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的思考与探索
2019-11-11陈晏玲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直接决定了教学的结果,也决定了教学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因此不断挖掘小学数学课堂的真正目的和重要性才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效改革和完善的正确途径。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和思想就是坚持小学数学课堂的简约化调整,尤其是对于苏教版数学课程内容繁多的现状来说,及时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将基于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展开简约化整改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思考探索;实践举措
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得到了实践和应用,并且在网络信息时代的推动下,小学数学课堂不断向着丰富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获得了较多的优势,但同时由于管理的速度无法跟上发展应用的速度,导致多数小学数学课堂渐渐显现出一种繁杂和缺乏重点的现状,出现了教学冗余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这种过度的情况下,及时进行简约化整改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影响阻碍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推行的因素
(一) 缺乏明确教学目的和期望
小学数学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基础的部分,只有基础数学教育工作完成得充分,人才培养后期的数学能力提高才能够更加顺利。所以一些学校在认识到自己基础重要性的同时,容易产生用力过大,目标定位过高的问题,在教学目标制定上拥有过高的期望,超出了小学生和小学教师的能力范围。
(二) 盲目追求教学氛围忽视度
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课堂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在枯燥的知识中获得心灵的放松,并且在趣味性的推动下不断加强对小学数学的兴趣。但是一些教师忽视了度的限制,在课堂上过分强调氛围的营造,使用了多余的例子和方法,导致课堂不够严谨,学生心态松懈,本末倒置。
(三) 师生互动不足主体性偏移
影响小学数学课堂过于繁杂和冗余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由于教师人数少而学生人数多,因此教师拥有更多的课堂教学主导权,在学习任务安排和教学进度控制上更加主动,从而课堂中教师个人意志过于强烈,主体性产生了偏重。
(四) 滥用新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不断完善的确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促进,但是基于当前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影响,多媒体反而在渐渐失去其优势并显露出其影响教学效率,可能导致沉迷等弊端。所以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就容易造成课堂的华而不实。
(五) 教学评估与考核标准繁杂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学生和教师分别安排了不同的考核标准,但是有些学校对待教师考核上过于繁杂,考核项目和形式太多,导致教师为了应付考核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影响正常教学工作。
(六) 课后练习任务重量不重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但是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自主练习效果,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导致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产生逆反心理。
二、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的探索举措和方法
(一) 树立简明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就是教师通过对当前阶段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了解,对目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引导方向进行熟悉之后制定的目的和期望,因此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明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必须要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课程设置和真实条件相符合,千万不能为了追求速度而制定好高骛远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的实践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一个简明可行的教学目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设置上较为清晰,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划分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制定,例如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涉及“替换策略”和“假设策略”,这两种解题策略在形式和应用上较为相似,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在执教这节课之前,应充分明确到底要重点关注和讲解哪一个方法,或者是两种方式对比分析等。
(二) 创设以简驭繁的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由于受到小学生在心智上发育不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不强的影响,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形成强势和呆板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枯燥的氛围和心理上的压制,就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降低,所以就渐渐提出了情景教学法的新模式。但是许多教师在营造情景和氛围时忽略了度和量,一味地为了营造情景而营造,反而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拖延和浪费。所以简化小学数学课堂就必须要从教学情境的角度出发,合理而适当地创设以简驭繁的教学情境,打破创新改革带来的思维定式,结合课堂讲解的内容,科学地穿插情境模拟。例如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由于分数的概念和形态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就需要让其首先接受分数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模拟过生日的场景,让小朋友们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亲自对一个蛋糕进行分割,并将每块蛋糕上标注分数,既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又减少了真实情景可能为课堂带来的麻烦。
(三) 规划简化务实的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着重考虑和关注的就是对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规划,教学环节作为整堂课的链接和串联,担负着课程走向和流程转换的重要作用。简约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一定具备简化务实的教学环节作为支撑,因此就需要教师详细地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小学数学教材的先后顺序进行循序渐进的规划和设置。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里,课本设置的先后顺序是先通过折纸的实验方法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之后简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征,引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并在后面的阶段对二者进行辨析和认知。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圖形特征已有粗浅的感知,所以教师在此课程上不需安排过多的讲解,尽量简化教学的环节,减少重复和啰嗦的内容,只进行巩固与提高的环节安排。
(四) 应用实用简捷的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尝试,但是却因为选择过多过于盲目而导致了课堂教学缺乏重点,教师渐渐丧失了威信力和强制力,导致学生思想松懈,无法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也就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不够质朴简洁的现状。因此,为了更好地简化小学数学课堂,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以及学生学习的压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实用简捷的教学手段,合理科学地分配不同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既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感,又能够把握好尺度,充分把控数学课堂的节奏,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与期望。以苏教版六年级《圆锥的体积与表面积》一课为例,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尚不成熟,所以对于圆锥的体积和面积求解方法的原理理解并不到位,如果教师仅仅是使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进行演示和播放,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新鲜的上课心情,但是依旧不能直观感受。所以教师这时反而应该抛下这种方法,选择返璞归真的手工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圆锥,并展开观察侧面。
(五) 安排精简高效的课堂练习
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苏教版的数学课本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获取的渠道和来源,但是具体如何应用和理解数学概念与理论,就需要学生不断加强练习和巩固,因此课堂练习是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由于小学数学在内容上较为简单,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小学生开拓思维,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习惯,因此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紧密结合这一目的与目标,课堂练习的题目设置要紧紧围绕课本知识,贴合教学进度,并且在题目的质量上进行严格把关,切不可抱有为了练习而练习的想法,一味追求训练的强度,变成题海战术,而是要有所针对地选择题目,从题目的结构和内容上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和巩固。例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方程的求解》中,教师课堂练习的题目可以先从判断式子是否为方程开始,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知识,进而从直接求解到间接求解分别设置题目,在练习中不断建立学生的信心和热情。
(六) 健全外简内实的考核体系
考核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后的一个环节,但是并不能因为其逻辑关系排在后面而不重视,恰恰相反,考核工作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更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落实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完成程度的考查。所以在实践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的过程中,对考核体系的精简和健全是不可缺少的,要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考核全面而不繁杂,外简而内实,形成一种良好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些学校为了极力证明教学质量和宣传教学效果,设立了一系列考查手段,反而为师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成弹性思维,甚至不积极配合考核工作。在蘇教版小学数学课程的基础上,日后小学教学考核工作应该从实际出发,完全基于现实,实事求是地进行,有需要的时候进行全面的考核,在不需要的时候尽量避免重复多余性的考查。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来说,知识难度更大,需要及时和有效地对教学监督进行督促,定期举办成绩考核,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知识框架培养学习习惯,因此可以适当减少考核的力度,以辅助和疏通为主。
三、 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的思路和想法是基于当前多数小学数学课堂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辅助的环境下,渐渐迷失主要教学目的,过于追求教学的多样化反而忽略了教学的主次关系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其背后影响教学精简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校定位不准确、规划不合理上,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就要求小学数学组明确教学的目的,合理和适度地使用教学方法,有选择性地创建教学情境,从而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重点清晰的学习过程,实现外简内实的考核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叶群,胡世琴.小学数学课堂简约化的思考与探索[J].科学咨询,2017(17):77-78.
[2]袁建峰.构建小学数学简约课堂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5(17):58.
[3]辛立梅.小学数学简约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7(37):48-49.
[4]赵春梅.简化,不仅仅是“做减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简化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5(5).
作者简介:陈晏玲,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