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少数民族题材热点电影隐喻与身份认同研究
2019-11-06杨青青
杨青青
【摘要】建国以来,少数民族电影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制作能力越来越强,发行途径日趋多样,票房也随之水涨船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如《皮绳上的魂》、《米花之味》都取得了百万以上的票房佳绩,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票房高达1156万,2017年上映的藏族题材电影《冈仁波齐》更是票房破亿。此处笔者选择2015年至2018年票房排行榜大热影片进行研究,一是这些名列前茅的片子获得群众认同和很大的口碑基础;二是这些影片涵盖了藏族、傣族、裕固族、彝族、蒙古族等多个不同民族题材的故事,呈现了各个不同民族电影工作者的思考;三是这些影片均是最近几年来的热门影片,呈现了时下的一些焦点追问。在这些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隐喻频繁而广泛地被应用。无论是对电影主题的隐喻,还是单个意象的隐喻,亦或是声、色、画面的多模态系统交叉隐喻综合應用,都在呈现出当前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身份认同的困境。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隐喻;身份认同
1.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隐喻现象
隐喻(metaphor)这一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以及《修辞学》中就有多处论及。亚里士多德认为词分为“普通词”、“外来词”、“隐喻词”等,他主要从修辞的角度来讨论隐喻。“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1在其有关修辞术的论述中提到“隐喻应当来自与原事物有固有关系的事物,但这种关系又不能太明显”。2古罗马的修辞学家昆体良则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提出“替代论”。罗兰·巴特认为符号含有两个层次的表意系统。第一个层次是索绪尔的“能指+所指=符号”,将这一层符号作为第二层表意系统的能指,就会产生新的所指,即巴特所谓的:所指意义“也就是内涵意义”,这种意义为“隐喻”。巴特的“神话”也就是符号文本的“内涵意义”,也就是“隐喻”。到现今,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认为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3亦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无论是最初的“借喻”、“替代”,还是“内涵意义”,或是“认知现象”,亦或是“思维方式”,都指向隐喻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功能,那就是阐释的功能。民族电影人用隐喻这一方式来阐释电影,通过隐喻来将预阐释的信息进行编码和传递,最终实现比表面信息更大、更多、更深刻的内容内涵传送。
在早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民族风情、歌舞、风景等主题的表现都比较突出,主题多与民族解放、国家建设以及部分少数民族传说相关。而发展到现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对隐喻的应用已是纵横交错,大放异彩。
2. 排行榜大热影片的多模态隐喻
在2015年至2018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高票房热片中,众多热片隐喻频繁贯穿于诸如“图像、音乐、声响及手势等其他种类的交流模态中”4实现了影片与观众的多模态隐喻交流,达到创作者——影片——隐喻——观众的完美连接。这些影片能用隐喻完成作品最核心的主题反映,实现电影创作者最重要的表达意图。有几部片子甚至片名就直接是影片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主题隐喻。如《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票房77.8万),“水草丰茂的地方”隐喻的正是片中所表现的裕固族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这些最受欢迎的排行榜影片动用视觉隐喻,听觉隐喻,主题、情节和人物关系隐喻等各类隐喻将影片的内涵一层层传递给观众,与此同时,身份认同的问题也逐渐在观众面前展现。
2.1 视觉之叩问——画面隐喻
这些作品大量运用了各类视觉画面作为重要隐喻载体。如《冈仁波齐》(票房10010万)中朝圣藏民的日常穿戴。部分人员穿着传统藏族服饰,部分人员穿戴的是时下流行的服装,形成矛盾而又和谐的画面。他们在朝圣的路上每日吃着糌粑,诵着经,而一路相随的载有朝圣物资补给的却是一辆现代卡车。脚下的朝圣之路是一条宽广、平整、绵长的水泥马路。这些互相冲突、具有特色的视觉符号给人们留下大量想象空间。“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5这些互相矛盾的视觉符号成为承载意义的最佳载体,传达了这一群人的日常生活中新旧交替的身份和内在精神中的矛盾撞击。而作为与传统有异的“他者”——汽车、时装的出现,却正是对这一群体传统身份的陪衬。“‘自我是与他者相对而出现的,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既然称为‘他者,对立面就可以是‘自我”。5
影片中除了作为视觉符号的图像、颜色、线条、光线等一系列要素两相结合,多重组合,又或者是与声音、人物形象、具体情境等混合在一起,完成创作者的表达意图外,典型物品和意象的隐喻也表现格外突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里生了病的母亲、四处迁徙游走的父亲、水草丰茂处、死前跑回出生地的骆驼、张骞出使西域的古老壁画、工厂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都在不断向观众的脑海和内心输送着信息。病的不是母亲,而是滋养着裕固族的生命之源——水源;迁徙的不仅仅是父亲,那是逐渐被沙地吞噬的草场;张骞出使西域古老壁画放在片中用来承重裕固族民族历史的厚重;工厂冒着烟的烟囱用来展示现代文明的到来;而由牧羊人到淘金人的转变则表现了这个民族身份的改变;死前拼了命也要跑回出生地的骆驼正是裕固族对自己灵魂家园依依不舍的写照。水草丰茂的地方不仅仅是有水有草的地方,实际更是指裕固民族灵魂憩息所,自我安放的常规空间,暗喻裕固族人民存活的地理空间和文化土壤,生存的根基。没有了水草丰茂的地方,就失去了一直以来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米花之味》(票房230万)也一样,圆圆的米花团,母女俩共同所跳的孔雀舞都在对观众进行着类似暗示。包括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带上珠峰的经幡,登山向导睡前的吟诵的经书和到达峰顶时的不停拜礼也同样在输送着同类信息。
2.2 听觉之叩问——声音隐喻
柏拉图曾称“节奏与乐调具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而恩格斯则说音乐能“把人类情感中最崇高和最神圣东西,即最隐深的秘密揭露出来”。谈及声音的隐喻,首先便是语音隐喻。“语音隐喻是用一个象征单位(一种音义关系)来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6可分为“音同异义类隐喻、语音仿拟、押韵表达及民俗文化中的语音隐喻”7等种类。这些影片中除了民族语言的对话还穿插着许多民歌民乐。此外,天空中的一声鸟叫,记忆中的一声马叫,溪中潺潺的流水声都清晰地提示着故事发生的环境,影片中的民族族群,以及他们现今的存在状况。《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荒原上响起的马头琴声,《喜马拉雅天梯》中的登山公司带领客人上山的藏族向导睡前喃喃的诵经声都属于这种作用于观众大脑的听觉提醒。《塔洛》中的几首拉伊,无疑是影片的一大亮点。拉伊是藏族的一种情歌,脱胎于藏族山歌,有的深情,有的自由开阔。除拉伊外,藏歌其实还有“玛乃”、“觉噜”、“果卓”、 “折嘎”、“嘛玛尼”等各类问答歌、催眠歌、诙谐歌、真言歌、苦歌或节日歌曲。片中采用的这几首深情婉转的拉伊在KTV唱过,在塔洛放牧的原野上飘过,在塔洛家中的收音机播过,完成了从虚假的浓情蜜意到质朴的荒凉渴望再到冷冰冰嘲弄讽刺的切换。由此不难看出,声音的隐喻完成了人物所处环境,故事发生复杂背景以及人物内心的隐形又可感知的多元呈现,是影片隐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声音的隐喻常与色彩、景象、人物形象相结合,穿插于多模态隐喻系统之中。
2.3 主题、情节、人物关系之隐喻。
主题追寻是一种终极追寻,体现了影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所在。这些高票房热片中多部刻画了朝圣与追寻的主题。如《冈仁波齐》、《我的圣途》、《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都直接用片名表现了追寻的主题。片名就是影片中心意象的隐喻,这无疑是最为直抒胸臆式的隐喻。《冈仁波齐》、《喜马拉雅天梯》、《皮绳上的魂》、《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我的圣途》都带有些公路电影的影子。这五部作品都涉及了神秘、神圣之地,以及前往圣地的艰难跋涉。神圣之境有《冈仁波齐》中的冈仁波齐,《喜马拉雅天梯》中的珠峰,《皮绳上的魂》中的掌纹地、《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水草丰茂处,《我的圣途》的白色圣地。实际上这种不懈追寻,正是对自身的寻找。不难看出,身份认同已是当今民族在市场经济和各种外来强势文化冲击下面对的沉重问题。因此影片的叙事也呈现一种迷茫叙事的倾向,隐喻叠出。我是谁?我要走向何方?我在追寻什么?人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变化都成为让人避不开的艰难思考题。影片反映了少数民族在当代经济浪潮下的生活改变,做出了身份认同的拷问。“现代化是无可抗拒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人类自身,但现代化同时又是一柄双刃剑,她在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同化着人类”。8这些大热影片都不约而同地表现追寻主题,说明这已成为当下的热门问题及焦点追问。
3. 隐喻对身份认同危机三重困惑映射
身份(identity)最早是哲学和逻辑学概念,表示本身,本体和同一性。每个人都有对身份的自觉意识,追求人格统一性。如果无法明确自己是谁,无法确认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就会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引发内在焦虑。当前热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这些纵横交错的多模态隐喻,是一种印证,表现出电影创作者的思考和困惑。这些关于身份认同的困惑放在当今时代语境之下变得很难找到一个清晰解答。总体来说,这些隐喻主要映射出三重困惑。
3.1 原有身份消解之惑
原有生存空间的巨大改变,城镇化速度惊人,乡村建设同质化泛滥,这些当下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存在。地理空间的逐渐消失也是导致原有文化土壤消失的诱因。其实也不仅仅是这几部近几年排行榜大热作品,其它反应类似问题的影片也是数不胜数。口碑作品《诺玛的十七岁》、《静静的玛尼石》、《长调》等都涉及了同样的一个问题。原有生存地理空间的急剧缩小和逐渐消失,正在改变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由此电影人以各种隐喻来折射对这种背后的困惑和焦虑,使影片受众被隐喻背后暗藏的强大信息量深深震撼。
3.2 身份寻找之惑
身份认同危机从发生到深度迷惑和焦虑都促使人们对自我身份开始重新确认和找寻。要明确自身是什么,就离不了与他者的区分。“自我必须在与他人,与社会的符号交流中确定自身,它是一个社会构成、人际构成。”5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机械化大生产使全球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联系越加密切,封闭而自给自足的状态发生巨大变化,消费文化的盛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商品经济异常繁荣,信息技术的提高,因特网的使用,使世界连成了一片。交通的巨大发展使地理空间的距离急剧缩短,各个民族的关联日益紧密。现代文明挟裹着一切,新媒体的使用,使信息精准投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新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文化之间交流碰撞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混成一块,难以分离开。在经济浪潮席卷全球、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关注点,人们的现代生活都越来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都在改变,社会构成、人际构成都已不同往昔,自我身份找寻也增加了诸多旁枝错节,这使得身份寻找之途充满了困惑。“我”的传统部分,现代部分,旧我与新我的各个部分在找寻的过程中都在台前幕后发挥作用,交替上演,使得寻找充满困惑,新的身份確认之路充满考验。
3.3 身份再寻找之惑
在身份寻找和确认过程中,各种新的变化依旧不断出现。因此,身份再寻找便又由此产生。少数民族族群通过各种途径的探索确认了自己的身份,却也确认了这种新时代环境下的身份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与时代语境中,不得不重新确认又一个适宜的新的身份。在这种新的寻找和新的困惑作用下,寻找变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无限又无解的循环,需要不断的调试、适应、形成与确认新的身份。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从古至今就没有放弃过追寻和坚守,没有停止过文化寻根。这不仅是少数民族,整个中华民族也同样如此。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保留文化上的清醒和自持显得至关重要。这些不断的找寻,既是找回本身的身份,也是找寻新文化语境下的新身份,最终实现两个“我”的统一。身份的最终确认是一个漫长、复杂、艰辛的过程,在各种文化的接触碰撞中有接受吸纳也有舍弃拒绝。具体的抉择也可能跟每一个人、族群、民族的选择和原初认同有关。身份认同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文化多样性消亡的危机依然不可忽视。
4. 结语
现代社会中,大量的族群脱离了原来与土地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量现代人与土地的关联越来越弱。而生活在一系列自制空间中,人也与制造品一样,新的人群、族群被塑造、生产出来。在经济浪潮的挟裹下,越来越多的同质特征又令人产生迷惑。一方面,城镇化在扩大,社会的发展进程在加快,人类生活受现代化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而民族的形成,代表着文化传统的积淀。这些原本相对固定的因素在社会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必然慢慢被改变。在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空间下,传统的存活土壤正在缩小。现今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表现到内部灵魂聚焦的改变。更多地反映出个人在当今时代的放弃与坚守、得到与失去、痛苦与挣扎;反思差异,对自身身份的不懈寻求。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因此,要表现这些矛盾冲突,体现这些深层内涵与言外之音,必然需借靠大量隐喻来实现助推想象,实现作者与观众心意互通的目的。因此分析影片的隐喻是一种解码过程和达成理解的途径。少数民族影片制作者动用大量物件、言语、人物行为、情感符号来确认和寻找新身份,影片中纵横交错的多模态隐喻应用从各个角度映射了上述的危机表现。如何在当前文化语境下自持、调试,获得一个合适的于人于己都认同的新身份成为当下不停追问的焦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著;陈中梅译注.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9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 第9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22页。
[3]束定芳著.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4]李战子,陆丹云.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外语研究,2012(02).
[5]赵毅衡著.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第344页、第346页。
[6]Ivan Fnagy, Why Iconicity[c]Max Nanny,Olga Fischer. Form Miming Meaning-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Amsterdam,1999,p.19.
[7]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5).
[8]杨(昌鸟)国著.符号与象征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9]胡谱忠著.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版。
[10]刘宇红著.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