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要真正“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

2019-11-06沙原张晓顺

人民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育人课堂教育

沙原 张晓顺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清华大学前校长曾提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X型学生”,而不是“A型学生”。“A型学生”是传统观念里的好学生,他们的成绩总能得A;“X型学生”成绩也许并不优异,但他们更愿意创新实践,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两者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创造力,而创造力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能力。

要培养有创造力的学生,必须“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教师角色就要從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引领者、促进者、评价者和指导者。

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

以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高质量教学,师生能够展开平等、充分的交流,学生因此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实践中,经常会有教师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讲了很多遍还是不会做”,然后归结为有些学生天生太笨或不用功。这种情绪反映到课堂上就体现为一味地谴责和批评,殊不知这只会增加学生的自卑心理和对抗情绪。

有的教师把“听话”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听话”的逻辑起点是“你什么都不会”,其本质是话语权的把控和思维替代,而非“爱”和“发展”,可以用来培养“从事标准化生产的劳动力”,却很难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培养有创造力的人”。以“听话”作为评价标准的教师,往往拒绝和谐平等的对话,拒绝学生独立的审辩式思维,拒绝创新。当教师把听话与否、对与错、成绩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标尺时,自然会将学生引导至只重视学习结果而忽略学习行为本身,从而导致虚假学习或浅表学习。

出现这些情况的根源在于,我们过于关注自己的“教”,没有关注学生的“学”。在“教”的方面也只关注了二手经验的单向传递,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没有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真正扭转这一局面,教师需要从关注自己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好的教育是“相信”的艺术,更是“放手”的结果。爱学生,要真正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关注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创造性、批判性思考。当学生能够自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把教师提出的问题转变为自己的问题时,深度学习行为才能够真正发生。针对高一新生,笔者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首先,以学生的“我讲解,我进步”带动学生进行团队学习、主动学习、深度学习。针对高一新生回答问题逻辑性不强等情况,由学生进行团队学习并进行“试讲”,准备成熟后给全班同学讲解,教师从认知图式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评价、指导。开始时学生还很腼腆,讲解也不到位,但经过两个月的锻炼,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我讲解,我进步”,他们会在课间进行反复尝试和小组讨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呈现问题的能力常常超出教师的期待。

其次,“以评促教”进行自学方法指导。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要给予及时深刻的包含事实判断或价值判断的发展性评价,使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指导并真正有所收获。比如:你这个方法非常新颖简洁,我完全听明白了,可是很多同学还是没听懂,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从第一步到第二步是根据A条件和B原理,A和B并不是那么明显,而你在描述时却省略了。生活中聊天也好,学术问题也罢,不是大家共同知道的重要前提和推理依据一定要重申一遍,这样你的语言才能更有逻辑。

最后,鼓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学术问题”。有时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特别好的问题,甚至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学术问题,教师如果善于识别这些问题并具备抓住良好教育时机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术体验,建立学术兴趣。比如在学习“相对运动”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坐火车时看到旁边的树木在向后运动,而远山却在向前运动呢?学生提出此类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高度赞扬,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而不能直接给出答案,有时学生的讨论视角会让教师喜出望外。如果问题很有学术价值,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同学们讨论的结论整理成文字。

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成为敢想、敢说、敢做,能够自主发展的人。

从关注知识传授到关注能力培养

当前,一些高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一致。学校以学生积累的知识多少为标准,主要形式是高考等高利害考试;社会和工作岗位则以创造力为标准,主要表现为创造的价值。迫于家长和社会“期望”,高中学校不得不把高考成绩当作教育目标,这种不恰当的目标定位会产生如下的逻辑怪圈:

——用“考个好大学”作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不到探索职业兴趣爱好的指导,这种毫无切身感受的虚无缥缈的高考目标很难产生快乐、健康、持久的学习动机,这个目标往往更是家长和教师的,学生更像是在为家长和教师学习。

——教师成为贩卖二手知识的人。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的产品,而衡量产品质量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方式是传授间接经验,为了提高效率,教师只能放弃为学生能力、素养的发展提供实践和体验的机会。

——人是不会通过大量的陈述性知识积累突然形成素养和能力的。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定义问题、梳理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才能逐渐形成稳定的素养和能力。没有实践,缺少个人的情感体验、意义建构、思维抽象、方法总结,怎么可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长久的学习动机?

——既然“考个好大学”是终极目标,高考之后,谁还会浪费脑细胞去记住那些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二手知识。于是,教师在用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做着错误的事情,最终以学生的思辨力、创造力丧失为代价。

要想跳出这个怪圈,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上,要能以学科整合的方式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学科内容离我们的生活、生产并不遥远,我们的所学并非只作为高考的敲门砖。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积极尝试。

首先,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STEM综合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基于项目(PBL)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计算、采购、制作等)、方案改进、文案设计、成果展示等环节。比如在高一上学期学习了运动学之后,学生完成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装置研制及自由落体运动定律研究”及“任意角度可调黑板吸附式斜面研制及斜面运动规律探究”兩个项目,这样的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交流合作、运用科学语言、使用科学代表物和工具等能力。

其次,基于常规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及“智慧课堂”教育环境的熟练使用,将核心素养与智慧课堂进行了深度融合。通过对每节课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深刻解读与设定,进行了“学习支架、工具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环节的智慧课堂实施设计。旱地上学不了游泳,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就要将学生置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在这种教学目标和支持环境的联姻之下,学生除了能更有效地进行知识学习,也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及生活的重要作用。

再次,尝试在常规教学中融入科技前沿知识,挖掘教材科技前沿知识、关注国际国内前沿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组织各种参观实践活动、开设科技前沿校本课程、在智慧课堂中使用新技术。

这些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习兴趣和志向,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育人之光唤醒学生的创造力

育人是教育的最终使命。尽管教育过程艰辛遥远,只要我们善于“拨动孩子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并与之共鸣,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认知的发展,还可以去影响、熏陶和培育学生,使他们感动和感悟,从而潜移默化他们的人格和情操,达到育人的目的。师者父母心,教师应携善良与智慧面对成长中的孩子。

曾经初为人师的一次教育经历,令我后悔至今。班里的一个男孩课间的时候推了一把那个不敢从很陡的滑梯上滑下去的女孩,那个女孩闭着眼睛滑了下来,虽然没有受伤,但还是吓哭了。情急之下,我想都没想就给了那个男孩一拳,言辞犀利地要求他跟被推的女孩道歉,可他最终也没说出对不起,为此我很久没理他,心里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懂事,而他看我的眼神也充满了敌意。

当时,我并没有真正了解他只是想帮那个女孩克服恐惧,而且他俩之前也是有过沟通的,他的那一推初心是好的,而我根本没给他任何机会解释就“出手”了。事后,我才得知事情的原委。那天班会上,我真诚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他道了歉。从那以后的两年多里,每天都是他第一个来到班里把讲桌和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是他每天在同学来到班级之前打好了班级的水,也是他关好门窗、关好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高三毕业离校前,他很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学生,以前也并不爱学习,但今天能升入自己心仪的大学,真的是源自于高一班会上你的道歉,使我真正认可了你,认可了我们班。”

这件事情使我意识到自己当时是滥用了教师的身份权威,使得师生双方成为对立关系。如果真正能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定能够找到让学生愿意接受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请学生坐下来,静心地倾听一下他们的心声,再根据其心理特征和思维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有些问题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的共性问题,甚至有的时候未必就是学生的错,我们可以以过来人的态度真正去理解他们、宽容他们;也许有些错误本是无心,也许他们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们只需要与他们“共情”,一个拍肩膀的动作、一个相信的眼神或许可以抵得上一堆的大道理。当教师真正触碰到他们内心的那根弦,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师生人格平等,才能真正尊重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敢于怀疑权威和展开辩论,才能在混乱的知识体系中辨别剔除糟粕和谬误,获得真正的成长。犹太民族秉持这样的教育理念,孕育了许多杰出科学家。据统计,犹太人占全世界0.3%的人口,却拿到了占总数27%左右的诺贝尔奖。

育人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教师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的艺术展现。进入新时代,作为“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教师,应该用爱心、耐心、信心的育人之光唤醒学生的创造力,相信他们一定会散发芬芳,一路明媚。

(沙原单位系吉林省教育学院,张晓顺单位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 任国平

猜你喜欢

育人课堂教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欢乐的课堂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写字大课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