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11-11苏爱民
苏爱民
[关键词]中专;快乐体育
一、快乐体育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的培养,注重课程的完成和考试成绩的提高,未能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难以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中专快乐体育教学因为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实效性,已成为21世纪中专体育教学研究的主题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中专体育教学困难问题,中专应在充分了解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各项体育教学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进而改善体育教学模式。由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中专快乐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尽快使其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中专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中专快乐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专快乐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新一轮体育教学理论改革必不可少的动力。快乐体育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快乐的体育教学,鼓励学生参与锻炼,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把学生的生活与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导致学生参与度低。
二、中专快乐教学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
长期以来,中专体育教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只强调教学,快乐体育教学不是“放羊”式教学,而忽视了理论课对学生正确体育观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程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提高,沒有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目的。过去,教学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只对技术战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容易忽视体育知识的理论基础。中专体育教学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维使学生体育能力的没有得到及时发展、健康观念不完善、没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学生对体育认识偏差,价值取向改变
现在很多中专学生们不喜欢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运动只是一味地跑跳。当他们提到体育运动时,他们把它和“脏、累、苦”联系起来。他们总是认为体育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运动,导致厌烦情绪,儿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改变人们的行为。这些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反映了当代中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
三、中专快乐体育教学的建议
(一)提高中专快乐体育教学质量
在我国的学校中,学校体育学科地位不高,体育严重“边缘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不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且与我国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不足有关。中专快乐体育教学应将体育课设置为主干课程之一,它不仅要包括的项目多,而且占用的学时也增多。中专快乐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前期应依据制定的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此课程的目的、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课程的安排,对把握教学的全过程十分必要。完善快乐体育教学教学课程设置要增加项目设置,保证各项技能项目的全面开展,拓展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学生前期应参照教学大纲,依据个人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与思路。教师在中期积极引导学生,调解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并教授具体的技能和体育锻炼方法。后期教师应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给予必要的辅助解释的行动要点和指导实践方法。在后期阶段,学生应该重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学习计划,完成计划中未完成的内容,巩固所学的技术动作,提高中专快乐体育教学质量。中专快乐体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校的体育工作中的一切因素都得到充分的调动,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轻松、有序开展。
(二)提升中专快乐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生成功的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进入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是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传统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趋势。学生迫切需要有趣的教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他们的动机、兴趣等心理因素,人的动机和兴趣是基于人们是否有一定的自我需要。如果没有需要,就没有动机或兴趣,也就不会有任何行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对学生能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学生对其有很大的兴趣。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学生的意图和行为在共同的兴趣和追求下得到发挥,具有很好的衔接功能。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宣传,有效提高学生参加快乐体育教学的积极性。目前,中专院校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需要我们总结其内在规律,构建行之有效的快乐体育教学计划。从中专院校快乐体育教学的调查现状看,与以前的“千篇一律”的体育教学方法比,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因此,有必要从中专院校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角度加强宣传和引导,使大学生了解中专院校快乐体育教学的优势,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
结 语
快乐体育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完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重要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的需求,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选择适合学生的项目,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并给予纠正。
参考文献:
[1]奚猛.中专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探讨[J].侨园,2019(5) :149.
[2]杜雷.关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实践感悟[J].好家长,2019(40)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