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 年全国卷Ⅲ遗传题引发的思考

2019-11-07云南邢艳兰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9年5期
关键词:定律籽粒答题

云南 邢艳兰

“全国卷Ⅲ生物试题简单”是全国各地生物教师对2019 年全国卷Ⅲ生物试题的整体评价,做出这样判断的原因如下:选择题答案很明显;试题中图表相对较少;没有令人生厌的信息转换题;题干的阅读量不大;遗传题没有计算且只涉及基因的分离定律……总之,2019 年全国卷Ⅲ生物试题给生物教师的第一印象就是考查的知识点简单,考查的能力较为基础。

学生也是这样看吗?当笔者询问学生的考试情况时,听到的却是非选择题较难,感觉知道答案但不会表述……教师和考生对试卷的评价真有这么大的差异吗?笔者截取2019 年全国卷Ⅲ的遗传题对非毕业班的学生进行了限时检测,所给时间为10 分钟,参与测试的有三个班级共152 人,10 分钟后,展示参考答案并告知学生评分标准,要求学生按照标准进行评分。统计结果如表:

检测结果表明,得分在5 分以上的学生不足30%,居然有近6%的学生得分为0 分,大部分学生的分值在3~4 分之间。难道是学生的素质太差?但被测试的学生在年级中属于中上等水平。检测前笔者曾信心满满,因遗传的基本规律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笔者带学生做过很多练习,也做过部分高考真题,自认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不错的。可当检测结果统计出来后,笔者深感意外,教师和学生对试题的评价真的不同。这值得教师对“试题评价”重新进行思考……

全国卷Ⅲ的遗传题如何设问?学生会犯什么错误?笔者针对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后期的高考复习做准备。

一、真题再现

【典例】(2019 年,全国卷Ⅲ,第32 题)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籽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籽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籽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参考答案】(9 分,注:评分标准是笔者自定的)

(1)显性性状(1 分)

(2)思路及预期结果:

①两种玉米分别自交,若某些玉米自交后,子代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2 分,结果2 分)

②两种玉米分别自交,在子代中选择两种纯合子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2 分,结果2 分)

③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都表现一种性状,则用F1自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2 分,结果2 分)

④让籽粒饱满的玉米和籽粒凹陷的玉米杂交,如果F1表现两种性状,且表现为1∶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思路2 分,结果2 分)

二、学生答题出错情况展示及分析

1.本题(1)的作答出错情况分析

据统计,有25 人填写的答案为“饱满”,9 人仅填写“显性”,没有性状二字。该设问出错率近20%,基于这令人意外的结果,笔者对出错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知道题干中没有表述出显、隐性性状,于是根据做题经验来做出判断,写在前面的性状一般为显性性状……这种出错逻辑令笔者十分错愕。

【启示】在教学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现实中的教与学具有一定的距离,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计划通常针对的是班级中的绝大多数学生,所以在教学时部分知识会被教师认定为简单知识而忽视讲解,结果导致部分学生连基础题都丢分。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教师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环节,培养他们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题(2)的作答出错类型分析

①连锁错误

【错例】让饱满的玉米自交,后代全为饱满或后代出现饱满∶凹陷=3∶1,让凹陷的玉米自交后代均为凹陷。

【错因分析】出错者几乎均是(1)中填写“饱满”的学生,因学生已认定显隐性性状,故在书写思路时就按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情况处理。

②表述与答题的方向不符

【错例1】让饱满(或凹陷)的玉米进行自交,若子代均为饱满(或凹陷),则饱满(或凹陷)的玉米籽粒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让饱满的玉米和凹陷的玉米杂交,若子代的表现型为饱满(或凹陷),则饱满(或凹陷)为显性性状,凹陷(或饱满)为隐性性状。

【错例2】让饱满的玉米和凹陷的玉米杂交,若子代的表现型为饱满∶凹陷=1∶1,则饱满(或凹陷)为杂合子。

【错因分析】本题要求设计验证分离定律的实验思路,需要考生把握分离定律的实质,围绕“实质”组织答案。但部分学生答题方向出错,出错的设计思路主要偏向两个方向:一是判断饱满籽粒和凹陷籽粒的显隐性;二是验证饱满籽粒或凹陷籽粒的基因型。出现答题思路偏离的学生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对该知识点核心概念的理解存在欠缺,导致把验证基因型与验证分离定律当作一回事;另一类属于审题不认真导致答题方向偏离。

【启示】高考复习备考时,教师需重视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尽量做到因材施教。重点关注思维活跃但做题不认真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注意力转移较快,审题时不能集中精力,教师只要稍微点拨,他们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这类学生一旦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后,成绩上升的空间很大。另外,还要关注对核心概念理解较慢的学生群体,教师需要引导他们熟悉并理解核心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进步。

③用实验过程代替实验思路

【错例】将饱满的玉米籽粒与凹陷的玉米籽粒种下长成亲本植株,杂交前后均对雌花进行套袋处理,在开花后相互授粉得到F1,统计并记录子代情况……

【错因分析】出错学生没有认识到“设计实验”与“设计实验思路”的区别。针对该遗传题来说,设计实验需要从种植、杂交、统计结果及处理数据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表述,要强调细节;而设计实验思路只需表述完成实验的基本方法,无需强调细节。

【启示】在高考复习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二练”,即同一个题干,要求学生同时进行设计实验思路及设计实验的训练。也可对高考题进行适当的改编,让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完成对二者区别的认识,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

【改编示例】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籽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籽粒,请以这两种玉米籽粒为材料进行相关的实验设计:设计验证分离定律的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设计验证分离定律的实验并预期结果。

④语言表达中的细节出错

【错例】让饱满的玉米籽粒与凹陷的玉米籽粒杂交……

【错因】出现这样错误的学生成绩不一定差,但几乎都是灵活度不高的学生,一般都存在获取信息能力较弱、缺乏适当变通能力等问题。

【启示】此类学生一般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他们的答题情况,鼓励他们做好纠错笔记,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变通能力。

三、亮点发现——创新性答题情况展示

笔者看完学生的答题情况后,虽然大部分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但也看到少数令人耳目一新的答案,他们对试题的解答展示出了他们较强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性的应变能力。以下是笔者发现的两种新颖的作答情况。

(一)将分离定律与单倍体育种合理串联起来设计实验思路

【示例】将两种玉米杂交,若子代出现1∶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若子代仅有一种表现型,则用子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若出现两种植株且比值为1∶1,则验证了分离定律。

(二)用文字及遗传图解相结合的方式呈现设计实验思路

【示例】

图1

图2

【启示】能作答出这样具有创新性答案的学生,其应变能力极强,因而教师需要对该部分学生进行思维层次较高的训练,提升他们解决难题的能力。

四、由测试到教学的思考

高考遗传题的大趋势是回归基础,考查点集中在理解并运用遗传规律的实质。这样的考题会给学生熟悉的感觉,但真正得高分者不多。正如2019 年全国卷Ⅲ的遗传题,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该题需围绕“3∶1”“1∶1”两个比值进行叙述,可结果却不尽相同。这样的试题能够检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及思维发展层次,即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是基于记忆基础上的熟悉还是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后的熟悉。从检测的结果来看,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对这两个比值的熟悉程度仅停留在前者,因此当该题出现时,他们就出现了知识点貌似很熟悉但不会做题的情况,这不仅导致他们在犹豫不决中浪费了时间,还使他们在下笔后仍无法准确表述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而作答出创新性答案的学生在学习该内容过程中已把教材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在解题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用一道看似简单的试题来检测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从答题情况可知学生的学习类型是机械记忆型还是应用型,笔者认为这就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这次检测结果给笔者带来很大的触动,它让笔者看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的思维层次,激发笔者去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该如何完成学生思维活动能力的提升。此外,审题能力及表达能力也是学生的“硬伤”。如何在复习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表达能力,不仅是摆在笔者面前的难题,也是所有教师必须面对的难题……

猜你喜欢

定律籽粒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邀你来答题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邀你来答题
油菜联合收获籽粒受力分析及损伤评价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