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培育

2019-11-07刘锐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刘锐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交错,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因素,寻找培育基于马克思主义责任观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影响因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重点是着力培养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大力提倡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本质来说就是要培养好、塑造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高校实际工作中,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培育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在意义,在方式简单的工作状况下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认为都是大话、套话,对自己没有任何用处,造成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具体实践中出现行为失范现象。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责无旁贷,如何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优化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寻找最佳的培育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责任意识的意义及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责任观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即人为何要负责任及人如何能负责任。首先人之所以称作人,其存在方式和本质属性规定了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都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本质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以脱离社会的方式独立存在着,人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既是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又是服务社会发展的过程,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自由和责任的辩证关系方面,既不存在无责任的自由,又不存在无自由的责任,“一个人只有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才能对他的这些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因此,一个人只有拥有自由意志,才能够为自己的实践负责。

(二)社會责任意识的内涵。

1.责任,即职责和义务,“任何一种生活,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事业的还是家庭的,所作所为只关系到个人的还是牵涉他人的,都不可能没有道德责任;因为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德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1]。在人类社会中,处处充满着责任,小到对自己、对朋友,大到对社会、对国家,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同的责任,责任起源于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时刻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2.社会责任是责任的具体方面,社会责任具体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任务,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必须对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人承担社会角色赋予的社会责任[2]。

3.如果说责任是客观的范畴的话,那么社会责任意识则是一种主观的维度,一种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关于自身责任及履行义务的意识和态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意识既限制了人们因一己私欲而做出的错误行为,又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和责任之感。社会责任意识包含多个要素,单就责任意识而言,按照不同的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政治责任意识、经济责任意识、个人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经过整合概括后,社会责任意识大致分为国家责任意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以法律形式保障人民的权利,人民热爱祖国,并把这种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上升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社会责任意识,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及时关注社会动态,了解国内外要闻热点,正确看待国际国内各种热点问题及突出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公共参与意识,我们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发挥能力,表达意见,逐步培养公共参与意识。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宽阔眼界和广阔心胸,强化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及责任意识。然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不是一个独立和自发的过程,而是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各种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改造人。在这种双向作用的过程中,环境、社会、自身实践等各种内外部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养成造成影响,因此,各种因素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养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个体因素。

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品性修养,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主体,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养成受到学生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刚刚离开家庭和升学压力的束缚,进入大学后会有一段适应过程,未经世事的他们尚缺乏独立思考及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身边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一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思想方式和行为处事不够成熟,过于相信部分学长学姐的“忠告”,认为进入大学就要好好放松;再者,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个体方面会有差异,高年级学生经过多年大学生活,思想和行较为成熟,女性学生一般比男性同学自制力要强;还应看到,国家二胎政策已经开放多年,但当代大学生仍以独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条件优越,享受资源较多,因此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基本的责任观念。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秀的家庭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首先,家庭教育理念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应该是平等和温暖的,学生以家长为榜样,以家庭生活方式为过程,在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不是家长刻意说教,要求孩子遵循自己的成长之路,继承自己未竟的梦想或者提出过高的要求;其次,对孩子的爱应该适度,不能溺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些家长会将家庭全部资源都用在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或者挫折,保护子女是人类的天性。但是过于关爱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一种依赖,认为别人对我好都是应该的,稍微遭受一点挫折和误解就会想不开,甚至产生极端念头,对学生的成长不利,不助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