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2019-11-07林雯璐
林雯璐
摘要:语文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常识性的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和亲身经历,对其中的道理展开思考,促使学生应用发散性思维思考。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和作用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思维训练;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8-0093-01
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加偏向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知识教学,但是要想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予以激活,就要结合不同的章节内容,为学生设计对应的课程活动,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理论结合实际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学生能够主动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能够不断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往往对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认知高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更强,在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也能够寻找到更多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双重性地提高自身的集中性思维和分散性思维,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老师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讨论和研究,调动创造性思维,掌握知识点。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2.1 结合生活经验的教学。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要对其中包含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道理有充分的把握。知识来源于生活,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出真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谈谈理解。例如在语文教材中关于景物描写类文章的讲解,涉及到细节性描写的内容较多,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雨季、晴天、树木、花朵等不同景物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获得新的感悟。在整个教学中,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通过对比文章描述能够更好地贴近生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基本教学目标之一。
2.2 组织课堂互动活动。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好奇心重,因而在课堂学习中思维活跃,会联想到不同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如果语文老师一味地应用传统说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继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要想对学生的思维有效激活,就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多种互动项目,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化思考,并在积极思考中踊跃发言。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辩论话题,让学生分组辩论,相互之间搜集资料、整理观点,在辩论中激活思维。此外,语文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当堂演讲,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谈谈自己对文章内容、人物角色以及主题思想的感悟。这些互动方式均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思维能力不断增强。
2.3 向学生提出问题。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老师向学生讲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形式单一,不会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就需要由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并解答,以此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且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类似于任务式的提问,能够使学生产生学習的驱动力,使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继而使学生充分调动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明确思考方向,掌握问题要点,最终解答问题,并提升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要想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还需要语文老师不断转变思维,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小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既要学习基础性的学科知识,又要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语文课程的教学则能够正确指导学生对语言知识有正确的理解,增加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在培养语感的基础上发展思维。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要结合一定的生活实践内容,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根据课本理论来思考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思考结果再次验证书本理论;同时,语文老师还要将思维训练和合作性学习有机融合,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获得思维训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娜.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新通信,2018,20,(12),177.
[2] 常爱莲.探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69.
[3] 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38-39.
[4] 黄名伟.优化课堂,激活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管窥[J].江西教育,2013,(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