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生态意识研究现状及改善措施*
2019-11-07刘明霞
刘明霞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引言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且把“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2018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九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主席高频率、多场合对生态建设的强调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青年,特别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的潮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大量学生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带饭回宿舍,并使用一次性筷子、勺子用餐,下课后不能及时关灯,书桌上遗留各种垃圾,过度消费等行为。加强、普及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教育,使“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历史研究
在知网上输入“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关键词,只有82条相关项,最早一篇文献是2001年吴鹏举、路纪琪发表于《生物学》杂志上的《大学生生态意识调查研究》。在2001至2005这5年间只有5篇相关文献,而到了2011年相关文献数量则急速上升,单年达到8篇,并在以后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按照5年一个阶段来整理相关的文献信息如下表所示。文献数量反应了学术界对于关乎“惠普民生福祉”的生态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年份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2016-至今文献数量5103532
笔者通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公民生态意识比较弱。如王愉、周鸿(2002)提到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公民的环境意识结果表明,在总分为13分的调查中,中国公民人均得分仅为2.6分;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教授曾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反映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薄弱,此现象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多有体现(吴鹏举、路纪琪,2001;李晓敏,2009;沈中玉,2012;张博强,2013;于冰,2011等)。造成大学生生态意识薄弱现状的原因也均有提及,如高校生态文明资源缺失、社会尚未形成环保氛围、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
然而,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前期研究存在着一下几个问题:①当前研究者多以某个学校(钟洁、杨桂华,2005;朱爱辉、贾竟波,2010;刘俊、张文,2015;郑艳玲2014等)或者某个城市(韦薇、吴丹丹、郭子仪2006;高泳佳、侯子峰,2014等)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数据收集难免有偏颇性,需要大范围、涵盖多层次大学的研究数据才能全面、真实地反应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现状;②当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宽泛的调查大学生生态意识(郑艳玲,2014;张博强,2013;彭秀兰,2011;沈中玉;2012等)或者从思想教育视角下进行(沙莎,2012;曹丽丽,2018等),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③当前提出的改善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的途径主要从增加生态教育的基础课、公共课、专题讲座等方面进行,然而课程的增加需要较长的周期,缺乏成果转化的时效性,忽略了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捷性,且少有基于学生建议的教育措施的提出,实施效果有待商榷。
三、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所发现的问题,笔者试从以下方面提出改善措施:
(一)借助信息技术扩大调查范围
针对某个、某些、或者某个城市大学生的调查不足以代表当代整体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形态。在这个信息技术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信息的传播带来巨大便利的时代,研究者可以绕开传统问卷调查的繁琐,通过网络调查平台,例如:问卷星、蚂蚁哥哥网、调客网、调查网等进行大范围、多层面、多角度数据收集、分析,从而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利用和谐话语分析理论为指导,改善大学生生态意识
大学生自来是社会先进意识的引领者,如五四运动,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矫枉过正;且目前研究者所说“生态”只单纯包括环境问题,没有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但在提倡通识教育的21世纪,各国致力于塑造“全人”(a whole person),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一个不仅要能善待环境,且要能善待自己、他人的人,一个“生态人”。
在“和谐话语分析”(Harmonious Discourse Analysis)系统中,黄国文(2016)丰富了“生态”的内涵。“生态语言学”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E.Haugen(1971)年提出,是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并因上个世纪90年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而受到国内外的关注。2016年黄国文基于生态批评话语,提出了一种本土化的话语分析模式,即“和谐话语分析”。黄国文从“中国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社会发展阶段的实践”(黄国文,2018)出发,结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关键词“和谐”,提出“中国语境下的‘生态’不仅仅是指生命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而是被用来表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赵蕊华、黄国文,2017),并确定该分析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基本假定,即以人为本,避免了“人类自愿灭绝运动”的极端思想,而同时又协以三条原则,即良知原则、亲近原则、制约原则。
和谐话语分析的一个基本假定和三条原则理论不仅指引着大学生对待生活、学习、社会环境的态度,还给大学生指明了和自己,同学、教师等他人的相处之道,全方位地推动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强国梦的实现。
(三)建立多维度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路径
1.提高教师生态素养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在打赢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战中,高校教师需要提高其生态素养,“把‘经济人’和‘社会人’最终培养成‘生态人(an ecological man)’”(黄国文,2016),因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的问题,使人从‘社会人’转变为‘生态人’,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杜洁泽、李维香,2005),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2.使学生之力参与到生态调研中
亲身经历胜于道听途说。让学生参与到生态现状调查、问卷制作、措施提议中去,使其感受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和非作为所产生的差异,用一己之力影响他人,借用网络传播生态知识,从而引领更多的人成为“生态人”。
3.制定相应的监督、制约措施
生态意识最终要转化为生态行为。然而,知易行难,惯性行为不易克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可实施性监督、甚或是制约措施,促使人们从强制性生态行为向习惯性生态行为慢慢转变。正如在上海,由生态知识的普及、到自2019年7月1日被认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到现在“垃圾分类已融入人民生活理念”(央广网产经>滚动新闻,2019.8.14),生态行为已成为上海市民的一部分。
四、结语
亚里士多德说“思想的防线是一个国家最廉价和最有效的国防”。在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提高自我生态意识,处理好和自我、他人、自然的关系,带动全民投入到强国梦的建设中,促进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促使中国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