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探究
2019-11-11杨芳
摘 要:分析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探寻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策略,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绿色理念,主动肩负绿色责任,践行绿色梦想,能够造福人民的绿色公民。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一、 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生态环境的巨大危机——大气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目前的严峻生态局面,除了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对环境和资源的污染和浪费,还有就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薄弱,导致公民在赚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意识不到其应该对环境承担的责任,光污染不治理,最终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二、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整体系统观,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行动观,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共赢全球观。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新形势下,教育工作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进行必要调整,做好生态文明教育的整体设计、综合运筹、分类开展。开设优质课程,编写优秀教材;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涵养其精神、培养其素质、引导其行动,使之成长为具有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就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一个亟待承担的重要任务。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大意义
1. 实现生态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离不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同和自觉行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舆论引导,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建构生态道德规范,引导学生把符合绿色发展、生态保护要求作为重要的行为规范。
2. 积极探究高中思政课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引导青少年学习、调查、体验、了解身边的绿色生活情况,可以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
3. 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功能,營造风清气正的绿色学风和生机勃勃的绿色文化,将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科学精神、绿色理念,主动肩负绿色责任,践行绿色梦想,能够造福人民的绿色公民。
四、 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策略
(一) 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1. 掌握学生生态观实际。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途径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和生态知识水平,选择适宜学生思想状况的教育内容和生动深刻的教学形式,增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的实效性。
2. 提高教师生态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熟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了解世界和中国的生态实际,了解生态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最新成果,更需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为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当前生态困境和生态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教材中生态、环保等相关理论。
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1)利用互联网资源。人民日报微视频和学习强国视频、学科微课等具有直接性、形象化的特点,借助这些平台展示环境破坏的现实和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2)开展议题教学。以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时事性议题创设情境,于自主合作探究、表达展示等活动中,学生深度思维问题。
【呈现时事性议题情境】以习近平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的《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2019年4月28日),深刻领会习近平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结合材料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2.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各方应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3.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意义。
4. 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取向。
【学生活动——知识链接】
《经济生活》:①消费者践行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原则。“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②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承担社会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③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建设生态文明,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加强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政治生活》:①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②政府要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③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制定和完善绿色发展环保法律法规,监督环保法律实施。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⑤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文化生活》: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对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②继承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之义。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
《生活与哲学》: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②尊重客观规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重视量的积累。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⑤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二) 以实踐活动强化课堂生态教学
1. 实践主题多样化。教师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结合学生思维水平,结合全国青少年调查体验活动每年的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我爱绿色生活”主题下,自主设计了“绿色校园、我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学生深入到工业园、农村、小区、政府有关部门实地参观、了解、采访,体验人们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观念和意识。
2. 实践方式多样化。结合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课题研究,组织学生调查学校、地区的低碳现状,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策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落实低碳行为“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3. 实践反馈多样化。在学生完成生态保护的相关调研实践之后,通过小组研讨、个案分析、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对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解决措施等进行分析和总结,扩大低碳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五、 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创造性地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将启迪学生“绿色”思维,培养“绿色”思想品德,培育“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倡导学生们把绿色的种子埋进心田,把绿色的理念贯彻在求学、生活中,引导学生做“绿色公民”“美丽中国”最优秀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孙瑶.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J].商,2015(50).
[2]李干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N].学习时报,2017-12-08.
[3]王利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N].人民日报,201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杨芳,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