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创新路径思考
2019-11-11曹聪
曹聪
引 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人才培养要求也不断提高,对高职院校而言,其学生不可仅具备专业能力,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不可偏废,因此,非艺术高职院校美术教育需要被重视起来,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促使其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新时期所需人才。
一、美术教育对非艺术类学生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美术欣赏以及美术创作一门课程,在非艺术类高职院校中,美术教育对普通专业学生要求有所降低,一般只要求培养出学生一定美术欣赏能力,即审美能力。拥有审美能力是学生具备美学以及人文基本素养必要条件,培养出学生审美能力,能令学生以美学视角观看世界,发现生活中别样动人之处,减少其身上虚浮戾燥之气,培养出学生高雅追求与气质;审美能力同样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使其以一种人文关怀对待世界社会,尊重人的感情以及尊严,重视人的自由与丰富精神世界。不仅如此,在审美教育熏陶之下,学生会逐渐改变看待问题方式,养成以更为形而上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事物有更全面总体把握,从现实意义角度来看,这对学生其他科目学习大有帮助,而对学生来说,最重要地方还是在于审美教育对其健全人格以及思想观念的塑造,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美术教育问题
(一)教学功利化忽视美术教育
基于高职院校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就业率,专业教育向来是高职院校教学重点,且由于高职院校会迎合市场需求,教学会侧重于热门专业,因此,人文类等基础性较强而市场需求不大专业,便遭到忽视,美术教育便是如此。在非艺术院校教学之中,美术教育往往被视作可有可无科目,不仅校方如此看待,学生自身也持有这一想法,二者都从功利角度出发,主要考虑专业是否有利于就业,对于不具备现实意义专业都抱以轻视态度。于是,可以看到高职院校中理工科专业与商科专业最受欢迎,而如美术一类专业则关注较少这一现象。
(二)教学内容单一化
在非艺术院校美术教学中,教学内容长时间维持不变,都是以平面美术教学为主,即平面绘画,对于其他美术形式涉及较少,往往是在教授美术史时有所谈及,例如雕塑、书法等。然而在当今世界,对于艺术院校学生来说,平面美术功底十分重要,但对于非艺术院校学生而言,美术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其审美能力,对于缺乏系统训练学生而言,多种美术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其审美心理,而单一美术形式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会稍显无力,容易限制其美学思维拓展,因此,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他美术形式教学十分必要。
(三)教学方式原始
由于非艺术院校美术教学并不受到重视,因此教学时教师往往以完成任务心态进行授课,在课堂上,教师或是照本宣科,或是令学生进行手绘作业,以最简单原始的方式结束一节美术课程。如此一来,单一教学方式令学生本就不感兴趣课堂更为枯燥,学生对教师所言置若惘闻,对于手绘作业随意应付了之,不仅没有培养出学生良好审美意识与美学素养,还会使学生彻底失去美术学习意愿。
三、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创新对策
(一)革新教学功利理念
教学理念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使美术教育被重视起来,校方需要率先转变思想,将美术教育当作非艺术院校学生重点课程,从源头上开始进行教学理念革新。首先,校方需要将美术专业纳入教学大纲与学生培养方案之中,创建纲领性文件;其次,对非艺术院校美术教学老师进行讲座会谈,就美术教学进行探讨,提升教师重视程度;最后,由于校方以及教师理念达成一致,基于此,在美术教学上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并且在学生成绩考核之中纳入其美术成绩,并提升权重,使学生也转变只关注专业课学习思想,认真对待美术课程。
(二)教授多元美术形式内容
美术形式从较宽泛角度可以分为平面美术、立体美术以及色彩方面,其中,平面美术一直是非艺术专业学生美术课主体内容,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美学素养,课堂之中也需要将后二者纳入,以多元美术形式刺激学生审美体验,进而培养其審美能力。立体美术不同于二维的平面美术,而是以三维形式存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方向入手,增加学生兴趣面,提升其空间思考能力;而色彩作为美术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也应当着重讲解,例如颜色在不同场景运用方法以及搭配方法,令学生掌握并创新色彩应用能力,避免千篇一律的着色手法。
(三)打造现代化教学
网络媒体兴起对美术创作以及发布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许多艺术创作都是借助计算机设备完成,并且发布于互联网平台之上,如3D动画以及美术设计。故而,美术教学方式亟待改变,令学生适应现代化美术创作方式,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网络与多媒体,向学生演示计算机创作流程,在课堂上制作微动画,并且教会学生使用主流软件如PHOTOSHOP、PAINT TOOL SAI等,使课堂现代化,如此一来,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美术课堂兴趣,培养学生美学素养,还能使学生掌握额外技能,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
结 语
总之,非艺术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美术教育重视起来,将学生素质与美学素养置于专业能力同等位置,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出改变,虽然要完全改革需要不短时间,同时会遇到外界一些阻力,这需要学校努力克服,为学生进行优质美术教育,培养出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