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乐器博物馆中的神秘乐器
——甘美兰

2019-11-11陈锐洋

乐器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甘美印度尼西亚乐队

文/陈锐洋

印度尼西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分为东爪哇、中爪哇、西爪哇和巴厘岛等地区。其音乐文化丰富多彩,音乐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甘美兰(Gamelan)它主要源于爪哇语“Gamel”,意为击打或者敲击的意思。它是以各种敲击乐器为中心的民族乐队,是印度尼西亚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①”甘美兰深受印尼各阶层人士喜爱,是该国民众喜爱的一种音乐表达形式。

一、东方乐器博物馆甘美兰的故事及起源

甘美兰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音乐种类,它被印度尼西亚人视为民族瑰宝。约十五世纪时形成,至今有五百多年历史。关于甘美兰的起源,其中有学者认为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度体系,在这种制度体系下,其社会、文化、宗教和经济等因素孕育出来的产物。由于现存史料有限,我们只能从少量的资料中发现甘美兰音乐的一些踪迹。也有学者认为在16世纪左右,甚至更早,来自印度和欧洲等地的商人、访学者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方式把甘美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和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已经出现了甘美兰音乐。

东方乐器博物馆的甘美兰来源于中爪哇的西部,是全国目前拥有最全套的甘美兰乐器之一。甘美兰的购置是在东方乐器博物馆前馆长应有勤教授和现任馆长史寅先生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当时史寅先生与应有勤教授通过我院留学生,联系到印度尼西亚乐器制作厂索罗王二世乐师的儿子。东方乐器博物馆由于资金短缺,一时无法购买甘美兰,幸运的是有香港保健协会主席周文轩先生捐赠30万元,解决了博物馆资金短缺的困难。史寅馆长与应有勤教授于2004年前往印度尼西亚的中爪哇西部购置了此套甘美兰。在各位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本套甘美兰通过海运来到中国,放置于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由于印度尼西亚宫廷与民间甘美兰演奏方法略有差别,其摆放位置有所不同,东方乐器博物馆专门请印度尼西亚的专家来进行教学与培训。从此,东方乐器博物馆甘美兰开始向外界传播。同时甘美兰也进入了音乐学院课堂,开启了它演奏、教学以及科研的新途径。

二、甘美兰的音乐特色

东方乐器博物馆甘美兰是分为四类乐器,其中包括排琴类乐器、锣类乐器、管弦乐器和鼓类乐器(见图1②和表1)。

图1

表1

甘美兰多为铜质,原因是当地气温潮湿、闷热,而铜不仅耐腐蚀且声音清脆悦耳,延音绵长,具有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五百多年以来不仅吸收了当地佛教和伊斯兰教的精髓,还融合了西方国家的传统音乐特点。乐曲多为抒情、节奏慢速。演奏甘美兰音乐时,每件乐器在演奏音高和节奏时都有所不同。这种演奏方法形成了多声部、富有多层次感的音响效果。以下为代表性的甘美乐器:

共鸣管铜排琴(低音Slenthem、中音Gender Barung、高音Gender Panerus):是甘美兰最精美的乐器之一,对演奏技巧要求较高。东方乐器博物馆铜排琴分为三种形式,用“L”形状的摆放法。每个音区分为五声和七声两种不同的音阶。

罐锣(低音、中音、高音大罐锣):罐锣挂置于木质架上,其中“低音罐锣Kenong略带持续共鸣的音响对比,Kethuk的声音要显得短而闷”③。

热巴布(Rebab):是甘美兰中弦乐器的一种,五度定弦。本馆藏有两件热巴布,其琴颈为细长,琴筒为圆形。音色优美,有穿透力。

肯当鼓(Kendang):本馆藏有肯当鼓四个,放置于甘美兰的最前端,是主导位置的领奏乐器。由整段树干挖空制成,大小不同,鼓的节奏型较为复杂多变。

木琴(Rancak Gambang Slendro/Pelog):是甘美兰中唯一一件非金属材质制成的乐器,也是音域最宽的乐器,馆内藏有两件木琴,分为五声和七声两种。声音清脆、干净,余音短。

三、甘美兰的社会功能以及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

在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遍及全国各地区,大致分为四类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和巴厘岛。这四个地区在音阶和乐曲结构方面大体相同,但在乐队演奏技巧和演奏人员编排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

西爪哇地区多以培格音阶构成的甘美兰乐队,主要用于皇室宫廷演奏中,称为“德贡”。德贡音色柔美,带给听众以神圣的听觉感。另一种用于民间及农村中的乐器称为“伦腾”,音色较为粗旷、明亮,反应了当地农村人民的生活特点。

中爪哇的甘美兰乐队多以宫廷礼仪以及上流歌舞为主,与西爪哇的宫廷乐队截然不同。中爪哇乐队编制较大,一组完整的乐队最多有二十多种不同类型的乐器,最多可达75件乐器。演奏过程中混用培罗格和斯连德罗两种音阶,加入男女人声低吟浅唱,加上节奏较慢更具有歌唱性。

东爪哇的甘美兰受到中爪哇地区影响,节奏略快,音乐风格上更为活泼。最为典型的是在演奏过程中加入即兴演奏部分。演奏者运用快速的节奏型扩展核心旋律,插入即兴部分。这种插入音的即兴演奏手法是东爪哇音乐的最大特点之一。

巴厘岛地区的一部分甘美兰是以铁或者竹的材质制成,原因是当地经济水平较低,居民采用铁和竹的材制来代替铜。其音乐演奏多以鼓和笛的合奏为主,有一种大型的甘美兰叫做“凯布亚尔”,它演奏的乐曲是经过传统音乐改编,富有朝气,给听众以活泼、自由的感觉。乐曲开始多以速度较快、力度较强的合奏为主,中部速度自由,带有装饰音,随后结尾处在核心旋律基础上,在不同音区上演奏复杂多变的多声部音乐。

因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甘美兰在印度尼西亚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功能。虽然在民间已经流传数百年,但其本质上仍然带有宫廷音乐的特点。在封建时期,印度尼西亚的统治者还把它当作权利的象征。

甘美兰与宗教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宗教仪式都可见到甘美兰的身影,因而在印尼民众的传统观念中,甘美兰也是一种法力的象征。

在民间娱乐生活中,甘美兰又是不可缺少的音乐方式之一,它多用于民俗庆祝活动、迎送宾客,甚至用于葬礼时的演奏。在戏剧、舞蹈和皮影戏中,甘美兰还可以作为伴奏乐器。

结语

东方乐器博物馆的甘美兰面向本院学生以及大众(包含参观者、音乐爱好者、中小学学生等)。每周会有外籍教师为学生上甘美兰教学演奏课,选课的同学可尝试不同乐器,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每年世界博物馆日,东方乐器博物馆会进行甘美兰互动教学公开课。每学年(学期)上海中小学生都会来东方乐器博物馆参观,进行甘美兰互动教学体验。

注释:

①陈自明《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②拍摄于东方乐器博物馆

③东方乐器博物馆馆刊2014年出版,第7页

猜你喜欢

甘美印度尼西亚乐队
未来的家园
花的乐队
梦想乐队
印度尼西亚—省的天空变成了红色
印度尼西亚外汇管理概览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印尼韵味“甘美兰”
——浅析印度尼西亚传统民族音乐“甘美兰”
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仿宋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