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9-11-07白玲袁雪
白玲,袁雪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通常与遗传和感染等因素有关[1-3],且好发于40~60 岁的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出现后[4],患者会出现低热,关节畸形,晨僵等[5],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6]。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及时治疗十分重要[7]。而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性[8],需给予适当的护理。临床上,临床护理路径的运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当中,对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护理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次研究的方式为:分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见正文展示。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100 例于2017.8 月到2019.6月在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实行随机数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分组结果为,5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另外50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
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9 至71 岁,平均(56.7±6.8)岁;女性23 例,男性27 例;发病部位:踝关节15 例,膝关节20 例,多关节15 例。观察组年龄为31 至69岁,平均(56.8±6.4)岁;女性20 例,男性30 例;发病部位:踝关节13 例,膝关节22 例,多关节15 例。
两组患者其病症、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并已签署同意书;(3)医院伦理会同意。
1.2.2 排除标准
(1)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者;(2)患有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依据分组不同,各组患者接受对应护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内容如下:
1.3.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采取饮食指导,进行健康宣教以及告知患者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其病情的详细情况等。
1.3.2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其主要为:(1)入院时,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入院指导,并制定一份专门的护理方案。(2)对患者进行相关宣教,并告知患者在生活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以提高患者对于本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提高其预后水平。(3)当患者出现不良的情绪时,如焦虑和恐惧等,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以消除其不良情绪。(4)护理人员开始指导患者做关节操,之后需为患者制定好一份饮食计划,多食入一些瓜果蔬菜类的食材,禁食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监测,当疼痛出现时,医护人员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止痛药给予止痛。(5)制定一份合理的时间作息表,叮嘱患者注重劳逸结合,并促使患者早日采取锻炼措施。(6)医护人员需定时给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防治病人自行增减药物,从而影响到用药疗效。(7)做好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同时给予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叮嘱,告知其在饮食和生活规律等方面应当注意的一些事项。
1.4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SDS 及SAS,实验室指标及疗效。
①SDS 及SAS 为心理指标,具体方法为:两组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评估方法为患者先进行自评,随后护理人员再换成标准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测评结果。标准分SAS 大于50 分时,表示患者有焦虑症状;当标准分SDS 大于53 分时,表明患者有抑郁症状。
②疗效分为治愈:治疗后患者的关节肿痛下降大于75.00 %;显效为治疗后患者的关节肿痛下降位于30.00 %~75.00 %;无效为治疗后患者的关节肿痛下降小于30.00 %。
③实验室指标:UA 采用酶偶联测定法。CRP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阴性为0~3.17 mg/L。
1.5 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1.3 观察指标”部分的2 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指标结果用SPSS 22.0 版本的统计学测算,其中“均数±标准差”的形式用以表达2 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SDS 及SAS,实验室指标,实施检验方式为:T 检验;采取“%”的方式表达2 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实施检验方式为:卡方值检验。P<0.05 时,为上述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SDS 及SAS 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SDS 及SAS 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多(P<0.05),且在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在实验后,观察组患者的UA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90.00%较对照组70.00%高(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比较[n(%)]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好发于老年人[9],且起病通常较为迅速,病情会随着活动的增强而加重。症状加重时会导致关节的畸形或是功能的丧失[10]。因此,类风湿关节炎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而护理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当中,对两组类风湿关节炎病患者,采取分组对照的方式进行分组,且探究不同的护理方案用于患者的效果。其2 组类风湿关节炎病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案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 及SAS 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多(P<0.05),且在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验前,两组患者的ESR 与CRP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在实验后,ESR 发生改变,并产生统计学差异(P<0.05)。CRP 未发生改变,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90.00 % 较对照组70.00% 高(P<0.05)。为此,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提高治疗了疗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案,降低其心理应激反应及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