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重量
2019-11-07伍正华
伍正华
中学时代看过一篇文章——《灵魂35克》,当时觉得这种说法十分新鲜:灵魂竟然是有重量的!
灵魂有重量,那么时间呢?之所以闪过这样一个念头,是因为两者确有共通之处。比如,灵魂和时间都不可名状,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
不同的是,时间是可以计量的,一分一秒,一年一歲,不仅会在人的脸上刻下皱纹,也会在世间万物刻下痕迹。
这就是时间的奇妙之处。
时间无疑是有速度的。若把人的一生分为三段,大概是“两头慢,中间快”。
小时候,时间是慢的。从娘肚子里出来后,一口奶一口饭,啼哭不止,刚睡复醒,白天长,夜晚更长。
年轻时,时间是快的。上班下班,倒腾几趟车,打几个电话,喝一顿酒,忙忙碌碌又感到没忙出啥,一天却很快过去了。
老了后,时间又变慢了。晚上睡不着,天又亮得特别晚。无论是乡村倚着门框晒太阳的,还是城市公园里踢毽子的,时间的弧度明显拉长了,他们盼天黑,更盼天亮。
那么,时间的重量呢?
先说说脑海里的一个画面吧。清冷的月光下,母亲挑着100多斤的米,吱吱嘎嘎走在乡村的土路上。
那个时候,我真切地感到,时间是有重量的,就像母亲肩上那根磨光了的杉木扁担。三个孩子,几亩薄田,生活的重担全压在父母的肩上,也压在年幼的我的心上。
那个时候,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就是读书,考个中专或上大学。穷人家的孩子,没那么多欢声和笑语,有的只是压抑和喘息。日子很沉重,时间很沉重。
如果说,小时候感到时间的重量,主要是因为物质缺乏的压力。那么,现在体悟时间的重量,则是源于精神的背负。
人的精神需求,不仅仅是精神的愉悦、文化的滋养,更高层次的应是价值的实现。
我曾踉一个企业家讲:你的事业发展和人生奋斗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价格——价值——价值观。原始阶段,解决生存问题;升华阶段,解决发展问题;高级阶段,解决观念问题。
能否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最终都要看价值观,思考并回答“挣钱干什么,奋斗为什么”的哲学命题。有些企业家或社会名流最后选择“裸捐”,就是对这一哲学命题的参悟。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要靠群体的力量去推动,每一个人都应当有所背负,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如果把国家和民族比作一辆大车,那我们都是拉车的人。只有把拉绳自觉地勒紧肩膀,脚下的每一步路才会踩实,前方的每一道风景才会更加迷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哪有什么风平浪静,只是有人不惜生命……”
我们庆幸生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硝烟的国度,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但衣食无忧不等于一世无忧,个人无忧不等于国家无忧。
时间本身没有重量,而是我们赋予其重量;时间本身没有意义,而是我们赋予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