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主题绘本的创意设计教学刍议

2019-11-11尹青

活力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创意设计文化价值

尹青

[关键词]绘本;传播媒介;文化价值;创意设计

引 言

绘本是一种图文兼备的书籍产品,它通过大量的图画穿插少量的文字(甚至是没有文字)进行故事的创作、图片和文字相交织,共同叙述同一个故事,表达某种特定的感情,并且这些画面之间都是具有连续性的。绘本的图画直观形象,文字简洁明快,但主题并不简单,优秀的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简单的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

现如今,绘本搭上了新媒体的发展的顺风车,发展得越来越好,相较于传统的文字阅读书籍,绘本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在精神需求日益增高的现代社会,人们更热衷于阅读文字较少,艺术感较强的绘本,优质的绘本将人带入作者架构的绘本里的世界,就像是一个庇护所,给予读者心灵上的慰藉。

一、绘本概述

(一)绘本概念

绘本这一说法最早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开始的绘本是指有这着图案,故事情节、主题都较为简洁的故事书,是一种文字图案绘画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由连续的图画、简洁的文字和精致的装帧组成的书籍。它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传递给读者们。在传统的书籍中,图片仅仅是文字的附属品,而在绘本里,图画成了主题,可以说是书籍的灵魂,文字成了图片的附属品,在有的绘本里甚至是没有文字,仅仅只是靠图画就将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了读者。

(二)绘本种类

绘本大体上可以分为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这两种绘本不仅是销售市场的目标人群不同,更有其他方面的区别。一方面,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天马行空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所以在做儿童绘本的时候技法可以是无穷的尝试,但是成人的绘本是思维性的,逻辑性上,气质上要很强,绘画的变化上反而不需要太多的变化。另一方面,儿童绘本往往更加注重故事的教育意义,引导性和趣味性,但是成人绘本更加侧重艺术性和精神需求。不过,一本好的绘本是可以做到“老少咸宜”的,不管是成人或者儿童,都会从中得到各自不同的收获。

(三)绘本发展

人类文明早期都是以图画来进行记录的,就以中国文明为例,文字最早也是来源于图案,甲骨文到现代简体字,又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的陶器绘制、敦煌壁画、又到后来的卷轴画、木板插画等,这些图案都具备记录故事的能力。跟这些比起来,发展才不过140多年的绘本不过是一个稚嫩的幼苗。1461年,瑞士作家乌尔里·希博纳出版的《宝石》,被认为是第一本图文结合的书。直到19世纪30年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彩色出版,绘本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出现了一批具有时代意义的绘本,如《小宝贝的伊索寓言》《吉平骑马歌》和《窗下》等。兰道夫·凯迪克首次采用图片作为故事讲述的主要载体,由此被喻为“现代绘本之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印刷技术再次升级,以“童年”主题的绘本逐渐为人们所追捧,自此绘本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在此期间,不少优良的儿童绘本相继问世,如法国作家、插画家让·德·布鲁诺夫创作的《小象巴巴》绘本系列对绘本的革新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之前的图画书不同,《小象巴巴》开始采用了手写文体和彩色版式,图片风格朴实清新,符合孩童天真自然的烂漫气息。20世纪60年代,许多欧美国家的青年人思想上产生了较于上一辈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他们在思想上推崇自由,解放天性,此时有层出不穷的欧美艺术家纷纷崭露头角,同时绘本也产生了许多革新性的尝试,这一時期的绘本色彩和设计都十分大胆,画家们尝试着把插画和绘画风格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的优秀绘本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二、绘本的文化价值

(一)绘本流行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增加,在工作和生活的闲暇之余,大多数人们不会选择那些过于费脑力和视觉的书籍,或者影视作品,相比较之下会选择较为放松,易于阅读观看的绘本,他们可以在绘本中得到精神的慰藉。同时,现代人的压力与日俱增,人们寻求着心理上的“港湾”,而绘本种类和主题繁多,多是描述的一些美好的期望和愿景,读者们在阅读这些绘本的时候或者是回忆起美好的过去时光,或者是通过绘本受到了鼓舞,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期许和想象。总之人们在绘本当中得到了现实生活所失去的,绘本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了安抚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随处可见的海报,各种影视作品,杂志周刊,这也就是“视觉文化”的来临,在当代人们更容易也更倾向于在图像中获取信息。当代社会几乎完成了从文字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这样一个转变。绘本这样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书籍,正好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二)绘本中所蕴含的文化

绘本作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信息的传播媒介,传递着各种信息,各种文化。

西方文化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人生来就是背负着罪孽的”,几乎可以说是西方的一种精神信仰符号。这本绘本有着唯美诗意的文字,读起来顺畅连贯,波澜中不失柔美。配合着这么优美的文字的画面也丝毫不逊色,图画精致,色彩丰富清新。这本绘本在给我们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我们讲述了西方的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中国而言,绘本是一种舶来品,对于中国元素的呈现与演绎,熊亮作为中国的知名原创绘本大师在这一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他创作过很多优秀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如《灶王爷》《泥将军》《小石狮》《兔儿爷》以及《京剧猫》系列、《梅雨怪》系列还有《好玩的汉字》等可以从中看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灶兔儿爷、王爷,京剧、中国的石狮子、汉字等众多鲜明的中国符号。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可以说通过绘本得到了更加生动的传播,绘本就像是一只可以容纳各种文化的玻璃瓶子,它储存并且展示着这些文化,将这些文化带给每一位读者。

(三)绘本中的人文关怀与教学思考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无论是因为生活,或者工作压力,各种压力对人们的精神,心灵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创口,这种创口是不能通过外界进行治疗的,人们寻求着精神和心灵上的抚慰。绘本作为一种文化书籍,它通过描绘美好的事物,治愈着人们的心灵。人们在阅读绘本时,往往会将自己带入到故事的情节之中去,可以说一本绘本的情节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一直在引导着阅读者。例如,美国漫画家克里斯·韦尔创作的绘本《吉米·科瑞根:地球上最聪明的小子》,它的描述几乎贯穿主角的一生,阅读者跟随者作者的笔尖,了解着主角的一生,面对挫折,面对坎坷,或者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光,阅读者和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并且引导着读者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坎坷,挫折和生活,即便奋斗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心里一直是充滿着对未来的美好的期盼,这种对主角孤独落寞的身影的抚慰之心,带给了读者们生活的希望和动力,也体现了绘本的人文关怀,高校在绘本设计类课程中以期从绘本的创作方法和学生培养找到切入点,并实施相应的教学实践。

三、创新型设计与教学对于文化主题绘本的影响

随着绘本近些年来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绘本作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是大部分绘本来说,国内的绘本大多数在内容和风格上大致相似,同一种类型的文化主题进行反复雷同的创作,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缺乏独特性和新颖性,这也使得国内绘本难以有比较大的进步,若想要绘本市场充满活力,取得比较大的进步,还是需要绘本作者发掘创新意识。大多数传统绘本往往只是注重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欣赏,绘本仅仅是一本带着图片文字的书籍,很多绘本在被阅读过几遍或者一遍之后,便失去了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在绘本创意的形式上对其进行开发创造,增加绘本的附加值,延长绘本的使用寿命。

优秀的绘本能在情节中引起的人们情感上的共鸣,绘本不仅是一种传播媒介,更是一剂洗涤心灵的良药,绘本不仅是一种故事内容上的传播,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传递,让许多人在迷茫的夜里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带来生活的希望。绘本在我国的历史还不算太久远,发展还不够成熟,但好在优秀的绘本也时有问世,优秀的绘本创作者也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不少优秀的青年才俊也相继加入绘本的文化产业,不断为这一文化产业增加新鲜血液和活力。同时,作为绘本创作的教学主导,不断尝试在绘本设计教学中进行创新,让学生做出具有独特性的优质作品,只有这样国内的绘本才能推陈出新,取得较大的进步。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创意设计文化价值
山歌的“再媒介化”:布依山歌传播的媒介形态嬗变研究
诚诚&嘟嘟成都生活
首届山西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火热进行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
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