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书香
2019-11-07林祥武
林祥武
村小学坐落在离家三里地的山梁上。
1977年9月1日,7岁的我进入村小学念书。天麻麻亮,我翻过两道山梁,一路斜下,快到学校时,远远望见大哥站在学校门口。大哥是村里唯一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先当“队请”老师,由于工作成绩优秀,一年后转成了民办教师。村小学有四个年级,36名学生。学校还有一名公办教师,姓寇,面相很凶,性情却十分温柔。每天早上,大哥都是第一个起床,收拾停当后,站在校门口,迎接他的散居在山山岭岭的36名学生。身后,是他担水洒扫之后的小院子,散发着阵阵泥土的芳香。南边是三间教室,西边是一排平房,有大队会议室和代销店。东边砌一道高高的院墙,院墙之外是万丈深渊。北边靠坡五间土房,高出地面一米有余,当中三间敞开,称“戏楼”。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在这里唱大戏,只模糊记得演过电影、搞过批斗。戏楼两端有两个房间,大哥和寇老师一人一间住宿和办公。学校的墙壁是大哥找人用白土刚刚粉刷过的,越发显得房屋整洁、高大,置身其中,心生一股莫名的激动。
小学一年级开设语文、算术两门课,学费加课本费2元钱。当然这钱我是不用再掏了,大哥早已掏过。发书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兴奋,大哥说:“大家闻一下,香不香。”我煞有介事地闻了闻,果然闻到一股诱人的清香!那是怎样一种香呀,有果木香味,有泥土香味,有芳草香味,反正是最好闻的那种,而且香里透着一丝甜,沁人心脾,这是我闻过的最香的味道了。同学们都说好闻,大哥又对大家说:“课本这么香,大家一定要爱护它。”这算是大哥给我上的开学第一课吧,直至今天,我都对课本情有独钟,甚至呵护备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与我的“开学第一课”不无关系。
大哥教语文,寇老师教数学。时间过了四十多年,我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我小学上课时候的情景。大哥穿着一双白底黑帮的布鞋,步履轻盈,神采奕奕,手捧课本,上置一盒粉笔,从戏楼西侧台阶拾级而下,穿过干净整洁的院子,朝教室走来。高年级同学刚才还有说有笑,不知谁嘘了一下,突然就收了声。一年级新生有10个,坐在最左边一竖排,学着师哥师姐的样子,向老师问好后落座,接下来大哥就开始他的一节复式课教学了。
“二、三、四年级同学,请翻开课本,默读第一课。”
“一年級同学,拿出语文书,翻到第5页。今天我们来学习拼音。大家跟我念,ɑ-o-e……”几个拼音字母,大约教读了几分钟,大哥又在教室前边支着的充满裂纹并且缺了一角的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板书,教同学们拼音字母的写法,再示范口型教读了几遍,然后说:“一年级同学,默念这几个字母,再用手在桌子上学写一下,一会看谁写得好。”
然后就是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教学了,一遍下来,一节课时间已经不多,回过头来,逐年级再检查一遍刚才布置的任务,或表扬,或指正。这时候,寇老师站在戏楼中央,朝南边的教室吹了一声响亮的口哨。四十分钟的一节语文课就这样结束了,带着大哥的表扬和肯定的眼神,本来怯生生的我也和同学们一块跑出教室,去院子里撒欢。
在那样一个师资奇缺、资源匮乏的年代,复式教学就成了一种必然。把有限的40分钟,平均分配到四个年级,这在今天的师生来看,有多么不可思议。但于我,却有不同的感悟,那就是复式教学给了学生弥足珍贵的自由的学习空间。学习一篇课文,有限的时间只够讲授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老师讲的少,学生自学、自我管理的多。就拿“默念”来说吧。为了避免课堂上相互影响,除了在教年级之外,其他年级学生读书是不能发出声音的,叫“默念”。我曾经多次给现在的老师讲述“默念”的好处,他们大多不以为然。我觉得“默念”也是读书的一种重要方法,甚或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首先,“默念”是入了心的。虽然嘴里不出声音,但在心里是有声音的,这种声音更能加强理解和记忆。我们平常读书,书里边的人物对白能够在脑中活灵活现,就是“默念”的结果。其次,“默念”是入了静的。相比之下,复式教学课堂简直就是“声污染”重灾区,要完成“默念”,就得锻炼“入静”的本事,既要意念专一、有意识控制,而且要轻松舒适、无意间完成,“以一念代万念”。
有一天,大哥叫住我,说:“你知道上学为什么叫念书吗?”对于一年级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我用好奇的眼神,等待标准答案。大哥说:“书不仅是香的,而且书里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想要知道都有什么故事,要好好念才能懂。念有好多种,不出声叫‘默念,出声音的叫‘朗读。”我虽然不完全理解,但对于通过“念”能够挖掘课本里的故事这件事,深信不疑。
每当东方朝霞初绽,同学们在教室坐定,随即,翻开语文书,开始早读。四个年级就有四种教材,大家本该朗读的内容不一样,所以一开始读书声小而嘈杂。但不大一会,高年级声音盖过了低年级,于是大家也齐声跟读。几个回合下来,低年级学生虽然对跟读的文字内容似懂非懂,但课文大多能够流利跟读,我们几个“灵性”点的,甚至可以直接背诵。三十多个学生像三十多只仰天长啸的喇叭,声音从一个个涨得通红的脖管里发出,合成一股,继而从纸糊的教室窗户里,飘散到东西几座山梁。村民们闻声起床,很快地拿起农具,踩着琅琅的书声去上工。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大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师范学校。村小学离公社较远,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没有其他老师愿意来顶岗,寇老师就一个人扛起了校长、班主任、炊事员、司铃的重任。自然,我们的语文课就由本来教数学的寇老师兼代。惴惴不安的同学们,在寇老师严厉而慈祥的目光里,却感受到了另一种读书的乐趣。
小学五年级,我升到公社中心小学读书,大哥师范毕业,正好被分配到中心小学任教,我们在一片崭新的天地里再次相遇。学生时代的记忆渐渐飘逝,但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还是在山梁上村小学“念书”时的情景,但那甜甜的书香、琅琅的书声历久弥新。每每到了九月,空气里凝聚着芬芳的书香,我就迫不及待翻开一本,或默念,或朗读。掩卷沉思,温馨美好的小学时代又一次浮现眼前。
作者单位:商洛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