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活动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2019-11-06李斌
李斌
一、初中生物教育现状
科学教育是以全体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学科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养的教育。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观念、价值观、方法、精神和道德等。调查表明,虽然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近年来逐渐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学生缺少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其科学精神也相对欠缺,学校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较大问题。以往的教育过分强调分数,而忽略了培养其他能力:比如通过多种方法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生活中发现和获取新知的能力、遇到问题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与队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正如行知先生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发现同学的实践能力不强。这与我们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密不可分,同时也和中国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分代劳有关。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亲自动手的活动,一旦遇到问题就很难独立解决,学生活动就是最好的手脑结合的方法。
二、学生活动与生物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学生活动是生物核心素养发展的渠道
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关乎国家综合国力。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活动,特别是对活动的开发,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素养包括三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二是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及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三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只有在这三方面都达到要求才算是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所谓学生活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情感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学生活动,掌握人类生存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通过亲自体验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及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认同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学生在边学边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从“动手”到“动眼”以达到“动心”。
(二)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
学生活动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的学生在学生活动的进行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遇到问题时,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主要取决于该学生所具备的科学素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差异性,不同学生有自己的兴趣、需求、和特长,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法,也就是说科学素养又反作用于活动本身。科学素养和学生活动的关系是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从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特别是他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的思路;以及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特别是他把数学方法引入生物学的研究更是超越前人的创新。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他具有善于观察、積极思考、热爱探究、尊重客观规律等较高水平的科学素养。
三、通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对于初中生而言,主要是指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学习、生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民主意识、正义感,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初中阶段班级管理现状,却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过分重视分数、忽视班集体的建设、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重视不够等;初中如何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班级管理,是学校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操作层。
健全班级管理机制,为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方向。确定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班级精神、班级目标,围绕核心素养指标让学生制定初中三年自我成长规划,通过班级集体讨论确定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标准,完善班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管理制度。班级精神是班级运行的灵魂,班级目标是集体努力的方向,个人成长规划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蓝图,评价标准是学生判断自己言行的标尺,这四个方面围绕核心素养这个中心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规矩意识,为发展核心素养提供行为保障。强化规矩意识对于教育意义重大。教育即“树人”,没有规矩的人,不可谓之有素养;没有规矩的教育,不可能真正“树人”。倘若学校切实坚持、社会广泛认同以德为先的教育,社会和学校都将做人做事的规矩放在教育的最前面,未脱稚气的学生就不会萌生殴打老师的邪念。目前校园欺侮现象频发,根源就在于教育中没有根植“仁爱之心和规矩意识”。只有家庭和学校共同引导、积极干预,将坚守规矩、友善待人视为教育未成年人的底线,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活动通常不是一个人的活动,更多时候是集团活动,要求大家做到分工合作。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共同合作会发现问题,这些问题在个人进行单独活动时往往容易被忽视。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能力也是各不相同,共同合作通常可以完成单靠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在一组学生活动中,同学们通常会推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活动的组长,改组长会根据每位同学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分工: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负责具体操作、细心的同学进行观察记录、书写工整的同学负责文字记录、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总结汇报。
学生活动的展开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同学们多讨论、交流,做到资源共享。这将有利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们通过教师组织的一场场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还能促进他们合作的能力;它在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的同时,更为学生合作创造了肥沃的土壤。
学生活动通常有明确的探究目的,同学们在活动前会对结果进行预测,为了证明自己的预测是正确的,部分同学会忽略一些异常现象而违背事实,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活动不能发现真理的大敌。这些科学素养只有通过多次活动,反复体验才能得以形成。让更多的学生在开展学生活动的体验活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而这一份“悟”是很难通过课本上的文字来获得的。
总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弱,发展不全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活动来解决这一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体验,进行探索发现。同时学生活动的过程是由一个个小环节及小细节组成,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在设置学生活动时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强调发现并获得的生成过程,让学生活动成为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辅助手段。学生活动的合理开发及利用,将会给生物教学注入新的生命泉水。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袁庄镇先民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