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箜篌与人类文明(上)

2019-11-11文/鲁

乐器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琴瑟箜篌乐舞

文/鲁 璐

关于人类文明发源地,在中国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在国际学术界,比较被公认的则是《世界文明史》([美]威廉•麦克高希)中的说法:“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正是从这些人类文明发源地开始,人类渐渐脱离了蒙昧,诞生了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构建文明的基本要素。

人类创造了文明,又接受着文明的馈赠。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提供着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箜篌是整个世界范围内最早诞生的音乐艺术之一,我将按照《世界文明史》的分类,对箜篌与各大文明之间的关系一一进行解读。

一、古巴比伦

人类的文明离不开水,离不开河流。正如古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一般,古巴比伦文明则是发源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其文明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得以孕育的重要区域之一,《世界文明史》中所说的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古巴比伦之前,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等组成部分。古巴比伦正是因为继承了苏美尔和阿卡德的文明成果并发扬光大,才能够把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到顶峰,并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言者。

在两河文明中,苏美尔文明是最早的文明,以创造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而闻名于世。

图1 楔形文字 弓形箜篌泥板书(B.C.3000)

对击棒是“棒”,而箜篌是“弓”,这都是远古先民赖以生存的劳动工具。由“弓形箜篌泥板书”我们不难推测,箜篌是远古先民使用弓箭狩猎时,受“弓”的弓弦发声的启示而创造出来的。起初一根弓弦发音单调,只能做伴奏的节奏音形式出现。到后来远古先民将不难发现,随着“弓”弦数量的增加,声音会越来越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弓箭不仅仅是箜篌的源头,也是所有拨弦类乐器的共同源头。

图2是对于“弓”向弓形箜篌、角形箜篌、里拉琴等演变的渐进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这些演变,“弓”演化为了“弓形箜篌”,并为了解决系弦、共鸣箱等问题,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演变,形成了弓形箜篌、角形箜篌、里拉琴等分类。

图2 “弓”向弓形箜篌、角形箜篌、里拉琴的演进过程的推演(线描图均来自实物或壁画等)

二、古中国

在中国,箜篌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甚至不排除可以上溯到商代甚至更久远年代的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出土实物,对于箜篌在中国的发源,学术界历来便存在分歧。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列举两种较为主流的箜篌起源说,并加以剖析,并提出个人的观点。

(一)箜篌汉武帝起源说

对于箜篌的起源,一部分学者根据《史记》等认为其起源于汉武帝时期。

於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

於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记•封禅书》

我们注意到,两段话内容几乎完全一致,但是前者说“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后者则是说“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多了一个“琴”字。

同为史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自东汉以来,便不断有文人学者尝试对其进行校勘,然而至今也未有定论。

常见的四种说法为:

1.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来自东汉末年苏林等人的这种说法,将箜篌和瑟理解为不同的乐器。

2.作二十五弦及箜篌自此起。元代马端林等人认为瑟是衍字,可以直接删掉。

3.作二十五弦瑟及箜篌琴自此起。史记学家韩兆琦认为“空侯琴瑟”是倒字,实为“二十五弦瑟及箜篌琴”。

4.作二十五弦及“箜篌瑟”自此起。按照原句理解即可,“箜篌瑟”很可能就是箜篌早期的名字。

对于古今文人学者的校勘,笔者的看法是,无论如何校勘,司马迁的这段话,都不足以成为探索箜篌起源的依据。

对于《史记》中这句话的解读,还是要回归此文前后的语境与时代背景,而不能拘泥于“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瑟(箜篌琴瑟)自此起”这句话本身。

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的全文:

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史记•封禅书》

这句话说的是汉武帝为讨伐南越的胜利而举行祭祀,祷告泰一、后土,开始用乐舞,又增招歌童,最后“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我们知道,古代皇朝祭祀是有着严格的规范的。尤其在两汉时代,神学泛滥,谶纬猖獗,巫术方士盛行,祭祀活动达到了一个高峰。《风俗通义•祀典》中记载:“自高祖受命,郊祀祈望,世有所增,武帝尤敬鬼神,于时盛矣。至平帝时,天地六宗已下,及诸小神,凡千七百所。”这也就是说,自汉高祖刘邦起,祭祀便开始盛行,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尤敬鬼神”,自然对祭祀是极为重视。

那么根据以上的时代背景,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到了汉武帝时期,在汉武帝灭掉南越之后,汉代祭祀活动开始形成一套规范,这套规范中包括了“始用乐舞”,包括了“益召歌兒”,包括了“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等等。

很明显,司马迁在这段话中,强调的是祭祀,而不是乐器的制造,更不是去讲箜篌的起源。

这一判断,在“始用乐舞”的用词中,也能得到佐证。将乐舞用于祭祀,是自上古先民时代便已经出现了。到了西周雅乐渐渐繁盛,周室有庞大的中央音乐机构,名“大司乐”,职掌音乐行政、雅乐的演奏和贵族的音乐教育,人员众多,职能分工很细,各项制度很周备。对于何种典礼使用什么音乐,有严格而详细的规定。其歌唱、舞蹈、器乐演奏所用的特定的调式和乐曲,各个不同乐曲的演奏顺序,以至乐器的种类、数目,乐器的陈设方位,都有具体规定,甚至规定了乐师就位时走过的路线等。这在《周礼•春官•宗伯下》《礼记•仲尼燕居》《仪礼•燕礼》等文献中有颇多记载。

以上这些,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怎么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又为何会有“始用乐舞”的提法?

很明显,司马迁是就事论事,他只是在讲武帝时,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什么样的祭祀制度。“始用乐舞”和“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其中的“起”与“始”,都是一种宽泛的用词,是在特定时间特色事件语境下的“起始”,完全不涉及任何对乐舞及乐器起源的解读。

综上,就“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这句话而言,无论“空侯琴瑟”和“箜篌瑟”如何解读,笔者认为和箜篌的起源都并无关系。

(二)箜篌师延起源说

箜篌师延起源说,在汉训诂学著作刘熙《释名》和宋朝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等中均有相关记载。

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二十里。昔师延造箜篌,以悦灵公。——《太平寰宇记》

想要解释清楚箜篌师延起源说,首先不得不解释一下师延。

在众多古籍记载中,师延最多被提及的身份是作为殷商时代纣王的乐师而出现。那么,作为殷商时代乐师的师延,怎么可能又在数百年后的春秋时代“造箜篌,以悦灵公(卫灵公)”呢?

这并不难解释。明•顾起元《说略》中写道:“有以官名称者若师延之后为师延氏之类是也,有以官氏称者若吕不韦为秦相子孙为吕相氏之类是也……”

这句话是说,师延不是一个人,而是“以官为名称”的一个姓氏。我们在宋《太平广记》中也可以看到类似记载:“师延者,殷之乐工也。自庖皇以来,其世遵此职。”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师延会同时出现在殷商和春秋。那么,箜篌究竟是殷商的师延所做,还是春秋的师延所做呢?

我们来看看今人对于“箜篌城”的考证:2009年8月,郑州大学历史人文学院教授张诚等考古工作者对中牟县韩寺镇古城村箜篌城遗址的夯土层考证后认为,其应属商代遗存。

也就是说,不排除一种可能,从商代起专司音乐的师延氏一族便在“箜篌城”一带活动,而到了春秋卫灵公时代,当时的师延氏在此造箜篌,以令卫灵公欢悦。

必须指出的是,如同在“箜篌汉武帝起源说”中笔者所述那般,在《太平寰宇记》中,作者在提及箜篌时,同样并不涉及对箜篌起源的解读。《太平寰宇记》是一部地理总志,编纂者侧重于说明的是在何地发生过何事,而绝非某一事物起源于何时何地。

(三)卧箜篌与竖箜篌

笔者通过对箜篌的两种起源说进行再探讨,试提出以下观点以供参考:

1.早在汉武帝时,箜篌便已经存在。《史记》中关于箜篌的记载,仅仅是陈述汉武帝时期箜篌被用于汉朝祭祀之中,而并非说箜篌的出现是源于汉武帝时期。

2.师延并非特指某人,而是“以官为名称”的一个姓氏。结合上述第1点以及箜篌城遗址的发掘,笔者认为《太平寰宇记》中的记载有一定的可信度,在卫灵公(前540年~前493年)时期,箜篌可能便已经存在。

图3 湖北鄂州七里界出土卧箜篌乐俑与南京江宁上坊孙吴墓卧箜篌乐俑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说的箜篌,均是指发源于古中国的卧箜篌。卧箜篌是中国本土乐器,其形制类似于琴瑟,独特之处是运用了“通品”的装置。《旧唐书》中记载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

图3中的乐俑,是目前考古发掘的年代最早的卧箜篌相关文物,均为三国时期的陶俑。两例相对,较为的清晰揭示了三国孙吴时期(公元220年前后)卧箜篌的形制。而由于三国时期甚为短暂,且战乱不断,其文化艺术的发展较缓,故此可以推断,这两具三国卧箜篌基本上承袭了或者说代表了几十年前东汉卧箜篌的特征。尤其在湖北鄂州七里界出土卧箜篌乐俑中,对于卧箜篌通品的描绘是非常清晰的。此外,两者同出孙吴族人墓地,且出土时旁边皆有扁鼓,这证明卧箜篌在三国孙吴时代是颇受贵族喜爱的,经常和扁鼓一同演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发源于两河流域的竖箜篌已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后汉书•五行志》记载道:“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也就是说,竖箜篌在汉灵帝时期(156年~189年),在皇帝本人的带动下受到了京都贵族圈子的欢迎,形成了一种风气,这是箜篌接受汉化的开始。

也就是说,公元200年前后的时期,是竖箜篌和卧箜篌都获得了极大发展的时期。

那么,两种形制完全迥异的乐器又为何都被冠以“箜篌”之名呢?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箜篌来源于波斯语cauk的音译。

这种乐器名字来自波斯语音译的情形并非孤例,我们所熟知的唢呐来自于波斯语Surnā,此外关于琵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琵琶来自于波斯语barbat的音译。

唢呐、琵琶、箜篌,这些经由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乐器,在古中国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下最终被汉化,如今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

关于箜篌在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这三个文明发源地中的相关介绍,将在下篇进行。

(待 续)

猜你喜欢

琴瑟箜篌乐舞
龟兹乐舞
箜篌城
无题
琴瑟(新韵)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冷热
契丹(辽)箜篌在辽宁遗存的研究
敦煌乐舞美彩墨写精神
———史敦宇艺术作品欣赏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
竖琴与箜篌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