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患者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9-11-07熊成龙郑永春
熊成龙 郑永春
(1 青海红十字医院麻醉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2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急诊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在外科手术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是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效发挥镇静、镇痛作用[1]。咪达唑仑是苯二氮卓类药物,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缺点在于使用该药麻醉的患者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风险较高[2]。右美托咪定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具有临床作用显著,安全性高等优点[3]。本文旨在对比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患者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干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于我院行全身麻醉的121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0)。观察组,男37例,女24例;年龄20~75岁,平均49.33±12.07岁。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20~74岁,平均48.61±14.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无行全麻病史;②无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过敏史;③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②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而无法行全麻术者。
1.2 麻醉方法
麻醉诱导前10min,对照组给予0.1mg/kg的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1.0u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10min后,所有患者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及顺苯阿曲库铵复合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成功后5min,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丙泊酚、芬太尼、顺苯阿曲库铵等维持麻醉,维库溴铵肌松;麻醉深度保持在BIS值40-60之间,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用量。手术结束前停药,所有患者不给予催醒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MAP=(收缩压+2×舒张压)/3mmHg。②比较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以评估患者镇静深度:BIS值越低提示镇静程度越高。所有检测及评估分别于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注射前(T0)、注射后10min(T1)、清醒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0min(T4)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MAP、HR水平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1、T2时间点MAP、HR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而且,观察组T1、T2时间点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3、T4时间点MAP、HR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MAP和HR比较(±s)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MAP和HR比较(±s)
注: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nMAP(mmHg)HR(次/分)观察组61 T0100.45±22.3179.20±21.03 T191.35±30.27**#55.16±17.26**#T292.27±23.16**#57.45±19.32**#T3103.51±18.3678.92±22.05 T4101.37±29.0579.23±21.37对照组60 T0101.38±30.3778.80±18.41 T196.61±24.38**60.23±14.38**T297.24±18.77**63.71±12.81**T399.38±24.6877.28±23.25 T4103.25±22.4179.07±22.32
2.2 两组BIS水平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1、T2时间点BIS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T1、T2时间点BI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3时间点BIS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4时间点BIS水平与T0时间点比较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BIS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BIS水平比较(±s)
注: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nBIS(mmHg)观察组61 T099.33±22.36*T155.46±14.28**#T253.71±18.39**#T386.28±25.07 T496.62±23.19对照组60 T099.51±33.17*T160.65±15.20**T258.33±15.47**T384.74±22.71 T492.16±21.63
3.讨论
麻醉是外科手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临床常用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等。咪达唑仑的临床麻醉使用剂量多维持在0.05~0.1mg/kg,镇静效果良好;但是,使用咪达唑仑麻醉的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较高,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无效,患者依存性较差[4]。
近年来,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针对性强[5]。右美托咪定主要作用机制为对中枢α2肾上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肾上腺素分泌释放发挥抑制,进而产生镇静、镇痛、抗焦虑效果[6]。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安全性较高,对肾脏代谢等影响小[7]。右美托咪定的顺时性遗忘作用,可以有效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提高手术依存性,且术后容易被唤醒[9]。
本研究对比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全身麻醉患者镇静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T1、T2时间点BIS水平、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镇静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