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风傲雪砥砺前行奋发新时代记新中国农业科技发展70年

2019-11-11杨阳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科技农业发展

文/本刊记者 杨阳

浩瀚长河,岁月悠悠,潮起潮落。中华民族植五谷、饲六畜,形成了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模式和独特的用地养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农业科技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农业科技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70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呈现出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在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现代农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二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

7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林牧渔业科技发展迅速,形成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实现全面繁荣、协调发展;农业科研条件实现巨大飞跃;建立设施完备、装备精良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农业对外开放成就显著,农业科技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巨大转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由“八五”期间的24.36%增长到2018年的58.3%。在农业科技的支撑下,农村居民生活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大农业”的全面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因深知科学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极力提倡选种、改进耕作方式,并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对实现科学种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0年来,我国农业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立体式、复合型结构转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名义增长率达11.22%;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7年)的农业总产值增速达12.14%,是改革开放以前(1952~1978年)增速(5.26%)的2.31倍。其中,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牧业总产值和渔业总产值的年均名义增长率分别达10.13%、12.60%、13.45%和16.40%。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各项构成达年均10%以上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的奇迹。

在种业方面,70年来,我国以大规模建设各类原(良)种场和种子繁育生产基地为核心,逐步完善了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通过加强研究开发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种子加工科研生产体系;颁布实施各类种子管理规定、标准,为各级种子部门强化种子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标准,强化了种子市场和种子质量监测。特别是2000年《种子法》的正式颁布,我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的探索。2011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农作物种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种业进入改革深化期,逐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各项政策引导着国内种业市场的逐步规范和快速发展。我国种业基地建设全面进入协调发展的新阶段,种业基础性研究取得积极进展,种子相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种业治理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在农业机械方面,我国农机发展经历了起步、建立体系、对外开放、高速发展等阶段,正进入调整转型阶段,已经成为世界农机装备制造和使用大国;科技创新经历了改造仿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阶段,正进入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能力的新阶段;技术发展实现了从人畜力、机械化和自动化,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生产进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我国农机产业规模及能力不断提升,农机研发和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技术和产品不断优化升级,科技创新能力和实力不断提升。

在畜禽养殖方面,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和民生支柱,正逐步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生产效率稳步提升。肉、蛋、奶的生产实现了从供应极度短缺到自给自足,并向着营养、绿色和健康食品方向发展。70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现代繁殖技术广泛应用与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动物繁育水平;饲料营养科技进步,有效促进了畜禽饲养方式和饲养技术的改革;养殖模式重大转变,实现了从传统散养到规模化养殖的大跨越。

在渔业方面,渔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和重要增长点。2018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457万吨,是1949年的143倍,连续30年位居世界首位。渔业科技进步是重要驱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渔民增收和渔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来,渔业科技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重大成果举世瞩目,共有119项渔业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支撑引领我国由以捕捞为主的传统渔业,迅速迈向以健康养殖、绿色养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渔业。基础理论不断发展,水产遗传育种理论、渔业生态系统与环境演化、重大水生生物疫病防控等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渔业领域SCI论文发文量逐年上升。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远洋开发与负责任捕捞、人工繁殖与育苗、加工与产物资源利用、数字渔业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池塘养殖、滩涂养殖、浅海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渔农综合种养、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为代表的健康养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渔业领域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产品、装备不断出新,自主研制了草鱼出血病活疫苗、高效环保饲料、新型生物渔药、微生态水质调节剂、深远海网箱、拖网渔船等一批重要产品和装备。条件平台不断完备,建成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保存总量全球第一大的水产种质资源库、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农产品加工技术不断进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科技不断发展了推动,整个农产品加工产业从注重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从粗放增长向更加注重集约发展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已由传统手工制造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目前(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进入了“机器换人”的时代,行业生产模式已从高污染高耗能向更加注重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转变,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大幅减低;产品结构从单一、低端向多元化、高值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深加工产品比例上升,形成了4个大类、22个中类、57个小类共计数万种食品,有效保证了13亿人口对安全、营养、方便食品的消费需求。

在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方面,我国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重点开展了农田面源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方面防控机理研究,突破农田面源污染物和重金属溯源、迁移和转化机制、污染负荷及其与区域环境质量及农产品质量关系等理论,以及氮磷、有毒有害化学/生物、重金属、农业有机废弃物等农田污染物全方位防治与修复关键技术瓶颈,提升了我国面源和重金属领域装备和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在“两减”(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方面,我国进行了化肥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化肥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推广体系。

在粮食生产方面,我国粮食产量产值取得了巨大进步,2018年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比1949年(11318万吨)增长4.81倍,年均增长2.27%;比1978年增长1.17倍,年均增长2.10%。尤其是,2004~2015年,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2012~2018年,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6亿吨以上。我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密围绕保障实现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目标,突出粮食丰产、增效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发展新要求,聚焦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突出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粮食主产区,强化核心区、示范区与辐射区三大功能区建设,衔接基础理论、共性关键技术、区域集成示范三大层次的科技创新。

农业科研体系建设完善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农业科技体系。洋务运动兴起后,受西方先进农学思想的影响,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我国最早的农业试验机构—育蚕试验场和饲蚕试验场,于1898年分别在上海和淮安成立。随后,保定、济南、北京、辽宁等地陆续设立了农业试验场、实验所、改进所。到1911年,我国从中央到省级农业试验场均已基本建成,但由于经费不足、人才缺乏,大多有名无实,难以开展正常的农业研究工作。

科技创新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支撑。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着手组建农业科研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创新迎来了春天,国家高度重视、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力解放、提升和农业生产关系变革、重构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先锋和引领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我国农业从依靠“一把尺子一杆秤”的科研手段起步,逐步建立起全球从业人员规模最大、科研活动体量最大、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农业科研体系。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实力、活力和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在生物育种、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遥感和信息化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在全国各地大范围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3%,比2012年(53.50%)提高了4.8个百分点,比2005年(48%)提高了10.3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科技创人才队伍蓬勃发展,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快速提高。我国农业科学世界排位上升,农业科技战略研究力量全球TOP50机构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4个机构进入TOP50名单;农业论文发表质量提高,2014~2016年间,我国农业论文发表总量、被引总量均排名第二位,占全球总量的9.4%;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高,2014~2016年,全球农业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中国有16家机构进入TOP50;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由1979年的597家发展到2017年的1063家,农业科研人员由1979年的2.2万人,发展到2017年的11.5万人。到2017年,全国乡镇以上农技推广机构达到7.49万,农技推广人员达到54.1万人。

我国农业科技总投入和研发经费持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投入(S&T)由1978年的7.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50亿元以上,增长了75.39倍;其中,农业研发投入(R&D)由1978年的1.4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60亿元,增长了184.71倍。农业科技对农业转型升级、农产品供给优化、新动能培育和农业增长的贡献日益彰显,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日臻完善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点到面、从小范围到大规模,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农业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科研条件能力建设规划,配备了一大批科学仪器设备,实施了科研单位的房屋修缮、基础设施改善、仪器设备购置及升级改造,大大改善了各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基础条件。

在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平台方面,我国建设了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动物疾病防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农业重点实验室,拥有了一批农业领域的“国之重器”。

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平台建设方面,围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重大装备及产品研发等,建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科技园区,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经过10多年试点建设、全面推进,截至2018年年底,已批准建设278个园区,总体形成特色鲜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显著的发展格局。2018年2月2日,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银行共同制订印发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进入新时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而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农业科技实现“走出去”

70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合作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迅猛发展,在引进技术、引进外资、引进智力、培养人才及农业科技“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解决了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许多“瓶颈”问题,促进了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快速推进,构建了高起点、高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外合作格局。

举办农业科技领域国际性会议。农业对外国际合作在国与国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近年来,我国先后举办了很多有影响的重大的国际会议,通过举办国际会议,不仅了解了国际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深化了与外国伙伴的联系,拓展了合作领域,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参与组织国际活动的能力。

动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换和利用。以中国农科院为例,通过双边、多边等不同渠道引进的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和优良新品种达10万余份,占库存总量的20%,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种质基因库,为我国主要农作物如杂交水稻、玉米、高粱、花生、小麦的育种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础,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和开展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以中国农科院为例,围绕全球农业科技合作布局,在双边及多边框架下,中国农科院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及资源,与国外多个合作伙伴建立了70多个联合实验室,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及农业“走出去”战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联合实验室(平台)有:中国—巴西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国—荷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中心、中国—德国农业科技合作平台、智利—中国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等。中国农科院在作物种质资源保藏、农业遥感、土壤肥料等多个领域开展了有影响力的双边旗舰型合作项目和双边合作种子基金项目。

培养国际化人才与引进智力。以中国农科院为例,中国农科院于2009年获得部分外事审批权后,科研人员年平均 1100 余人次出国(境)执行合作研究、国际会议、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及培训等任务;年平均700余人次外宾来交流访问,2017年出访人数超过1600人次,邀请外宾人数接近1200人次。此外,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出国(境)培训项目以及利用我国向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定向捐款等渠道,共计选派了1000 余名青年学者出国深造。

推动农业科技“走出去”。我国由过去的人才“引进来”、技术“引进来”,朝着双向合作发展,推动技术“走出去”,产品“走出去”。“走出去”的技术和产品包括杂交稻、杂交玉米和蔬菜等农作物种子,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疫苗生产,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设施园艺技术、饲料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及沼气技术等,共涉及亚洲、非洲、美洲、欧洲2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农业科技和农业产品的双向流动。

另外,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势头强劲。截至2018年底,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超过189.8亿美元,较2003年底增长了22倍,境外设立农业企业超过850家,平均投资规模超过2000万美元,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覆盖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的农业科技能够帮助它们解决温饱问题。

昨日风雨兼程,明日砥砺前行。在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中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科技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