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响民族地区品牌 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对推进鄂西南侗族聚居区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2019-11-11杨光

民族大家庭 2019年5期
关键词:鄂西侗族茶叶

文/杨光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鄂西南侗族聚居区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如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有必要进行探讨形成共识,以希冀在良性轨道上推进鄂西南侗族聚居区乡村振兴。

鄂西南侗族聚居区乡村发展现状

居住环境优美。聚居在鄂西南地区的侗族人口有7.8万人,多分布于恩施、宣恩等县市交界之地,咸丰、利川也有一部分,成少数民族乡建制的有恩施市芭蕉和宣恩县长潭河、晓关等3个侗族乡。三个侗族乡之间均相距数十里,互不相连,经济贸易、社会活动及民间少有往来。居于神秘北纬30°、武陵山脉东麓和清江支流的侗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交织,群峰叠嶂山峦逶迤,奇异洞穴光怪陆离,造就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多种动植物群。这里的土壤多为偏酸性,富含硒元素,土层深厚肥沃,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丰富。恩施富硒茶深受消费者喜爱。

文化底蕴深厚。鄂西南的侗族是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从湘、黔迁徙而来的,多居于深山溪谷之地,开垦牧边。在经历了200余年的分化、迁徙、融合之后,侗族与居于鄂西南的土家族、苗族等本土民族礼俗、衣食、信仰和价值观念几乎融为一体,却仍旧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行走在侗乡,可以寻找到一些零碎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到一些以姓氏为名的侗族群居寨子,比如戽口的唐家院子、长潭河的陆家院子和野椒园的张家院子、杨家院子等。这些寨子大多是依山傍水,群山环抱,就其地形呈层级群居而建,为干栏式吊脚楼。修葺于嘉庆十八年的芭蕉九道水风雨桥,至今保存完好。晓关乡野椒园村和长潭河两溪河村、白果村黄家寨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芭蕉高拱桥村、戽口村被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

农业产业已成规模。鄂西南侗族聚居区在经历了前一轮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后,已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茶叶产业基地,还有少许林果业和水产、畜牧养殖业。尤其是新型城镇化、产业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大批富余劳动力创办茶叶加工企业、经销茶叶、外出务工,一二三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侗族聚居区人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为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以芭蕉侗族乡为例,全乡秉承“以茶兴乡,以茶富民”的理念,大力推进茶叶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销售市场化,种植茶叶10万亩、年产茶叶8000吨、年产值6.5亿元,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

人居环境日益改善。茶叶产业是一项富民产业,也是一项生态工程,提高了侗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走进侗乡,漫山是茶,满眼是绿。近年来,恩施州实施了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进行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池、建房、建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侗族群众向上、向善、向美、向好的文明乡风日益浓厚。枫香坡侗寨、戽口、两溪河、野椒园等一批侗族村寨成为示范村、示范片区,在人居环境、村庄建设方面集中体现了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生态特色,加快了侗族山寨走向现代文明的步伐。

城乡交通快捷方便。鄂西南自古就是“川蜀咽喉,荆楚屏障”,乡村振兴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宜万铁路和沪蓉西、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的贯通,以及恩施航空的快速发展,拉近了鄂西南与周边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和国际上的距离。209国道和多条省道、县乡道路、通村到组到户公路、区域出口路、经济断头路相互交错连接,形成了庞大的交通循环网络,连结起侗乡经济发展的纽带。特别是351国道的启动实施,芭蕉、长潭河连接恩来恩黔高速公路更加通畅,交通基础能力将大幅度提升,为促进侗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脱贫攻坚加快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近年来,侗乡干部群众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围绕“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短板,做实驻村帮扶工作,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巩固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全面改善,基层治理、乡风文明进一步提升。在全国旅游扶贫现场会上,枫香坡侗寨乡村旅游扶贫经验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充分肯定。长潭河、晓关在2018年脱贫出列,芭蕉也将在2019年摘帽,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文化保护成效凸显。民族乡的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侗族文化的保护利用,着力挖掘、彰显侗族文化,引导鼓励村民穿戴民族服饰,制作特色饮食,组织赴侗族文化原生地考察侗族文化艺术、民间习俗和饮食文化,聘请专业人才传习侗族舞蹈、传唱侗族大歌、传授侗族技艺,开展民族节俗活动,发展乡村旅游。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开设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开展“唱一首民族歌曲、跳一支民族舞蹈、参加一项民族体育项目”等主题活动。湖北民族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的非遗传承基地,开设了民族传统工艺专业。2014年,芭蕉侗族乡在集镇新区建成了一个1.7万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修葺了鼓楼、风雨桥、八角亭,将侗族乡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恩施玉露文化挖掘整理成300余幅图文资料,雕刻在亲水走廊的栏板上,在完善城镇功能、构建城镇居民休憩空间的同时,提升集镇建设品味,推动了侗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面临的具体困难

农业产业不强。在经过10年、20年的发展,三个侗族乡建成茶园达到18万亩,茶叶成为侗族乡主导产业,对侗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由于茶叶基地面积广阔、生产量大,茶叶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面广、力量不足,还存在茶叶生产管理不到位、采摘质量不高的问题,茶叶加工现代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骨干型、科技型、规模以上企业发展不够,茶叶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创建不够的问题,还有茶叶销售市场波动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还不够,尚处于高耗低质化生产状态。

基础设施不硬。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靠基层政府、村集体统筹及农民投工、投劳,自力更生解决。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鄂西南侗族聚居区实施了一大批水、电、路和通讯建设和改造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民生条件改善。但是由于部分边远山村基础条件整体薄弱,规划滞后、统筹不力,设施建成后管理维修不到位等原因,出现边建边毁、重复建设或不能适应群众需要的问题,还有部分村学校、卫生室投入欠账大,农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依然存在,边远村的群众不得不“离村进城”。“住得下来”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文化挖掘不够。从恩施州近现代出版的各类民族文化研究文献来看,专家学者们对鄂西南土苗文化研究颇多,对侗文化的研究是凤毛麟角。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来看,在恩施州现有的15项国家级、66项省级、124项州级和500余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仅有侗族乡鼓曲、板凳龙列入州级,没有传承基地、传习所。侗寨“空心化”现象、民族文化基因濒临灭失的问题日趋严重。

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重点。要继续坚持茶叶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融合化发展,全力推进全域绿色化,提高茶叶质量效益、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下,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上下功夫。要深入实施茶叶现代化生产,推进茶叶产业有机、无公害生产,开发茶园参观、茶事体验和茶文化旅游等产品,形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在打造农业产品品牌上下功夫。要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利用率,实施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大“三品”认证力度,推进茶叶产品进贸易、进超市,开拓网络直销;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要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收益,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强化品种改良举措,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档升级。特别是要把茶叶品种改良作为农业产业扶持的重点项目,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推进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农村生活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改善是关键。要实施好脱贫攻坚战略,着力补齐鄂西南侗族聚居区民生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使他们“住得下来”。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在贯通国道、高速公路的同时,推进省级公路改造升级,继续加大边远山村道路交通、用电饮水和信息通讯建设力度,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改善公共服务。把保障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好农民精神生活缺失、子女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光纤宽带通村到户,4 G网络全覆盖。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集中集约式建房,突出侗族乡民居特色,建设绿色花园式庭院,形成独特的民族村寨景观。实施农村厕所、生活垃圾和污水专项治理“三大革命”,加强生态红线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民族文化振兴。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利用民族文化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时代精神感染民众,使其发自内心地产生欣赏的主动性,享受其带来的愉悦,提升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让民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活力。着力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活动,在陶冶青少年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依靠人民的智慧,实现交融互补、基因相传。借助当下广场舞活动热潮,把民族文化演变成广场舞,融入群众健康生活。抓好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挖掘和申报工作。着力开展侗乡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古迹、传统村落田野调查,做好文献资料整理、记录等工作。切实加大申报力度,丰富名录,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民间手工艺和历史文化,保护好乡土文化遗产。着力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围绕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把寨门、鼓楼、风雨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居民区开发、市政路政工程建设、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各个领域,凸显侗族乡民族文化特色,激起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侗族文化的认同。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旅游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恩施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也是全国首批、湖北省唯一以市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单位。在《恩施州全域旅游规划》中,将鄂西南侗族乡民俗体验旅游带列为全域旅游五条景观示范带之一,为鄂西南侗族聚居区全域旅游发展勾画了蓝图。打造侗族乡文化旅游景点。采取整村开发的方式,以侗族乡风情展示和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开发2至3个精品侗乡文化景区,打造业态丰富、独具特色的民俗体验旅游区,带动其他侗乡村寨居民就近就业,同时延续侗族文化。做好传统村落保护文章。树立“整旧如旧”“外土内洋”的理念,大力引入民俗文化馆、艺术馆、书店、工艺品和创意产品商店、文化娱乐场所等文化旅游业态,发展民宿、农家餐饮。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公路、公厕、游步道。推进融合发展。完善体制机制,致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在职能、资源、产业、市场、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研究、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举办一批民族文化旅游、特色体育和茶事体验、瓜果采摘等活动,推进文旅、体旅、农旅融合。

大力培养民族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要围绕谁来种地、谁来兴村、谁来服务等问题,在留住人才、提升人气上下功夫,使之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致力培养民族干部。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着眼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遵循“好干部五条标准”,培养一批对侗族聚居区有感情,对农业农村情况了解,对农村发展有激情,和农民聊得来、说得来的干部,把他们充实到乡村。推进传统工艺振兴。培育壮大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鼓励兴办实业,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企业。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带徒学艺,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或民间艺术大师队伍。

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服务。充分调动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推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支持湖北民族大学和恩施职院、职中开设民族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专业课程,以现代学徒制方式传承传统工艺技艺,持续开展非遗项目研修研习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鄂西侗族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试分析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维持型家庭:农民家庭的生活实践及现代化适应策略——以鄂西C村的经验分析为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鄂西核桃栽培冬季管理技术研究
鄂西旅游演艺产品创新开发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