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韶灌”立丰碑

2019-11-07罗付金

湘潮 2019年8期
关键词:韶山民工工地

罗付金

“韶河水秀,鱼米香浓,功业炳千秋,衣食黎民当永记;赤景春长,锤镰帜艳,风云经九秩,沧桑青史要重温。”对联中的“韶河”,便是韶山灌区。它兴建于激情燃烧的20世纪6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碧水长流,让100万亩农田水旱无忧,让贫瘠的湘中大地变成了“大粮仓”。韶山灌区,是一个年代的记忆,更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精神的丰碑。

向旱魔宣战

涟水蜿蜒向东,流经湘中腹地,润泽伟人故里,汇入湘江洞庭。但历史上,涟水两岸却是一片水旱交织、土地贫瘠的景象。“农民头上三把刀,税多租重利息高;田里就怕旱和水,禾秧枯焦水滔滔;农民只有三条路,逃荒讨米坐监牢。”“娘啊娘,有女莫嫁涟河旁。天干三日田开坼,大雨一夜成汪洋。年年米桶当鼓鼓,谷粮野菜充饥肠。双双泪眼望天河,何时才能水流田垄稻谷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涟水两岸人民熬过漫长的岁月,游过浩渺的苦海,终于盼来了新的希望。为彻底改变湘中面貌,中共湖南省委遵照毛泽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办水利”的指示,将“涟水流域的水治理”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兴建了一批小水库、塘坝、堤坝等小型水利设施。这些小型水利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生产用水的矛盾,但对旱涝灾害的防御作用却十分有限。

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水府庙灌区工程仓促上马,在涟水中游峡谷区的水府庙拦河筑坝,计划建设库容为3.7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水府庙水库和一个3万千瓦的电站,并决定在水库下游建引水坝,引水灌溉湘乡县和湘潭县的部分农田。1960年水库建成后,由于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引水工程被迫下马,已建成的水库无法发挥灌溉效益。

从1964年开始,灌区流域扩种双季稻,需水与缺水的矛盾更加突出。同时,随着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形势有了好转。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迫切要求“重修灌区渠道,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由此,1965年3月,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简称“省人委”,即后来的湖南省人民政府)作出了重修灌区建设工程的决定。当时考虑到灌区的主要区域属涟水中下游,遂将灌区易名为“涟水渠道工程”。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夕,时任中共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张平化到韶山视察工作,考虑到灌区主体的湘乡、湘潭、宁乡都在韶山附近且“韶山名昭天下”,故将“涟水渠道工程”改名为“韶山灌区工程”。1965年6月28日,省委、省人委正式向全省发布《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下称《决定》),并成立了灌区省工程指挥部。总指挥为华国锋(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党委书记为王治国(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

修建韶山灌区的消息迅速传遍三湘大地,得到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农村部和水利厅、林业厅、计委、物资局、教育厅、卫生厅、文化局等都抽调了骨干力量来支援韶山灌区建设。湘潭、湘乡、宁乡以县委书记挂帅,成立分指挥部。邵阳、湘潭、益阳三个地区很快动员了10万民工上阵,柘溪工程总队、省水电工程总队、湘潭专署工程队等2000多人的专业技术队伍相继开赴工地。

1965年7月1日,中共湖南省委、省人委在湘乡县城郊的新坳上举行了隆重的韶山灌区工程开工典礼。一大早,民工队伍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奔向韶山灌区工地。条条山间大道上,人声鼎沸。男女民工身背行李和工具,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会场。湘乡县中小学师生将毛泽东著作和几百双草鞋送给民工代表。

“学习毛主席著作,建设毛主席家乡!”

“修好灌区炼好人,精神物质双丰收!”

“战胜一切困难,胜利完成韶山灌区工程建设任务!”

…………

一个个战斗口号,在工地上空久久回荡。

10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紅旗招展,人声鼎沸,炮声隆隆……一场载入湖南水利史册的大仗、硬仗打响了。

人民是英雄

“众志比城坚,人民力胜天。且看韶麓下,涟上又飞涟。”韶山灌区的建设再次证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在韶山灌区激情迸发、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现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典型,被人们称为“十万英雄”“十万愚公”。直到今天,韶山灌区依然流传着许多建设者们的动人故事。

故事一:在建设工地现场,湘潭市民工团洪塘二连有个“六好”妇女班,这个班的18位姑娘干重活、挑重担,争先恐后,被大家形容为18只小老虎,洪塘女将由此扬名。1965年10月8日,洪塘女将接到任务:一天内开出一条水圳,为工地排除积水。女将们接到命令,二话不说,扛起锄头就往外走。在恶劣的环境下,硬是提前4个小时完成了任务。

故事二:工地上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有一个“年轻姑娘三次推迟婚礼”的故事。1965年,18岁的湘乡姑娘戴中桂刚刚订婚,婚期定在当年10月31日。这个节骨眼上,修建韶山灌区的战斗打响了。戴中桂不顾家人反对,挑着行李就跟着队伍出发了。婚期临近,家里带口信要她回家准备结婚。戴中桂却不为所动,传信告诉家里,修好了渠道再结婚,第一次推迟了婚礼。第二年,灌区第二阶段工程结束后,不少民工回到了生产队,有人劝戴中桂回去早点完婚,但她依然不肯,要坚持到最后通水,因此又两次推迟了婚礼。直到韶山灌区所有工程结束,戴中桂才与未婚夫步入婚姻殿堂。戴中桂不仅在灌区工地入了党、评上了先进个人,还参加了由6位劳模组成的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

故事三:在灌区三湘分流地附近的望梅大队曾流传这样一首民谣:韩家山,韩家山,讨米棍子七十三,长工短工加逃荒,打鱼捞虾度日难。这个地方水源缺乏,土地贫瘠,人们常常因食不果腹而不得不外出逃荒。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工程指挥部决定将水引到望梅。这段引水工程必须经过梨树塘,引水渠长820米,最深的地方达25米,地质情况复杂,施工相当艰难。由于土质不好,修建过程中曾两次垮塌。为了拿下这一工程,省工程指挥部在这里组织了7000人的大会战。当时正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但大家热情高涨、干劲不减。有一首民歌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梨树塘前摆擂台,英雄好汉都上来。战胜难工八百米,地上银河我们开。”在梨树塘工地,一位22岁的民工在工地上连续打了80多天的钢钎,手中的那根钢钎由最初的30多斤被磨得只剩下10多斤。

故事四:地处宁乡县道林区的皂林冲隧洞(后命名为“英雄关”),是灌区全线最长的一个隧洞,全长992米,设计流量每秒11.5立方米,水上可以行船。隧洞由省工程总队和道林区1100多个民工承担施工任务。工程完成快一半的时候,一号斜井突然出现了重大险情:与井底相距30米的山顶塌陷,裂开了好几条坼;斜井里面,3根横撑全被压断,6根直撑折断了3根、剩下的3根也在咔嚓发响,情况十分危险!指挥部召集大家紧急磋商。总工程师和一些技术人员按照惯例,主张改线。民工们听说后,都不赞成。为了不浪费国家资金,不耽误工期,民工们纷纷表示:“天大的困难由我们来挺!”于是,指挥部决定不改线,奋力抢救一号井。勇士们下到随时可能完全塌陷的井底,把井架一个一个叠上去,顶住沉塌的地方。洞里空间非常狭窄,施工的人没处站脚,铁镐也挥不开来,头上又到处掉土……民工们浑然不顾。经过20天的苦干,终于使斜井转危为安,隧洞继续得以向前延伸……

搬来银河落人间

修建韶山灌区,是一场硬仗、恶仗、大仗。

在这场可以称之为“战斗”的建设中,几百里的渠道,要劈开70座山头、架设16座渡槽、穿越10个隧道。这么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建设者们仅用了10个月时间,克服千难万险,搬走了一座座山包,填平了一条条沟壑,架起了一座座渡槽,凿通了一个个隧道,搬来了银河落人间。

韶山灌区的修建,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关注。毛泽东先后两次作出指示,意味深长地说“要高产才算”“灵了再写”。周恩来和陈云、李先念、谭振林等一起研究韶山灌区的有关问题并亲自审批了中央给灌区工程的2500万元投资。谭振林亲自到工地视察,还给洙津渡渡槽起名“飞涟贯长虹”。196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指示加快涟水工程建设,后又给“洋潭引水坝”题字,还专程赶来参加灌区通水剪彩典礼并乘船视察渠道工程。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张平化冒着严寒酷暑,前后11次到工地给大家鼓劲,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期间,媒体和各界人士也对韶山灌区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对这一工程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还拍摄了一部修建韶山灌区的纪录片;曾创作了《暴风骤雨》的著名作家周立波实地采访并著述。全国各地的工人、干部、农民、学生和解放军官兵,也纷纷寄来慰问信或致敬信。据当时不完全统计,“工地共收到慰问信、致敬信10万余封,收到支援的物资数十万件和捐款5万多元”。

1966年6月2日,是韶山灌区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省工程指挥部分别在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县(今湘乡市)、双峰县、宁乡县(今宁乡市)等七地举行通水典礼,庆祝韶山灌区总干渠、北渠道建成和正式通水的伟大胜利。

盛大的通水典礼在韶山灌区的“龙头口”——洋潭引水大坝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了,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王首道来了,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来了,中共湖南省委第二书记王延春、省委书记处书记华国锋来了,湖南省省长程潜来了.…

这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一大早,从大坝左岸的田垄到洋潭冲,从大坝右边的禁山坡到邓家湾,四处彩旗飘扬,万头攒动,欢歌声、鞭炮声,应和着此起彼伏的锣鼓声,汇聚成欢乐的海洋。人们朝思暮想的幸福时刻终于到来了!

上午10点30分,在人们期盼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中,大规闸门缓缓启动,清凌凌的涟河水飞溅着浪花向渠道流去。

“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在你脚下走,今日从你头上过。”韶山灌区的幸福之水,从此将涟水两岸的人们从旱涝灾害的威胁中解救了出来。

“奇迹人间创,天河地下行。”建设大军在建成韶山灌区总干渠、北渠道之后,又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了第二期工程南干渠和灌区渠系配套工程建设任务。

“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韶山灌区,是人民用汗水和忠诚铸就的水利建设史上的丰碑。它不仅让涟水两岸民众得到了实惠,也成了人民气壮山河、人定胜天的好榜样。有人曾经计算过:整个工程所涉的3800余万立方米土石方,如果用来筑成一道高、宽均为1米的长堤,总长度比4条湘江连在一起还要长。灌区干渠长186公里、支渠长1186公里、斗渠及以下渠系长8730公里,加起来总长1万余公里。当年,建设者们还在灌区修建了“英雄关”“破险关”等10座输水隧洞,洞身总长6547米。

如今,韶山灌区就像一位巨人,纵横驰骋在2500平方公里的湘中大地上。从水府庙水库至洋潭水库,从大大小小的渠道到田间地头,灌区不知疲倦地引来涓涓清流,使湘中大地告别贫瘠,成为膏腴之地、鱼米之乡。

灌区通水的第一年,韶山就遇到了连续3个月的大旱。但因为有了幸福水,就是在那样的大旱之年,他们仍然获得了大丰收,韶山5个受益的公社,共增产粮食330多万公斤。

幸福之水合著时代潮流,继续流向历史的远方。2007年,湖南又逢40年一遇的大旱之年。各地河水开始干酒,稻田脱水。湘西告急!湘北告急!湘中告急!湘南告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韶山灌区尽显风流!灌区流淌的柔波和浪花,有效缓解了流域内的严重旱情。“丘丘稻田郁葱葱,到处听见水流声;大旱之年不见旱,多亏韶山灌区人。”一首百姓自编的小曲,表达了宁乡、望城百姓对韶山紧急调水的深深谢意。

2013年,在遭受5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情况下,灌区依然喜获丰收,一些地方实现了“十连增”。灌区流经的湘乡、湘潭、宁乡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韶山灌区在突出灌溉功能的同时,还具有防洪、城镇厂矿供水、通航、发电、养殖等多种功能。“十三五”以来,韶山灌区更是积极抢抓历史机遇,按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系统规划和改造,努力实现水更清、渠更畅、景更美、业更旺、民更富。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修建灌区工程的初衷,如今,也实现了它的初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历史的年轮步入新时代,一茬又一茬扎根在灌区的“韶灌人”,接力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众志成城、战天斗地的红色灌区精神,思想再洗礼、初心再觉醒、使命再升华、忠诚再淬炼,把滔滔洪波化成涓涓细流,流淌在湘中大地,也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史诗中。

猜你喜欢

韶山民工工地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波比的小工地
毛泽东何时题写了“韶山学校”
民眾赴韶山紀念毛澤東誕辰125周年
访韶山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热闹的工地
民工买保险
工地上的女人们
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