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空间构成教学探讨

2019-11-11杨帆

活力 2019年16期
关键词:形体尺度平面

杨帆

近年来,建筑专业在设计教学中都引进了三大构成的内容。如何使学生在建筑设计课中自觉而有效地应用形式构成规律和手法来提高建筑造型能力是迫切需要探讨的课题。为此,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尝试。

我们把形态构成课分为两部分:纯形态立体构成和建筑空间构成。前一部分首先使学生了解纯形态立体构成的基本知识和美感要素,对形态构成规律有理性的认识,并通过作业练习,及时体会和掌握形态构成基本手法。后一部分则试图进一步密切联系建筑形态的造型特点,阐述建筑空间构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通过分析优秀建筑实例,论述建筑形式的美学原则,努力打破建筑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观念,使学生缩短对建筑形式美感的认识周期,以便在将来的设计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应用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更好地创造出崭新美好的建筑环境形象。

我们认为建筑专业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专业职责和任务,即通过具备人的尺度的空间设计,为人类生活创造美好的生存场所。建筑造型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相比,最显著特征就是在于它具备人的空间和尺度。

在具体的形态塑造上,其根本方法就是对构成元素进行分割或积聚,而重新组织成一崭新的形态,我们把学习训练分成以下几部分进行。

一、从平面到空间

(一)平面的切割和折叠:在一平面板材上,进行切割拉开和划痕折叠等,使二维平面走向三度空间,并常以没拉起的部分作为底面,以体现形态的整体感和空间构成的逻辑性。

(二)板壳的造型:将一张纸作直线或曲线的折叠或弯曲,产生一种具备内应力的壳体形态。建筑上常作为覆盖物或墙体。注意整体结构强度与造型的关系,体现有机的美。

(三)面的围合形成体:在一平面上先进行挖切折叠后,围合成各种平面形状的筒体,表面呈现丰富的肌理变化。推敲这些肌理效果对特定体型的积极影响。或强调仅在简单体型上对端部或边角处进行微妙处理,以产生性格鲜明,易于识别的形态。这对于高层建筑体型设计很有帮助。

二、板材与空间构成

(一)相同面的累积与重复:应用一定数量的相同板材,通过位置变化或大小形状渐变形成富于律动的空间形态构成。注意体现整体系列,考虑形态潜伏发展的可能性。

(二)不同面的穿插和组织:由数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独立表面互相穿插、胶结而形成的片状构成。除了注意空间的虚实对比和流动等外,考虑其形态作为“生存场所”时人的介入对造型的要求和影响。

(三)面的折叠与围合:由主要的一个或数个面的围合所形成的空间体量之感。并综合应用种种加与减的空间限定手法丰富其空间构成。注意体现各个界面的尺度感,并表现出一定的可交往性和领域性。

三、线材与空间构成

线累积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而形成多种形态。韵律和节奏美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一)线的拉伸所形成的空间形态:细线材对于拉伸显示其特有的优势和一种张力美。要求对其在建筑中的尺度应有正确的认识,不可照搬到小跨度的建筑中。

(二) 线构成形态的单元重复:各式构架或门架式的线材,通过自身的渐变或位置的排列变化,具有律动之美。这很适合于当今建筑形式,可应用到空间构成中,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三)线材的累积构造:靠材料面自身的摩擦力来支撑形体,或是借助胶水固定节点。通常由小木条组成。注意体现形态的可入性和场所感,以表现建筑形态的意味。

四、体裁与空间构成

体裁的切割与积累等加减手法对于构成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具有更为直观的效果。

(一)相同单元体的空间构成,将单元体以角、边或面的有机结合,形成变化而统一的造型。除推敲其整体轮廓、空隙、重心、层次和动势等构成关系外,还要考虑其可入性和人的运行组织,并努力展现空间尺度。

(二) 基本几何体的穿插、叠加和组合:用不同形状的几何体进行对称或非对称的均衡组合,从各形体的对比和协调中寻求统一。这对于设计中特定环境体量推敲具有很大帮助。注意各个形体的相互逻辑和对位,牢牢把握统一要素和感觉,避免凌乱无秩序。

(三)单一形体的分割和重构:利用所分割的几块相互关联的基本形进行重构可产生崭新的空间形态,现代建筑常采用这种“减法”而获得雕塑感极强的戏劇性空间效果。

(四)体裁表面与端部的变化:一垂直体裁仅在外表面或端部角上做些小处理(如凹凸起伏、倾斜和错位等)就可产生非常新颖而简洁的形态。这和前面所提的“面围合形成体”很有共通之处。培养对同一基本形的推敲处理和无穷变化的能力。使所塑造的形态既简洁统一、又富有意料不到的视觉效果,具备可识别性和耐赏性。

以上构成方法是从材料的不同状态而进行空间塑造的。这仅是一个方面。实际上我们还常从空间形式特征上进行构成训练。如对各种主题空间的认识:主辅空间、序列空间、灰空间、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甚至是可交往空间和领域性空间等。我们可以进一步把这些空间的形式特征给予挖掘,从而创造出无尽的有意义的空间形式。

最后必须指出,我们如果仅以形式美的构成原则来认识建筑空间构成还是不够的。因为建筑形态是一种目的构成,其造型活动与时代性、社会性和地方性等是不可分割的。所以,仅就形态美学而言,还要考虑审美观念对造型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前者是客观的、必然的、永恒的法则,具有绝对性;而后者带有主观性,随民族、地区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具有相对性。

培养和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审美观念是个新的课题,这要求对传统建筑文化和时代精神都应有新的认识,我们也将进行积极的探索,以求提高建筑空间构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形体尺度平面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尺度
参考答案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9
平面和立体等
室外雕塑的尺度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