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提升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分析
2019-11-07梁玉英曾展辉
梁玉英 曾展辉
摘 要:在民办高校中,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文章通过对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奔跑者、跟随者和边缘者3类,并分别采用3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习;积极性
民办高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规模、教育质量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就整体来看,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底端。在民办高校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两个情景。
情景一:教师发起课堂互动,只有少数学生会积极配合,其余学生则分成两派,一派学生面露难色,害怕自己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另一派学生要么趴在桌上睡觉,要么将注意力放在与课堂无关的活动上。
情景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较多作业有抄袭的痕迹,独立完成的作业所占比重较少。
通过以上两个情景可以发现,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现多类化的局面。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互动,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则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在课堂的知识传授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决定所学知识能否及时内化的关键因素。
1 学习积极性分析
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愿学、乐学的学习动机,具有会学、善学的素质。根据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中、低,可以将学生分为“奔跑者”“跟随者”和“边缘者”。
1.1 奔跑者
奔跑者有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将教师当作引导与助力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通常会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思维导图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步骤去实施。例如在新课开始前,为了将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奔跑者会通过课前预习、习题训练、内容扩展等方式来学习。若是某个步骤出现问题,则会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再继续进行下一个步骤。
奔跑者的课堂心理活动通常会有两种表现:(1)急躁,当通过自身思考得出的答案与教师给出的答案不相符时,他们往往迫切希望尽快将问题解决。(2)兴奋,他们很想通过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来验证自身思考的正确与否。
1.2 跟随者
跟随者的学习积极性表现一般,本身依赖性较强,将教师当作知识传授的主体,而将自己当作受体,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跟随者因为没有预习,在课堂中从零开始,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接收知识,他们通常将知识内化的时间放在课后。
跟随者的课堂心理活动也有两种表现:(1)紧张,由于缺少课前预习导致对课堂内容不熟悉,当教师提问时,他们害怕回答错误而在同学面前出丑,因此坐立难安。(2)侥幸,认为只要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做好相应笔记,即使没有课前预习也能及时实现知识内化。
1.3 边缘者
边缘者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将注意力分散到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课程作业大多采取应付式,因而无法很好地跟上教学课程进度和及时完成知识内化。
边缘者的课堂心理活动较为复杂。有些受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敛、孤僻、自我封闭。即使认真去学习,取得的成绩在和其他人的相较过程中差距过大,致使自己变得自卑敏感,对自己失去信心[1],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有些则是无法靠自身调节好心态,将平时所遭受的不满转化为对学校的否认。将民办高校所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计结构欠妥、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问题当作是自身无所作為的原因[2]。
2 提高积极性的对策分析
2.1 一往无前登峰造极—对奔跑者
美国总统林肯曾提出“马蝇效应”,指的是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就会精神抖擞地飞快奔跑。对于奔跑者而言,他们本身就怀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如果积极性无法带给他们相应的期望则会快速消退,而当他们的积极性开始消退时,教师只要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能再次提升他们的积极性[3]。例如当一位经常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突然不参与课堂互动,通过课后交谈得知他陷入学习上的投入与回报不相等的迷茫中,可以给他讲讲身边人在求学上坚持不懈、“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故事。奔跑者也需要学会自我调节,避免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霍布森选择效应指的是人们自以为已做出选择,实际上只是一个低级的决策结果。奔跑者在遇到难题无法解决、经过思考得出的答案被否认时,可选择一种打破常规的思考,不要让标准成为局限从而导致思维僵化。例如当自己冥思苦想得出的答案被教师否定时,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虽然答案的得出来之不易,但正是因为有教师帮忙指正才使自己不会踏入知识误区,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答案被否定这一事情上。
2.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跟随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后,其自身学习成果也会相应提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经意间列举的热门事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讨论欲望。通过将热点与课程相结合,并提出相应课程问题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发表自己的看法,使传统的课堂问答转变为各抒己见,细究总结。这样,学生在对课程产生兴趣的同时,学习积极性也能相应提高。跟随者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提出高要求。美国康奈尔大学曾经进行过一次试验: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锅里,青蛙立马跳到锅外。后来又把青蛙放在装满凉水的锅里,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却因为惰性而没有选择往外跳,最终因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被煮熟,这就是“青蛙效应”。青蛙效应指出,习惯对行为具有束缚力,而这种束缚力会对命运产生深远影响[4]。跟随者应该居安思危,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例如在教师上新课之前,设立预习课堂内容这个目标,心态上要摆脱不会被教师抽点到的侥幸心理,转变成即使没被抽点到也要争取在当堂实现知识内化的心态。
2.3 天生我材必定有用—對边缘者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过名为“二律背反”的哲学基本概念,指的是存在于两种相互联系的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所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通过二律背反来看待边缘者,虽然成为边缘者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源是一样的,即在自我否定之中也带有想要自我肯定的强烈渴望。一个平时缺少他人肯定的学生总是处于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矛盾之中。在课堂中,他们即使知道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也依然选择沉默,很少参与课堂互动。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来,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在对待边缘者类型的学生时,可在课后时间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在避免“左倾”伤害学生自尊心,“右倾”让学生误认为是在敷衍的情况下[5],通过激励性语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愿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先不管问题的正确与否,你能举手发言十分了不起,希望下次还能看到你跟老师互动”。边缘者可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积极消除自身消极的心理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通过积极向上的期待或暗示使事物往正态方向发展[6]。人类学家米德认为人的潜能只是利用了6%,能够不断地被激活。边缘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坚持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激励自己。例如:别人能够办得到的事情自己同样可以办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以从自己能办到的事情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地树立自信心,以此逐步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3 结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学生主动来完成学习。在民办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也需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不懈的坚持使自己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孙颖.“互联网+”时代高校“边缘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75-77.
[2]王娜.大数据背景下的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探究[J].考试与评价,2017(4):20.
[3]汪映雪.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小鸟—提升学习力从培养自制力与自信心开始[J].教育科学论坛,2017(25):32-33.
[4]刘文宝.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75.
[5]陈丽丽.释放语言的力量,提升教师激励性口头评价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3):63.
[6]王功燃,刘洋言.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目标实现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7(2):149.
Abstract: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st students have problems of passive learning and low motivatio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some private college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runners, followers and marginal in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Three strategies can be adopted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students, which aim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cultivate more excellent advanced applying professionals.
Key words: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y; enthusi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