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念下如何实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9-11-08戚兰方
摘 要:以人为本一直是一个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习惯于强调自己的主体性。这和以人为本其实是有冲突的,所以具体课程教学中,为了真正贯彻以人为本指导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人本理念;小学数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1-0029-01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出现了分化。具体课堂教学中,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都要求教师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这样的一系列的要求和变化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帮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挖掘自己的潜能。此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意学生随时吸收知识。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学生在学习失误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其对未来数学学习的影响。在指出学生的错误时,教师应注意控制自己的语气和态度,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应对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
以人为本强调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更加客观和公正,要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全面成长。所以评价的时候,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该具有评价的权利。在综合考量学生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更加需要去思考,学生是否用尽了全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这些都是教师要观察的内容,考核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全面成长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前提下,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二、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强调教师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多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时候要科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除此以外,还应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能力已经出现了分化,所以教学应该更加有针对性,分层教學、小组教学等更加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我们还应该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因为生活化的方式将生活和学生的学习联系在了一起,学生的课外学习就成了课堂的延伸,同时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时候更加自由,这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自己的生活。比如说在学好了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比如说统计不同时间段内某一个商场的人流总量,其中尤其要重点分析老年人的数量、年轻人的数量,同时还需要去分析女性数量和男性数量,这样的分析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有效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选择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学生都应从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入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改进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春恒.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研版),2015(6).
[2]蒋芳德.基于以人为本背景下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3):92-93.
作者简介:戚兰方(1979—),女,广西贺州人,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