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魔术基本效果中的消失与出现

2019-11-11魏宇韬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杂技与魔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空手魔术师表演者

文、图︱魏宇韬(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消失与出现及二者在时间、空间序列上的结合即转移、转变等,是魔术的几种基本效果,其中又以消失和出现更为基础。但是,它们各自在观众方面所造成的心理反应却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就消失、出现及二者之结合效果背后的文化、心理暗示等进行考察,观照其各自传递的潜意识信息,旨在供魔术创作、表演者参考。

一、定义

美国魔术大师达里尔·费兹奇在其著作的《魔术脑》中,将几乎所有的魔术整理为19类基本效果,其中消失、出现及转移或转变等可看成是一个逻辑上的整体。消失,指的是通过“非自然”方式,将一件事物从有变到无;出现,指的是事物“凭空”产生,让人无法知道其产生的途径和过程。同一事物,如果在消失之后,在另一空间出现,则称为转移;某事物消失的同时,另一事物出现在同一空间,则称为转变。不同事物,消失后(或同时)在对方的空间出现,则称为转换。消失和出现,较之转移、转变、转换等效果,可称为魔术的“元效果”。

二、常见组合形式及分析

1,直接出现。是指魔术表演者“无”中生有,如空手变出花朵、鸽子、硬币等。此类魔术效果往往会给观众带来惊喜、愉悦感,还常常以重复出现的模式进行。从潜意识的角度讲,观众是没有相信“无”中可以生“有”的心理学基础的。观众看到出现,总会自然地溯源。所以,当魔术中要使用“出现”效果时,着力隐藏源头是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为过的。正因为魔术大师们都明白这一点,才发明出许多彻底展示“无”的交代技巧或门子,如硬币魔术中的洗手技巧,空手出牌前正反展示双手等。所以,当魔术师皮特·马韦先生张开五个手指,慢慢展示手心和手背都空空如也后,再让扑克牌出现在手中时,观众极度震惊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的展示,明明白白告诉观众——没有源头,无需溯源。

2,展示——消失。是指表演者公开展示一件物品,然后将其消失掉。此种表演给观众带来的是焦虑、疑惑感和未完成感。

就魔术而言,观众应对某事物消失所造成的焦虑感,最好的防御措施就是将“消失”合理化——将其把握成“转移”——不是不见了,而是被藏起来了。然而,此时倘若观众无法得知“转移”的目的地,那么防御就没有被完全实施,焦虑就没能被完全解除,这个魔术效果就永远是充满张力的、尚未完成的。硬币不见了,观众就会总想知道它究竟去了哪里。

正因为单纯的消失或出现,常常会激起观众潜意识心理层面的抵抗,所以魔术师在表演实践中将二者组合起来,给予观众一个可以诉诸的艺术性逻辑(指能在魔术效果中自洽的逻辑,而非现实世界的逻辑),让其情绪有的放矢,有效降低心理抵抗。

3,消失——出现。指表演者展示一物,后将其消失掉,再神奇地出现。消失和出现的地点一般不同,所以其实质上常常就是“转移”的魔术效果。如魔术师助演进入箱子后消失,出现在观众席中;戒指从魔术师手中消失,出现在鸡蛋内等。这种形式的表演,在艺术逻辑上形成了完整的圆圈,使消失过程产生的焦虑在再现时被部分消解,有效增强了观众的心理满意度。此种模式亦可反复进行,如节目《一枚硬币的流程》:硬币在魔术表演者手中不断消失,一会儿出现在表演者的另一只手中,一会儿出现在表演者的嘴巴里,一会出现在表演者的衣服皱褶中。这种消失—出现—再消失—再出现的表演,让观众的张力情绪不断地蓄积—释放—再蓄积—再释放。如此一来,视觉上的连续刺激和情绪上的跌宕起伏就良好地结合起来了,这个魔术效果从而成为众多魔术表演者的保留节目。

图1

图2

4,出现——消失。此种模式可分为:其一,多个物品按一定序列性出现,而后再序列性的消失(如图1)。如魔术表演者展示双手空空变出一枚硬币,接着第二枚、第三枚,随后三枚硬币一枚枚接连消失。其二,多个物品序列性出现后集体消失(如图2)。例如,在《空手出鸽》节目中,表演者不断变出鸽子放入笼中,表演即将结束时将整笼的鸽子全部瞬间消失。又如在《吝啬鬼的白日梦》节目中,表演者不断空手变出钱币放入铁桶中,最后以一整桶的钱币集体消失作为高潮结尾,造成强有力的翻转式结局。

我们来考察一下上述模式中值得注意的实践要点:在消失—出现模式中,魔术的结尾是出现,一般不会给观众留下情感上的缺欠;但如果是多阶段的消失与出现,要注意阶段之间效果强度的递进,否则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倦。递进是任何多阶段魔术中展开的“时间艺术”所必备的特征——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与消失—出现这种表现形式相反,出现—消失模式则是以不完满的“虚无”“焦虑”作为结尾。此种艺术手段赋予观众想象的空间,使其自行构建“空白”部分的意义,自行消解“未完成”所带来的紧张感,在审美范畴上获得一种哲学思考。

三、在实践中超越

魔术,看似是一种反常识、悖逻辑的表演形式。消失现象是根植于人性中对虚无的恐惧,而在魔术中它却成了魔术师把玩的奇迹。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消失与出现的魔术效果以何种方式组合呈现,要使其取得良好的表演效果,关键在于把握表象背后所暗示着的符合人们最深刻的共同情感需求。所有形式的表演艺术,都必须把握观众的精神需求。这也是提高魔术表演和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魔术实践者孜孜追求的完美之路。

猜你喜欢

空手魔术师表演者
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培养研究
“空手来空手走”成大学毕业新趋势
空手不让须眉
给一个诗人
魔术师
寻找魔术师
班里的美食节
手称扑克
魔术师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