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套”或“菱形带”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在品管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11-07李姗姗胡海燕李明峡周玲陈莱媛许云曾
李姗姗 胡海燕 李明峡 周玲 陈莱媛 许云曾
(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红河州 661000)
品管圈是一种质量改进工具,我科品管圈活动小组上期活动结题后根据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后,选定以提高感染科住院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为活动主题。
外周静脉留置针是临床用于输液治疗的常用方法,其操作简便,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穿刺输液治疗[1]。与传统头皮针输液治疗比较,外周静脉留置针柔韧性增加,可以有效避免输液治疗时反复穿刺或穿刺不适对血管造成的损伤,且不易滑脱,病人可在小范围内进行肢体活动而不会发生穿刺针移位的现象[2]。且血管是身体传输氧气、营养的通道,光滑的静脉内膜受损伤后最多只能复原到原来的50%,反复穿刺使内膜形成大量疤痕,造成管腔狭窄,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小时:是指外周静脉留置针由于导管堵塞、静脉炎、液体渗出/外渗、皮下血肿、导管脱落、穿刺点渗血/渗液等并发症引起外周静脉留置针72小时内拔出。我科使用的一次性外周静脉留置针说明书留置时间为72小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8-9 月在感染科住院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
1.2 研究方法
1.2.1 与主题相关因素的数据调查(改善前)
表1 拔管数据汇总
数据收集:收集了8月22日至9月18日的数据,共调查四周,以感染科住院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小时拔管的因素为调查对象,每天调查病区内10名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6个项目,共1680项,其中留置时间<72小时有526项,留置时间达72小时有1154项:具体留置时间<72小时拔管数据汇总见表1,图1、2。
从调查数据可看出静脉炎、穿刺点渗血/渗液、导管脱落大多情况与留置针固定不牢反复摩擦,活动度大,导致炎症、渗血/渗液,脱落有密切关系。
1.2.2 预防对策
1.2.2.1 “苹果套”与“菱形带”固定的使用 “苹果套”与“菱形带”的使用,如图一、图二所示。据使用调查得出:两者均为弹力极佳的产品,可根据手臂长短,粗细,皮肤弹性在两者间选择。对于患者手臂较粗,肌肉丰富,皮肤弹性佳患者可用“苹果套”,临床上根据手臂直径大小选用分为3号套和4号套,使用前据手臂直径双手拉伸网套,避免过紧导致紧绷感;患者手臂细小、肌肉少,皮肤弹性松弛者使用“菱形带”,有利于观察穿刺点,使肌肉固定,减少皮肤弹性差导致的穿刺针滑脱。
图一“苹果套”固定
图二 “菱形带”固定
1.2.2.2 “苹果套”与“菱形带”固定的作用
运用该两类产品后留置针的固定更牢靠,不易被衣服、被子牵扯和触碰,可适量增加患者活动度及减少牵扯带来的疼痛;患者血管粗的可避免留置针滑脱于血管外导致漏液或局部的肿胀。
1.2.2.3 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受教育程度、民族分化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培训,利用宣传海报,动画人物、不同民族语言录制视频,帮助病人或家属了解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优点,掌握留置针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护理常识。告知病人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后,避免穿刺部位过度活动。
进行血压测量及血液样品采集时尽量避开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且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侧肢体不宜长期下垂,以减少导管堵塞现象的发生[3]。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肢体活动,减轻肢体运动或外力牵拉留置针造成进入血管内的静脉留置针套管来回移动损伤血管内皮引发静脉炎[4]。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告知病人营养不良或免疫抵抗力较低者,应重视营养补充及增强抵抗力,以提高机体自身血管内皮损伤的修复能力及抵抗炎症反应的能力,降低导管阻塞或静脉炎发生率。
2.结果
“苹果套”与“菱形带”固定使用后数据调查(改善后,调查条件同前),见表2,图3。
表2 改善后拔管情况统计
图3 前后留置率对比
3.结论
医护人员不仅要对带管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更应加强护理人员对留置针的规范操作,妥善固定,日常维护的培训,留置针固定方法是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固定妥当与否直接影响静脉给药的顺利和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发症的发生,为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松动脱出等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使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些[5]。提高感染科住院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降低患者对静脉穿刺的恐惧及对护士多次穿刺产生的不满情绪,减少患者重新穿刺的次数,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6],把护士时间还给病人,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促进健康,促进医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