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因素模型的医院卫生应急管理实践与思考——以H医院为例
2019-11-06袁明王军张秋华
袁明 王军 张秋华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發展迅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的防治中发挥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卫生应急管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卫生应急管理是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体现医院的整体水平。文章在卫生应急管理基础上,探讨构建了动态-静态双因素管理模型,并以H医院在特殊期间的卫生应急管理为例对该模型展开分析,以期能够丰富国内外卫生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对其他医院的卫生应急管理提供借鉴,进一步提升H医院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助力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升。
【关键词】双因素模型;卫生应急;体系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43-02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公关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备显著的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以及不确定性。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传染病、食物中毒、核与辐射事故、化学物品中毒、大气或小环境空气污染等。[1]
1.2 卫生应急管理 卫生应急管理是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所引发的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危害事件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以及人类应对行动和侵略的科学,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准备、响应与处置、恢复与重建等过程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等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实践以及相关理论、方法及综合策略的系统探索,来预防、消减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和影响的一门学科。[2]
1.3 医院卫生应急管理 目前,医院卫生应急管理正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学术界尚未同意定义。本文认为医院卫生应急管理是设立相应管理部门并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开展的数据收集、精准评估、妥善处置、事后重建的一系列管理过程,以最大程度的的减少、消除影响和危害,全力确保群众生命健康。
2 模型的构建
卫生应急管理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突发事件发生频次越来越高且影响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卫生应急管理的力度。但是,国外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国家或社会层面宏观体系的建立,对个体的研究几乎空白。我国对与卫生应急管理的研究真正开始与2003年事件爆发后,受国外研究的影响,一开始学者们的研究是从政府角度开展,其目的在于有效提升政府卫生应急管理能力。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医院作为突发卫生事件最先感知、开展救治的部门,其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强弱将直接决定事件有效控制的成败,所以建立健全医院应急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应急管理模式也有很多不同的提法。比如:三阶段模式、美国学者米特洛夫的五阶段模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联邦安全委员会的四阶段划分方式,罗伯特·希斯将其概括为4R模式,即: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徐利等(2010)在4R应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快速评估纳入管理模型中,构建了团公共卫生时间应急管理的“5R”动态闭环模型法研究。[3]卞琳琳等(2014)结合卫生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归纳卫生应急管理过程,提出了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五位一体”的卫生应急管理模型。[4]
本文认为,卫生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管理工作,可分为静态基础因素和动态处置因素,静态因素包含:完善组织架构、制定管理制度及预案、开展各类演练、充足的应急储备,动态因素包含:评估决策、迅速处置、后勤保障、信息联动、恢复重建。当有突发事件爆发,医院紧急构建组织架构、制定相关预案和制度已不现实。所以,卫生应急管理并不体现在突发卫生事件爆发时,更重要的是功在平时。静态基础因素和动态处置因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基础性因素做到位,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才能发挥效力;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有会推动基础性因素的完善。
3 双因素模型应急管理实践——以H医院为例
H医院是一座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技术力量雄厚的公立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承担湖北省黄石地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技术指导、质量考核和业务管理等公共卫生职能。
3.1静态基础因素 H医院自2017年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制定了卫生应急工作实施方案,规范设置领导小组及、卫生应急医疗救治专家组、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小分队、应急突击小分队等组织机构,制定了包含预案管理制度、应急值守制度、队伍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培训演练制度、奖励制度、惩处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实际完善应急响应流程。H医院重视脆弱性灾害分析,从21项可能的灾害中,分析出了七个 1-2 级风险的危害来源,针对7个1-2级风险源制定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此外,医院高速重视各类预案演练,定期开展大量伤患处置演练、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应急演练、消防演练、反恐演练、婴儿失窃演练等各类演练,不断提升响应速度及处置能力。
3.2动态处置因素
3.2.1 评估决策 对此,H医院迅速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的专项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闭环管理,实现应急管理体系的快速应对、精准处置,确保决策全响应、组织全覆盖、学科全融合、管理全过程,为抗击突发情况坚固防线提供评估决策支持。
3.2.2 迅速处置 H医院第一时间动员部署,迅速构建三梯队人员队伍:由感染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14名副高以上专家组成专家梯队,每日组织会诊,开展科学精准救治;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共300余名业务骨干组建中坚梯队,确保常规诊疗秩序及后勤保障工作,为一线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和物资储备;H医院严格按照发热门诊设备管理规范和标准,紧急改扩建发热门诊布局和完善相关流程,迅速组成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特战队”,24小时无休运行,迅速对病区进行独立改造和空间布局调整,完成“三区两通”道建设,储备床位42张,始终保持“床等人”。针对隔离病房、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应急梯队等重点岗位人员,举办防护用品规范化和防控知识培训,确保人人熟练掌握,做好自我防护。
3.2.3 信息联动 H医院主动融入“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总布局中,冲破部门边界建立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和流程,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化、规范化,积极向市指挥部报告反馈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为各项工作开展创造有利条件。H医院作为黄石市妇幼健康联盟单位,还高度重视与帮扶单位、联盟其他单位的的沟通合作,保持信息互通,建立多远协同合作机制;同时,H医院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积极作用,传播正能力事迹,疏导公共情绪,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3.2.4 后勤保障 H医院积极向社会各界和上级部门筹措资金、物资,加强转款专用,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实时调剂防控物资,充分保障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护需求;采取“硬核举措+亲情服务”方式,为一线人员精心准备营养餐,租用医院附近宾馆用于轮班调休,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3.2.5 恢复重建 好转后,H医院积极开展复诊的调研和工作部署,采取了措施不降、力度不减、降级不降防的时期防控策略,实现防控和复工复诊的两不误。
4 医院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应急管理发展基本处于被动状态,事件推动性很强,缺乏协调联动和全局规划。而在医院的管理和考核中,相较于医疗管理、经济管理,应急管理能力没有考评标准,对公立医院的安全评价比较薄弱。
4.1 缺乏法律规范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非典”以后,我国加强了行业领域应急管理专门法的立法工作,形成很多行业领域应急管理立法的经验做法,但尚无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主干法。对于公立医院这一复杂的责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明确规范,应急管理缺少规范性的制度体系和规范指导。
4.2 预案体系不完善。医院应急预案大多侧重于卫生应急及消防应急管理等方面。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型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原有的应急预案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多数医院虽然建立了应急预案,但没有覆盖各类突发事件,且缺乏顶层部门对科室制定的预案进行联动,也没有对预案进行定期修订,预案的作用和功能发挥受限。
4.3 管理人员不充足。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医务工作人员普负荷大,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候,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突发公共事件时,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的状况尤为突出。卫生应急队伍中兼职的人员比较多,科班出身的的人员比较少,卫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演练。
4.4 应急物资配备不到位。遇到突发情况前,医院应急物资主要还是集中的医疗急救设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对于其他突发事件所需要的资源清单尚未系统梳理,大多数公立医院却没有划定相应的应急避难场所。
5 改进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对策思考
5.1 完善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以加强重大突发状况的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为重点内容,建立全院的卫生应急管理统筹规划部门,设置卫生应急办公室,从顶层设计推进建立完善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储备高素质、专业化的应急管理人员,打造一支具有快速反应、科学决策、高效指挥、舆论引导以及媒体应对能力的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5.2 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相结合 建立层次清晰、系统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根据应急预案的演戏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开展客观评价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使应急预案变成一个切实有用的動态指南。
5.3 加大和培训和演练力度 建立一套完备的应急理论和实践培训机制,加强全体医务人员的危机意识,提高员工搜索、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危机的敏感度和感知度,提高预警危机,让医院全体上下树立起危机感;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年度培训计划,对不同专业、岗位有针对性的开展应急培训。
5.4 完善后勤物资的储备 建立后勤保障部、药剂、医务、检验共同参与的后勤保障机制,做到专项专管,专人专管,各部门各行其责,确保应急物资处于良好、有效的状态。医院要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提升预约就诊、预约视频面诊等新型诊疗水平。
6 总结
医院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救治能力的一次大考。H医在关键的时刻,坚决贯彻市防控指挥部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以赴确保黄石市孕产妇和儿童(新生儿)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本文在前任的研究基础上创新性的建立了卫生应急管理的双因素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分析工具,对H医院建立的一套成熟完善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以实例证明双因素模型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当然,以H医院为代表的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卫生医院管理存在的不足,公立园如何提升应急卫生管理提出了一点建议。
参考文献
[1] 郭新彪,刘君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邹建华.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3] 徐利,郑然,周世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5R”动态闭环模型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
[4] 卞琳琳,施平,祖荣强,基于危机理论“五位一体”卫生应急管理模型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