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11-07陈琼

文教资料 2019年23期
关键词:蟋蟀课文小学生

陈琼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贯彻,小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语文教师要花费更多精力培养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本文对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现状进行了研究,探究提高学生课堂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语文课堂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主要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通常让学生通过课堂讲解获取知识,忽略学生实际运用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是学习不是学生单方面的事情,需要教师、学生与课本良好互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现状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合理运用语言文字,在一般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分析作者的个人情感,忽略对语言情景的分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树立语言意识,阅读训练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现状来看存在一些问题。

1.1课堂阅读过程中缺少阅读主体。

阅读的过程就是欣赏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环境的过程。从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看,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很少真正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按照书本内容和要求教学,不利于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面对问题的时候难以有独特的见解。当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时,一些教师只会根据问题解答,缺少让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使学生的主体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得不到体现。

1.2小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被忽视。

创造性阅读能力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将掌握的知识、语言等进行重组,进而获得新的语言、知识的能力。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些语文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这方面看,一些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有所缺失,不能充分发挥小学生思维活泼、创造力强这一特质,从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看不能体现创造性。阅读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应当让学生积极参与,投入思维与情感,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使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2.课堂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1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奠定学生的审美基础。

审美教育是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进行准确认识和理解的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依靠多种方式培养,阅读就是其中一种较常见的方式,因为阅读对大脑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接收到的书面符号进行处理。学生阅读,除了能够获得知识、发散思维等外,还能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由此可见,阅读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2.2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其他学科奠定基础。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技能。同时对于学生来讲,阅读能力可以为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提高课堂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对于小学学习来说,语文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首先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如果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了解课文、学习知识就是空谈。由此可见,培养阅读能力,对于帮助学生了解课本有着重要的帮助,为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奠定基础。

3.怎样优化课堂阅读教学

3.1通过情景化课堂,引导学生想象。

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运用语言文字将学生逐渐带入课本,使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体会到课文的深层次意义。由于小学生思维活泼,极易受暗示,因此,教师可运用语言、图片、视频等进行描述,使学生在脑海里想象课文中的画面,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对语境的感知。

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时,可以抛出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学习《蟋蟀的住宅》,同学们想一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候学生就会想出各种风格的蟋蟀住宅,比如:有的说跟自己家里一样,有的说蟋蟀的房子没有窗户,还有的说蟋蟀的房子像皇宫……教师对同学的想象力加以赞扬,然后导入课文:“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版本你们想不想听一下呢?”随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篇课文,让学生明白蟋蟀的住宅跟人类的不一样,没有窗户,没有电视,更不是皇宫,随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并向学生说明,蟋蟀是聪明的动物,虽然生活在泥土里面,但是它们不随遇而安,这是它们为什么对住宅的选址极其注重的原因。通过对小学生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联想课文中的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3.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通常会对作者的经历、生平资料进行讲解,让学生首先对作者有所了解,产生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时,教师还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快乐教学法。遵循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点,采用生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首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对故事情境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用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朗读课文。此外,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研究,自编自演课本剧,随后让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价、打分。通过这一学习过程,不仅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提高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认识,促进语言能力及创造能力的提高。

3.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语文教材有局限性,仅仅学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健康的课外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思想情操的影响极大。首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对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对于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课外知识丰富,能提高综合实力,积累更多的百科知识,为写作提供新鲜的素材。其次,多读课外书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学生会有意识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比较和接纳,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见解或领悟。

3.4将朗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阅读的基础。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用某种语言或情感朗读课文,这样的方式通常是机械化的。教师在每堂课备课的时候都要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对作者表达的情感进行透彻分析,确定朗读教学的方式与朗读的重点内容,并根据内容的不同确定朗读时的语气、语调、速度等。在让学生朗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教师朗读课文的语气、情感、语速。情感的带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朗读之前教师还要将学生快速带入课文中,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创作目的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能更容易地带入情感,朗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4.结语

语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学好它不容易,需要长期知识积累。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教材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運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在这一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对日后更高年级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根本出发,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分析小学生的行为特点、性格特点,确定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制定完善的策略以使学生在阅读理解上有非凡的造诣,进而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月.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能力培养浅析[J].新课程(上),2018(7):181.

[2]刘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8(20):10.

[3]俞向军,宋乃庆,王雁玲.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试内容变化与对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17,39(5):3-10.

猜你喜欢

蟋蟀课文小学生
贪玩的蟋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蟋蟀的小屋
蟋蟀的自述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