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睛一闭画面自来

2019-11-08大鼻子李教授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大鼻子李教授钢丝

●大鼻子李教授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一闭上眼睛,各种各样的生活画面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浮现在眼前。几乎每个人都有这个能力。

现在,咱们就不妨试试看。

上课时,一个同学低着头,在做小动作。这时,他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走过去,站在他的身边,可他压根儿没发觉。等同学们都笑起来了,他才慢慢地抬起头。看样子,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好半天,他看到了站在身边的老师,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这个镜头,你“看见”了吗?

“看见”了?好!这锻炼了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除了“看到”各种各样的画面是锻炼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外,使各种各样的声音随着你的需要而出现在你的耳朵里,也是一种对形象的记忆,你也一定具有这种能力。

现在,咱们不妨也来试试。

课上,老师讲得眉飞色舞。这时,你听到旁边的同学轻轻地叫你的名字。“什么事?”你问。他从课桌里面掏出一个小盒子,盒子里装着一个小小机器人。把盒子靠近耳朵,还能听见它轻轻的说话声!你听到了吗?

听到了?好!

要想写好文章,以上两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当你写作前,应该充分地去回忆,把你看过的东西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地从眼前放一遍,把你听到过的声音也一点儿一点儿地挖出来。然后,把你从脑海里“掏”出来的形象和声音,顺手用文字记到你的稿纸上去——具有丰富细节的一篇文章,也就写好了。

这是不是很方便呢?

举个例子。当你在写关于“秋游”的文章时,你就应该好好地回忆一下“秋游”时的各种画面——秋天里白白的太阳光啊,秋天里微微夹黄的绿草地呀,清早起来戴着红领巾欢蹦乱跳的同学们哪,草坪上闪耀着的露珠呀,是不是全在你的眼前呢?

是的,只要你认真回想,一定都在!

再举个例子。当你在写“记一节班会课”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忆起开班会时教室里的各种各样的声响。

班长是怎样发言的?他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他的发言是否引起了同学们的什么反应?老师说了些什么?她的声音又有什么特点?她在发言时教室里有什么动静?同学们是怎样拍手的?拍手的声音是热烈的,还是稀稀拉拉的?有没有同学在拍手时故意捣蛋,发出奇怪的声音?

对!这些,都是你可写入作文的材料。只要你想把一节班会课写得有声有色,就必须借助留存在你大脑里的那些声音和色彩。

还有一种与记忆同等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想象。想象不仅对于写作文很有用,而且对于科学创造来说,意义似乎更为重大。想象,可以把你根本没有看到过、没有听到过的东西都在大脑里构建出来。只要你能够学会运用大脑里已有的那点儿以上谈到过的“存货”即可。

想不想试一试?好!咱们来一个刺激点儿的……

想象你现在正站在四十层高楼的楼顶。那里没有扶手,你正探头探脑、战战兢兢地往下看——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马路像一根细细的带子,卡车、轿车像玩具似的缓缓地移动,看到了飞鸟在面前一掠而过。

还可以换一个镜头。在两座峭壁之间拉一根钢丝,请想象你的同桌正拿着一根长长的平衡棍,摇摇晃晃地从钢丝的这一头走向钢丝的那一头……如果你的同桌是一位女同学,你可曾看到她一边走,一边哭鼻子?

怎么样?有趣吗?现在,咱们再把视觉和听觉的想象加起来试试。

请你想象一下,大鼻子李教授——我——如果站在你们教室的讲台上上课,是个什么模样呢?

他的鼻子,大不大呢?占据了他的面孔多大“面积”呢?请再想象一下,李教授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像青蛙“呱呱呱呱”吵得很?像蚊子那样,“嗡嗡嗡嗡”听不清楚?如果你高兴的话,能不能把你想象中的大鼻子李教授讲课的模样写出来,寄给我看看呢?那一定是很有趣的。

猜你喜欢

大鼻子李教授钢丝
扭转角度对桥梁缆索钢丝组织的影响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大鼻子”
育槐
美丽的图案
厨子救人
别人的眼中
钢丝上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