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第二课堂在大学生思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019-11-09刘武成周东滨

关键词:高等学校第二课堂校园文化

刘武成 周东滨

摘 要:高校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第二课堂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信力,培养自我效能感和团队协作能力,对营造多姿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实现党建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等学校;第二课堂;大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9-0123-03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文体活动主要属于“第二课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真正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课外系列活动既能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又能为他们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还能成为体现自身价值和展现能力的舞台,极大地促进他们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高校要办好第二课堂,弘扬主旋律,为校园文化建设奉献更多大学生精彩青春华章,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时光。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文体活动,必将给学生思想教育和品德能力培养注入充满青春活力的正能量。

(一)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文体活动增强团队合力

学校第二课堂能增进大学生彼此间的认识和理解,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加深相互友谊和感情,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并能增强团队合力。开展各种竞赛,培养大学生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大学生许多竞赛类文体活动,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球类比赛、体育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大多倡导的是团结拼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弘扬和塑造巨大凝聚力的作用。注重竞赛类文体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并将这种不服输、不认输的信念带到学习、科研和实践中去,培养了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把赛场上的精诚团结精神带到生活、工作中去,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及完成艰难任务的战斗力。

(二)通过开展不同层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大学生业余生活

学校组织各种文体活动,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进行:一是学校主管部门策划牵头,以各二级院系为单位组织开展,如“毕业季”活动等;二是班级和社团组织开展、以少数興趣相投的学生自由组合开展的文体活动,如自行车骑行小组、打击乐队等。高校通过长期坚持开展多种多样、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会极大地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丰富和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因此,文艺和体育活动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广阔舞台,为他们展现自我最美青春年华和风彩提供了最佳时机。

(三)通过开展文体类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化参与热情

高校文体活动主要由学生自愿参加,很多学生是基于兴趣爱好而参加文体活动的。大学生在参与社团的文体活动过程中,通过活动就会逐步懂得“天才来源于勤奋”,“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奋斗出来的”,“团队的能量是胜利的法宝”等人生哲理,也使他们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实现了有所成就的需求,对自身的能力、价值和潜力的发掘和培养越来越自信,这必将极大的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第二课堂。尤其是通过参加文化类的社团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态度,在学校培养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使这种氛围不断发扬光大。

(四)通过开展娱乐体育类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艺术节、体育节等第二课堂内容是为减轻他们学习负担,展示其专长和丰富业余生活需求而有计划地安排的。这些内容通过各种特色社团组织来开展,类型很多,内涵丰富,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才干,展示其才能,达到美育的功效,其中的参加者们都会成为学校第二课堂的主要骨干。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学校第二课堂还会为当地社区的文化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

(五)第二课堂能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行为习惯教育是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能力是在自身内在成长需求的推动下,不断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和调节以实现自我社会同一性的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学生各种活动加以体现,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加以总结和升华。学校注重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各种大学生社团也要注重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平等交流,这也为培养大学生的正确行为习惯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学生社团具有自我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大力开展文体活动能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可见,高校学生社团是最能够全面养成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群体。

二、搭建校园文化教育平台,优化大学生人文素质

(一)组织师生利用文化展示场所开展文化创建活动

有了文化展示阵地,文化类社团活动便有了依托和积极性,通过生动的文化作品展示,促进学生文化艺术创作和鉴赏能力的提高。高校的图书馆、展览厅、教学楼、楼道走廊等场所,经过改造建设,都成了师生文化展示场所,经常有作品展出,从而促进了学生进行文化欣赏和创作,形成了高雅的文化环境氛围。

(二)组织师生利用艺术表演场馆开展艺术创作活动

有了艺术表演场馆,师生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便有了依托和积极性,极大地调动师生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文化艺术创作、表演和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学校的音乐厅、大礼堂、舞蹈室等,都是师生进行艺术表演创作的场所,经常有音乐、舞蹈、戏剧、小品、演讲等文艺演出,促进了学生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的开展,形成了高雅的艺术熏陶环境。

(三)鼓励学生社团利用社团活动场所开展文化活动

利用社团活动场所让学生社团开展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文体社团的发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提高素养。学校要建设众多的社团活动场所供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如高校的展览厅、小礼堂、活动课室、舞蹈室、各种运动场所等,都是学生社团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经常有学生社团利用这些场所开展音乐练习、舞蹈训练、戏剧彩排、小品排练、演讲训练和体育训练等文体训练和学习活动。学生社团的活跃,有力地推动了“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的开展,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社团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起到了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三、增强第二课堂的思想性,让思想教育“润物无声”

(一)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和培育,發挥组织引领作用

1.注重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加强培育引导。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自治组织,也是培育和管理引领的主要对象。学校主要通过归口部门管理、制度规范、安排教师指导等,加强对学生社团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引领、培育和管理。

2.积极培育思想品德教育类的社团,引导学生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学校通过安排辅导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进行指引和教导,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开展道德品质修养类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如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演讲、文明守则等文明规范宣传,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等教育。

3.积极培养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型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由于大学的社团组织主要由在读大学生组成,因而该组织必须要以大学生自身为本开展工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心理环境的营造。学校注重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的获得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4.发挥学生社团自治、自育功能,构建有特色的社团文化,推进社团育人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会对学生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约束效果。因此,社团育人模式本身具有约束功能和组织协调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律习惯的培养。学生社团的独立思考与决策会促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也会增强其服务团队和我为人人的使命感、自豪感。

(二)加强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思想内容指导,发挥思想教育作用

1.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化功能,培育大学精神文化,锤炼和形成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大学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教化可简单理解为教育和感化。虽然校园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无处不在,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完全渗透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整个运行过程之中,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学校团队的约束和要求相一致,这确实体现了第二课堂所具有的教育内化作用和价值取向的教化功能。因此,学校在学生社团组织文化的培育中,自始至终都要贯彻和落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发挥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化功能,培育大学精神文化,锤炼和形成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2.发挥第二课堂活动导向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运用好榜样的力量。注意发挥课外活动的功能,主要是指运用教育和督促等方法,使学生的“三观”向着高校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课外活动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发挥样板作用,积极树立崇德向善的大学文化内涵,并能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使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终成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加强第二课堂活动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1.展现文化特色,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展现文化特色,促进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是高校的重要实践教育,也是大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的重要平台。在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发展进程中,各种校园活动也会走向社会,与社会各界相互配合,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尤其是要树立特色品牌意识,使第二课堂以独有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2.为社会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快速发展,成为沟通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纽带。高校学生既要以课堂学习为主,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眼光和理念,敢于步出校园进行社会化的锻炼与摔打,在成长与成熟的季节里培养自己的自我社会同一性,加快自己的社会成熟步伐,并在自身社会化的过程里为社会奉献一份真情与力量,谱写优美的时代与青春华章。

3.充实了大学文化内容,提升了学校文化品味。大学课外活动在提升学校文化品味、打造高校文化品牌的进程中要突出自己特点,开辟新的方式,寻找新的办法,充实和完善文化内涵,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开展工作。大学生第二课堂加速了高校与社会、社区的有机结合,打造了亮丽的文化名片。在此过程中也密切了校地关系,沟通了情感,增强了校地相互了解与理解,开阔了学生视野,开阔了学生眼界,增强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其乐融融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青年志愿者活动”泛指社会青年,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充分使用好业余时间,发挥好自身才干,用真情为学校和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奉献爱心和助人得工作。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青年志愿者活动”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志愿者活动”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成为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的重要推力和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活动载体之一。在这项工作中,要力争创新青年志愿者活动方式,打造社会实践新品牌,具体要求如下。

1.要充分发挥合力,为优化这种活动打下坚实根基。一是应协调学校附近各种有效条件,为大学生开展志愿工作搭建平台;二是应调动大学生的心智资源,并形成合力;三是应树立互助互惠的理念,努力争取各方面的通力支持,优化服务机制,为这方面工作经费提供有力支持。

2.营造服务氛围,完善服务设施,构建服务保障机制。要通过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努力开展宣传协调,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设积极的内外部条件。构建一个长久的服务保障机制,保障青年志愿者队伍持久规范化运作。

——————————

参考文献:

〔1〕王惠民.克服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N].中国体育报,1998-01-15.

〔2〕[美]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申荷永,袁高岚.心理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4〕谢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0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On the Importance of  Second Classroom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Growth

LIU Wu-cheng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Second classroo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and energetic second classroom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self-confidence and self-confidence, cultivate self-efficacy and teamwork ability, and play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 the creation of a colorful campus culture. Through carrying out colorful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school mak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isten things silently"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Party build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Keywords: College; Second Classroom;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Culture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第二课堂校园文化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