅力的基础上更要有智慧,真正地了解失败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二、构建行文步骤,唤醒学生逻辑思维
在围绕课文讨论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研究。其间,随着学生对文章框架的设计,对行文语言的梳理,他们的逻辑思维会在不知不觉间形成。
(一)设计框架
提纲、框架的设计是提高写作质量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的一步。通过实践与反思,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达到良好的练习效果。例如围绕《第八次》撰写读后感或议论文时,学生需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要交代清楚议论的方向;第二,要交代清楚议论的核心;第三,要交代清楚具体的素材。撰写期间,学生需要利用素材交代出议论的方向,并确保抓住读者的眼球。例如撰写“第八次”,学生可以写——“在读完《第八次》后,我突然回想起自己也经历过第八次,但是我似乎没有这个王子那么幸运……”当读者读到“没有这个王子那么幸运”时,读者便会生起浓厚的好奇心。那么为什么要如此描述呢?对此,学生需要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扩充,指明原因。其中,这些材料可以是一件生活中的经历,也可以是一个物件。但有一点,那就是这些素材必须在文章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引发文章矛盾冲突、高潮的关键。另一方面,在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写作的时候,学生要注意不能胡乱运用材料,确保它符合现实依据。当学生指出从文章中获得某些感想的时候要切忌空谈,应该通过具体的事件和案例让感想“站得住脚”。比如有的学生在设计框架的时候将自己三次考试失败的原因安插在了不同的段落中,并交代出每次失败带给他的影响。随后又在文章的结尾总结中心思想,指出个人的观点。
(二)语言搭配
在利用写作培养学生逻辑能力期间,教师还要从行文语言的搭配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等途径完成对事物的描述。其间,他们的逻辑思维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譬如在描写有关花朵的文章时,教师首先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了不同花朵的样貌、生长周期等资料。随后要求学生通过入微的观察利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比如有一名学生针对鸡冠花进行描述——“鸡冠花犹如一件华丽且倒置的女裙”。教师围绕他的描述进行提问:“为什么把鸡冠花比作女裙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这名学生依次交代了鸡冠花的轮廓、颜色等外部特征,又交代了女裙的形象特点。通过二者的比较,此描述无疑是合情合理的。在这名学生观察鸡冠花、提炼语言文字的过程里,他所运用的恰恰是逻辑思维能力。同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修辞手法润色文章。其间,因为学生需要在描述的同时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因此他们同样要运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判断,随后提炼语言文字。譬如描写庐山的云雾,这时便要思考庐山的云雾在外形上和什么相似,用什么来比作它最为合理。综上可见,在写作期间诱导学生细化写作语言,做到言之有物,恰恰是点燃学生逻辑思维意识,锻炼其逻辑能力的主要过程。
三、践行课后点评,巩固学生逻辑能力
课后点评是持续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主要途径,教师需要认真对待该环节,借此巩固学生的逻辑能力。其中,教师可以从两个层面着手对学生的文章展开评价:第一,采用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文章中的不足。该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短板,并诱使他们展开逻辑推理,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不合理”“为什么不可以”;第二,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此时,为了有效地说服对方,并确保自己的观点是准确的,学生往往要对同伴的文章进行仔细研读,然后指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双方展开评论的时候,他们的逻辑思维会持续“燃烧”。随着他们不断挖掘出新的观点和“证据”,他们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对比和总结等能力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上述两个层面,教师要以第二个板块为重点,因为它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推理意识。如果他们想要获得好的名次,便要提高个人文章的质量,并间接打败对手(注:即采用严谨的逻辑思维挖掘出同伴文章中的漏洞)。如果学生指出的错误是空穴来风,且毫无根据可言,则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因此,这便给部分投机取巧的学生敲响了警钟。在双方互相点评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合理的完善,以此给他们提供更多写作的契机,继而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循序渐进中提升。
总而言之,逻辑能力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开展语文写作课期间,教师决不能单纯地要求学生随随便便写一篇文章敷衍了事,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良好的逻辑意识对文章结构、内容展开分析。由此一来,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形成逻辑意识,同时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姚雷.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
[2]刘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消息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
[3]贺其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业务嗯写作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