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
2019-11-11刘利民张韵华夏罕生袁海霞
刘利民,张韵华,夏罕生,俞 清,袁海霞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032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5%~1.0%。EPC曾被命名为囊内乳头状癌,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新分类将包裹性乳头状癌视为乳头状癌的特殊类型,包括原位癌及浸润癌[1]。本研究分析26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EPC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7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EPC患者26例,其中右乳9例,左乳1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99岁,平均年龄(66.3±13.9)岁。肿块直径10~150 mm,平均35.07 mm。
18例患者偶然发现乳腺肿块,8例体检时发现乳腺肿块。11例肿块逐渐增大,1例伴乳腺疼痛,2例皮肤见紫癜,1例发现乳头溢血。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6例EPC患者中,16例为单纯性包裹性乳头状癌,2例伴导管原位癌,5例伴微小浸润,2例局部伴浸润,1例见癌栓。
患者均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17例行弹性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检查使用的仪器为日本HITACHI EUB-8500、荷兰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3.0 MHz。
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检查乳腺,首先多切面观察肿块的灰阶图像,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有无包膜、内部及后方回声改变、有无钙化及回声区、暗区内有无分隔及细小回声。然后用超声诊断仪观察肿瘤内部血供,血流判断标准:0级,肿物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或短棒状血流;Ⅱ级,中等血流,可见3~4处点状血流或1条管壁清晰的血管;Ⅲ级,丰富血流,可见4处以上点状血流或2条以上管壁清晰的血管。最后进入弹性模式,获得实时弹性成像图像,观察肿块内部的颜色分布情况,弹性评分标准为:1分,病灶整体显示为绿色;2分,病灶大部分显示为绿色,间杂少许蓝色;3分,病灶范围内显示为绿色和蓝色所占比例相近;4分,病灶整体为蓝色或内部伴有少许绿色;5分,病灶及周边组织均显示为蓝色,内部伴有或不伴有绿色。
2 结 果
26例患者超声检查均检出病灶,且均为单发病灶,病灶直径10~150 mm,平均35.07 mm。
2.1 灰阶超声检查
灰阶超声检查结果显示,26个肿块中22个肿块呈囊实性,其中5 个肿块以囊性为主(图1),10个囊实相当(图2),7个以实性为主;4个肿块呈实性(图3)。实性部分内部回声:14个肿块(均为囊实性肿块)呈中等回声,9个(囊实相当2个,实性为主5个,实性2个)呈稍低回声,3个(实性为主1个,实性2个)呈低回声。实性部分内部回声均匀性:20个肿块均匀,6个(囊性为主2个,囊实相当1个,实性为主2个,实性1个)不均匀。所有肿块均边界清晰,22个肿块形态规则,4个(囊实相当2个,实性为主1个,实性1个)形态不规则。所有肿块纵横比均小于1。囊实性团块中,13个囊内见细小回声,6个内见分隔。1个囊性为主肿块及1个实性肿块内部见细小钙化,1个囊实相当肿块内见粗大钙化。25个肿块后方回声增强,1个实性为主肿块后方回声衰减。
2.2 彩色超声检查
17个肿块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7个见中等血流信号,2个见少量血流信号;肿块血流的阻力指数0.51~1.00,平均0.79。
图1 EPC典型病例1
图2 EPC典型病例2
2.3 弹性超声检查
17个肿块(囊实性肿块14个,实性肿块3个)行弹性超声检查,7个肿块(囊实相当4个,实性为主2个,实性1个)为4分(图4);3个肿块(囊性为主2个,囊实相当1个)为3分;7个肿块(囊实相当2个,实性为主3个,实性2个)为2分。4个(实性为主2个,实性2个)2分的肿块弹性图像内见多发红黄色条纹(图3)。
图3 EPC典型病例3
2.4 术前超声诊断
参照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19个囊实性肿块及4个实性肿块术前超声诊断为BI-RADS 4B~4C,考虑可疑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可能,其中3个囊实相当肿块诊断为恶性肿瘤可能,导管内乳头状瘤待排;2个实性为主囊实性团块分别诊断为低度恶性分叶状肿瘤可能,良性病变待排及黏液性恶性肿瘤可能,纤维腺瘤待排;1个囊性为主肿块先后诊断为血肿及恶性肿瘤伴出血。其余3个囊实性肿块诊断为BI-RADS 4A,考虑乳头状瘤伴增生或分叶状肿瘤。
图4 EPC典型病例4
3 讨 论
EPC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的一种特殊类型,过去被称为囊内乳头状癌。病理学上表现为肿物界限清楚,多囊性,部分呈实性,囊内见不同程度的出血,壁上见乳头状结构,周围见纤维包膜。肿瘤内及囊壁周围未见到阳性染色的肌上皮细胞。多数学者[1-4]认为此类肿瘤是一种低级别或惰性的浸润性癌。EPC占乳腺癌的1%~2%,多为女性,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年龄22~99岁,平均年龄62.0~69.5岁。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及乳头溢液。肿块多边界清楚,活动,质地中等,随访见肿块增大[1-4]。本组资料中,患者均女性,年龄41~99岁,平均66.3岁。26例患者均发现乳腺肿块,11例肿块逐渐增大,1例伴乳腺疼痛,1例发现乳头溢血,2例因肿块出血皮肤见紫癜。
EPC的超声表现多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囊内见实性乳头状团块,实性部分形态欠规则,呈低回声,回声可均匀、欠均匀或不均匀,部分囊内见分隔及细小回声[5-13]。少部分EPC呈实性团块[4]。Wilkes等[9]报道了1例EPC呈囊实性,但2年前该肿块呈无回声区;张银华等[4]报道32例EPC患者中2例超声仅见无回声区,1例超声见乳腺导管扩张。EPC多边界清晰,形态多规则,部分分叶状,不规则少见,肿块后方回声多增强,伴或不伴钙化,血流信号中等至丰富多见,部分呈少量血流信号[5-13]。本研究中,EPC的超声表现与其他相关文献报道类似;84.62%(22/26)的肿块呈囊实性,15.38%(4/26)呈实性;囊实性肿块中,多数为囊实相当,部分以实性或囊性为主,但实性部分多呈中等或稍低回声;血流信号以丰富为主,部分为中等或少量。弹性超声的表现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中,41.18%(7/17)的肿块弹性评分为4分,17.65%(3/17)为3分,41.18%(7/17)为2分。7个2分的肿块中,4个弹性图像内见多发红黄色条纹。
EPC需鉴别的乳腺肿块包括:① 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呈囊实性,囊内见乳头,尤其是囊实相当时,应与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但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困难。一般EPC患者年龄较大,肿块稍大,囊内实性成分形态不规则,血流稍丰富,囊内多见出血引起的细小回声[6,9,14]。本研究中4例囊实性相当的肿块,3例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导管内乳头状瘤待排,1例考虑导管内乳头状瘤伴增生。② 分叶状肿瘤,肿块呈较大的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团块时,需与分叶状肿瘤鉴别。Athanasiou等[7]报道分叶状肿瘤可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团块,Berg等[13]报道EPC可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团块,本研究中有2例>3 cm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团块,均呈分叶状,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丰富和中等各1例,弹性超声均为2分,超声诊断为分叶状肿瘤,此类表现与分叶状肿瘤鉴别困难,但均呈交界性或恶性的超声表现。③ 其他类型乳腺癌或纤维腺瘤,肿块呈实性或实性为主囊实性时,尚需与其他类型乳腺癌或纤维腺瘤鉴别[6]。本研究中5个实性为主的囊实性团块及4个实性肿块需要鉴别,其超声表现为22.22%(2/9)形态不规则,33.33%(3/9)回声不均匀,11.11%(1/9)伴钙化,11.11%(1/9)伴后方回声衰减,77.78%(7/9)血流丰富,50.00%(3/6)弹性超声评分4分。此类肿块多仅有1~2种恶性超声表现,血流丰富是主要的恶性指标,弹性超声亦有一定的帮助,仔细观察其超声表现,可与纤维腺瘤鉴别,但术前诊断EPC有较大困难。④ 血肿,当肿块出血较多,乳腺皮肤出现紫斑时,需与血肿鉴别。由于出血的存在,囊内见大量细小回声,应仔细检查囊内有无实性团块或乳头,实性团块有无血流[9]。本研究中1例患者数月前发现乳腺较多囊性肿块,囊壁见实性回声,但未测及血流信号,考虑血肿可能,占位待排,数月后再次检查发现实性团块内见血流信号,考虑可疑恶性肿瘤伴出血。
弹性超声目前广泛应用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一般弹性评分≥4分,考虑恶性可能。Zhi等[15]报道86.36%的乳腺恶性肿块弹性评分≥4分。本研究中,EPC的弹性评分偏低,仅41.18%的肿块弹性评分≥4分,但考虑到EPC的灰阶超声多呈良性表现,弹性超声在EPC良恶性诊断中仍起重要作用。在弹性评分2分的7个肿块中,有4个肿块弹性图像中见多发红黄色条纹,提示局部有极软的组织成分存在,可见于恶性分叶状肿瘤、黏液腺癌、浸润癌伴坏死、髓样癌及EPC等,此时不应简单地认为是良性病变,建议穿刺活检,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EPC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有多种超声表现,常规超声及弹性超声有助于该肿瘤的术前良恶性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