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019-11-09高舒锐孟卫东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29期
关键词: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高舒锐 孟卫东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具体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实际情况,选择采取科学、合理评级按指标体系,并依据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加以分析,提取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因子,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匮乏导致制造业逐步放缓,服务业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全新增长点,正在发挥其优势,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表现尤其突出。到目前为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加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当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诸多领域与方面与传统服务业之间存在差异,加强对此类行业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结合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内涵与实际发展,具体分析当前影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

(一)行业发展水平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体现的是当前阶段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的基本表现,直接影响行业发展与未来规划。而行业发展水平主要通过五项指标加以衡量: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占比;从业人员占比;工资占比与增加值GDP占比。此五项指标可以体现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二)成長潜能因素

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给与客观准确评价,就需要从动静视角综合考察其发展潜力,才能够形成符合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成长潜能具体可以体现为五项指标,分别是人均服务业的新增产值数、职工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数额、非公有经济固定投资比重、居民消费比重。利用此五项标准则能够掌握地区范围内。

(三)基础条件及公共环境因素

1. 基础条件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良好运行,需要软硬件彼此适应和配合,影响此方面的因素包括人均GDP、非农业人口数占比、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万人拥有道路面积以及有点业务量情况。通过此几项指标则可以评价和分析区域范围内支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水平的参照。

2. 公共环境

公共政策、教育环境以及科学技术研发等均对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面具有重要进步意义。影响地区此项因素的具体条件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人均社会保障补助、教育指数、科研经费使用、万人拥有专利及科研人员数量。此类指标能够令居民在科技水平上获得提升。

二、基于影响因素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相关评价指标也较多,因此构成指标矩阵也相对更加复杂,且存在部分向量彼此之间存在关联性。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可以通过少数因子的分析,对关系密切的变量划归入相同类型,所有类型的变量即可看作一个因子,这样就可以通过少数因子体现大量信息。

借助因子分析法,对实测变量进行转变,形成多个不相关综合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排列。评价过程中需使用的指标数据均属于实测数据,并非人为经验判断形成,因此具有准确反映事实的功能。

采用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确定变量是否可以开展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的主要功能是对原本多变量因素中选择少量综合因子,并对原有变量开展的分析,在了解变量关系矩阵后实施统计分析。

第二、对原始数据开展标准化计算。即基于科学综合评级方式,对所有指标采取标准化处理。对评价指标数值实施正规化处理,具体是指利用一定数学变化方式,对性质、量纲存在差异性的指标进行转化,形成综合相对数分析。

第三、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所具有的特征数据。

第四、确定因子贡献率情况以及累计贡献率水平。

第五、形成因子载荷的分析,并对公共因子所具有的实际含义加以分析。

第六、计算所有因子的得分情况,并进一步获得综合评级数值。

第七、结合数据针对需要评价的对象进行排列和对比。

指标数据采集与整合: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失衡的情况,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方面。当前KIBS企业更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区。本次研究中选取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七个地区作为创新能力评价分析对象,探究各地区在发展创新能力方面的特征。

选取公共因子,依据主因子针对方差解释的累计贡献率超过85%的原则,依据主成分分析方式所获得的结果可以确定公共因子的具体数量,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中所呈现结果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本次研究中选取了4项主因子,此四项主因子对方差解释积累百分比是93.672%,可以代表更多信息,并能够表现出本次选择七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评价信息情况,为此,确定了四项公共因子。

通过利用最大方差旋转法方式,最终确定了因子载荷表,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F1与X1人均服务增加值、X7职工数量增速以及X8固定资产投资以及X9、X11、X12、X14等几项之间产生的荷载相对较大,此几项数据体现出了服务业当前实际发展水平,也关系到未来发展保障水平。属于当前阶段支持地区开发服务业的根本条件。F2则与X2、X3、X13、以及X18和X20之间具有较大载荷表现。此部分指标体现的是服务业所形成的发展效益以及投资水平与当前公共环境水平。F3与X10、X15相关载荷大,体现的是当前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情况。F4则与X4、X5之间具有较大载荷,体现的是服务业发展阶段的职工增长水平与福利水平,属于人力支撑因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高其创新能力需要从发展潜能、环境效益、基础保障以及人力支撑等几个方面出发。为此,应当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理念,充分认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重要价值;加强产业环境的改善,制定符合需要的政策环境,提高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进行基础建设,实现城市化水平进一步升级;最后还应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起满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综合环境,真正意义实现创新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虞一舟.同城化背景下广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空间体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8.

[2]唐真.广州都市区化进程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空间体系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17.

[3]吉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资产专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7.

[4]尧尉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发展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

[5]朱有明,刘金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05).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服务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