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课堂沉默镜像、归因与消解路径

2019-11-06朱沙沙

现代教育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堂沉默传统文化教师

朱沙沙

[摘 要]课堂沉默现象为我国独有的“教育事实”,且作为课堂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日益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通过对课堂沉默的内涵、表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程沉默的认知。分析其成因的多元性,从课堂沉默的根源、课堂沉默的主导者及课堂沉默的主体等方面探讨课堂沉默的背后成因,并从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三方面出发寻找其消解路径,从而促进课堂消极沉默的转变、激发课堂活力。

[关键词]课堂沉默;消极沉默;传统文化;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9-0059-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9.011

一、课堂沉默概述

(一)课堂沉默的内涵

在汉语中, 《辞海》对沉默的注解为“寂静、不发声,不说话”。沉默是交际主体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有学者认为 “沉默”是中国教育文化中的一个独特印记,是中国课堂的一种独有的“教育事实”[1] 。刘向前把课堂沉默定义为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活动[2]。叶立军等人把教师发出问题信息,学生由于信息接收不畅、信息理解出现偏差、困难或者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做出判断等原因表现出长时间的“无语状态”的现象定义为“课堂沉默”[3]。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沉默的状态可能是出于对教师的尊敬,也可能是教师权威的慑服或对教师权力的无声反抗。沉默行为可能是故意为之,也可能是出于偶然。综上所述,课堂沉默指课堂提问或课堂讨论中学生的失语现象,主要包含学生的情感、思维及行为呈现出沉默的状态。学生课堂沉默是教学过程中极为常见却又无法避免的现象,但课堂上学生处于沉默状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对课堂沉默这一现象进行审视。

(二)课堂沉默表征

1.表现形式。根据课堂效应的不同,刘向前在课堂沉默的一项研究中提出了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4] 。积极沉默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讲解时的仔细倾听,以及提问后的积极沉思[5]。杨洁认为,课堂积极沉默是处于一种沉思、体验、建构的状态,在外部言语上表现为主动沉默,内心却在不断进行着思考与自我对话[6]。王娜娜等人则认为,积极的沉默能够表达意义,传达文本的内在属性。同时也是一种沉思的智慧,它不是身心、活动的静止,而是彼此的在场,让心智更加自由、冷静的思考。话语虽然结束,可沉默仍在激发思考。积极的沉默暗示着一种道德和精神的价值[7] 。根据上述对沉默的分析可知,沉默并非同其外在表现一样漠然,它也可能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理解消化,同时也是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努力组织语言最终在心中产生答案的一种状态。根据中国学习者悖论即中国学生在数学成绩国际比较和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表现均优于西方学生。另一方面, 许多西方研究者发现中国的学习环境不太可能产生‘好的学习……中国的数学教学是相当传统和保守的[8]。由上述对积极沉默含义的界定可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沉默并非自身掌握知识匮乏或能力欠缺,而是由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现象。

消极沉默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思想游离状态, 即便是对老师的提问也处于被动地位, 通常会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思想游离, 这种沉默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组织限于停滞甚至瘫痪[9]。赵明鸿认为,我国课堂沉默现象主要以消极沉默为主,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 对课堂提问不闻不问或不愿表达, 或者是虽然看似讨论热烈, 但实际上一直是几个学生反复发言, 大多数学生都是置身事外的状态[10]。而邹灿与王海燕把消极沉默定义为,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无反应或应付时表现出来的状态,认为消极沉默是由种种干扰因素造成的课堂教学活动非正常的无语中断,学生置身于课堂之外,被动、不完全接收,甚至拒绝接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缺乏思考分析过程[11]。由上述对课堂消极沉默的概念界定可知,消极沉默主要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动于衷,或处于异常漠然的状态,学生一般表现得较为被动,且课堂上的消极沉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吸收,同时对自身成长也具有一定的危害。

综上所述,积极沉默是课堂教学的必须,消极沉默则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学生课堂沉默是教学过程中极为常见却又无法避免的现象,而课堂上学生处于沉默状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对课堂沉默这一现象进行审视。

2.课堂沉默的特征。课堂沉默具有普遍性、表现形式多样化等特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阶段却需要彰显相同的共性,即课堂上均有沉默状态的呈现,这一现象显示出课堂沉默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与学前教育相对比可知,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相应的课堂上呈现出沉默的现象也就越多,这与学生自身状态、教師授课方式及文化的熏陶有着密切的关联。与课堂沉默在不同阶段均呈现出沉默状态相比,课堂沉默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如学生因为出神、目光呆滞或游离、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接受不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以至于无法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老师提出问题后进行讨论时,学生低头,一片寂静无声;又或是课堂上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交谈,但双方均处于缄默无言的状态,从而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境地。

(三)课堂沉默的影响

沉默一般被认为是交际者语言能力的匮乏与欠缺,这一状态投射到课堂上则有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之分,因此也带来双重影响。但学生课堂沉默是教学过程中极为常见却又无法避免的现象,课堂上学生处于沉默状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对课堂沉默这一现象进行审视。一方面,课堂沉默有其积极一面,维果斯基把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转化认为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这表明个体内部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是个体内部思维的发展及提升过程,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化是在逐渐内化其语言,不断地使自身内部语言结构得以提升,也是学生自身能力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现。此外,学生在课堂上沉默并不意味着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和茫然,也可能是学生在内部组织其答案缺少外现,导致造成沉默这一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课堂上的消极沉默会导致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和情感的淡漠,具体表现为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抛之脑后置之不理,认为提问与己无关,从而对问题不屑一顾,以及对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与探究意识。课堂沉默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到社会上则表现为对问题探究能力的欠缺、人际交往障碍以及社会公德的沦丧,不利于个体长远的发展。

二、课堂沉默之归因

叶诗杰从学生个体差异、课堂规模及氛围、儒家文化和面子文化、教师教学风格四个方面分析课堂的沉默[12]。姜新生从现代课程的迷失、教师权威的慑服、教师教学的遏制、应试教育的误区及传统文化的阻抗五个方面分析课堂沉默的原因[13]。可知课堂上的沉默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并非是单一因素所造成。其中传统文化的话语论述、教师的绝对权威以及面子文化等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对课堂沉默的认知、情感态度及提问方式等均会对课堂的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因素,如性格、自信心及习惯等均会对课堂的表现形式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主要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教师因素及学生自身因素三个方面探讨课堂沉默的形成机制。

(一)文化因素:课堂沉默的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课堂沉默的根源,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传统文化的话语论述、教师的绝对权威以及面子文化等亦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是导致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

1.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提出的“文化版图”理论,认为中国文化区域所蕴含的“高等级取向、低个人取向”特质及其所塑造出的“心理程序”, 形塑了中国课堂“尊重教师权威、压抑学生质疑”的保守型态[14]。我国的传统文化蕴藏着大量的克制性的沉默。如“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述而不作”“君子敏于行讷于言”等话语给沉默少言的合理性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其存在具有一定的依据,且学生关于在课堂的表现达成了沉默的共识,遵循着言多必失、少言慎行这一教导,致使课堂上呈现沉默的状态。

2.教师权威的慑服。中国传统的天地君亲师中教师被放置较高的地位,虽然韩愈强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师严道尊、尊师重教以及教师权威的形象被深刻印证在学生头脑中,成为了固化的观念。传统教师以统治者身份自居,学生处于被规训和压抑的阴霾之下无法喘息,以致因恐惧惩罚而呈现阿谀奉承之态,进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审慎思考,惧怕教师否认自己的回答。同时,教师权威使学生不容置疑或不敢质疑,教师的绝对权威也是导致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

3.面子文化。学生在课堂上大多秉持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错误观念,面子文化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为了不丢面子,学生可能较少发言甚至不发言,尤其是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可能导致在同学和老师面前丢面子,因此在不知自己怎么回答或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持怀疑态度时,往往用沉默来应对提问或讨论。同时也不愿批判或反驳他人的观点,认为是一种冒犯及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更不愿出风头,怕同学嘲笑自己。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养成了沉默、被动的学习习惯,导致多数学生倾向于等待教师解释而非自我思考,缺乏主动探究意识。

(二)教师因素:课堂沉默的主导者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以及占有毋庸置疑的地位。教师对课堂沉默的认知、价值取向和提问方式等均会对课堂的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课堂状态的生成。

1.教师认知出现偏差。其一,在一定程度上虽然认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然而在实际授课时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并未实现平等的师生对话。学生依旧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久而久之,丧失了主体性及问题意识,也就导致了课堂上的沉默。其二,教师无法辨识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错误认为沉默的课堂就是无效、低效的课堂,实则不然,课堂保持安静不等于没有课堂互动,也不等于学生内心全无波澜与想法。因此教师应正确理解及容忍课堂的沉默行为。

2.教师过高的期望。大学生的课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与之前的一味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学生适应这一转变需要时间。加上教师过高的期望以及表达欠妥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参与,如对于学生不满意的回答给予嘲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是教师问题表述不明,学生难以理解,致使学生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愿意凸显自己的无知,进而选择保持沉默造成了课堂提问、讨论陷入尴尬无言的境地。教师过高的期望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大的压力,害怕回答问题,致使课堂陷入沉寂的恶性循环。

3.教师疏于提问方式的研究。如提问策略不当:教师的提问或课堂讨论话题没有吸引力,导致学生不愿参与;教师的提问太简单,无挑战性,学生没兴趣回答;又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对该问题的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从而限制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机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最终导致课堂沉默;提问问题后未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思考,提问后的等待时间不足,也会导致学生缄默其口,最终陷入尴尬的境地,致使课堂教學组织活动毫无生气,进而陷入瘫痪状态。

(三)学生因素:课堂沉默的主体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沉寂、静默的状态主要源于自身的性格、自信心的缺乏和习惯等原因。在课堂上保持沉默源于学生出于礼貌及尊重教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不愿占据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时间,或不愿打断他人的谈话而保持沉默。在充分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今天,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扮演着的沉默少言的角色,因而造成了课堂提问时无人回答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1.自身性格所致。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其性格有内向与外向之分,人际交往中的个体较少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沟通缄默的现象往往被认为内向,内向的学生延伸到课堂上则表现为对教师的提问三缄其口,不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回答问题。认为太过于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则是过于想表现自己,因而即使有着思维的涌动,也已经习惯于课上只接受知识、复习课后再说的消极应对模式; 甚至认为课堂上争抢着回答问题是很幼稚的表现,作为大学生应该表现得沉稳一些,所以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外向性格的学生虽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但他们因顾及他人的感受、碍于彼此的面子而选择沉默不语,从而陷入沉默的课堂中,即便有少数个体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却难以调动整个课堂活跃的气氛,而大多数的沉默者集体塑造了“安静的中国大学课堂”。更值得一提的是, 大约一半的学生已经把课堂上的沉默视作一种习以为常,似乎形成了沉默惯性, “课堂上弄懂与否无所谓的想法”根植于他们内心的深处, 成为他们自动化的心理反应甚至是一种深嵌的“信念”机制[15]。

2.自信心的缺乏。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回答问题的语言逻辑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十分不自信,害怕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符合教师的预想从而遭到嘲讽或羞辱,导致自己没面子,所以干脆采取沉默应对;尽管有时知道问题的答案,大多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的想法不是最好,所以保持沉默。再者,教师讲授的全是毋庸置疑的知识,只允遵守膜拜而不许质疑,从而使课堂教学组织活动瘫痪,毫无生气。另外,“枪打出头鸟”的共识以及由于从众心理,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回应教师的问题。

3.习以为常。学生在课堂上一般采取安稳、接收和顺从的态度, 缺少对权威的挑战和质疑,课堂沉默是一贯的教育方式使然,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课堂上的权威,学生必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不能挑战教师权威。从小就要求上课要保持安静,不能大声讲话,不能违反课堂纪律,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自觉发言。鉴于此上种种因素的存在,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也不足为奇。

三、课堂沉默之消解路径

学生的沉默是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长成的,本质上是对大环境的一种适应。由困境所逼迫出来的意义系统就是文化的深层样态, 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中逐渐领悟到沉默的意蕴,折射到课堂上则带来了双重影响,需要我们辩证看待这一现象。但课堂上的消极沉默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与成长。因此,本文主要从文化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三方面来探寻解决措施,从而化解课堂上的消极沉默,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文化层面:滋养精神动力

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课堂沉默的影响。相比较西方重视辩论而言,我国则更加注重德行与自身的内在修养,所以“反躬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等话语对我们的影响更为深远,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自我省察等能力。应该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增强对自身思想及行为的反思,从而促进学生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1.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首先应树立远大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然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不仅对自身修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还要求有奉献及责任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告诫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修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督促着学生不断进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切不可因为某些不好的因素就全盘否定,而应更关注人的德行与修养。虽然这一追求延伸到课堂上就变成了静寂和沉默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的提升,但道德修养才是人得以发展之根本。因此,应吸收其有益思想,摒弃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助推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2.进行自我省察反思。对某个自身行为或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即不断质疑、答疑、再质疑、再探究的过程,获取探究的勇气和精力,发扬好奇和质疑精神,并做出自觉和有意的努力。此外,应对自身行为进行反躬内省,进而具有一定元认知的意蕴。即通过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在进行自我反思中不断探寻问题的最佳办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二)教师层面:发挥引领作用

教师应不断加强专业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素养。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大多还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进而导致课堂提问、讨论时陷入静寂和沉默的状态,背后所折射的是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提问策略欠妥以及自身魅力的欠缺。若想扭转这一局面,教師应转变对课堂沉默的认知,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策略以及提升自身人格魅力,进而建立一个互动、有活力的课堂。

1.转变对沉默的错误认知。沉默并非一无是处,不能简单的用西方价值思维来衡量中国的课堂并盲目下结论,应用中国眼光来看待这一现状;不能单纯的把课堂沉默与丧失活力、心不在焉等负面词汇等同,需要综合审视中国大学生背后的沉默机理,从而转变自身的价值观念,对课堂沉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识。

2.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认清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其参与课堂讨论的主动性。如以小组展示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语言逻辑组织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增强其自信心,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意愿,对学生的独立人格给予尊重。

3.使用恰当的提问策略。教师应有完善的提问策略。第一,基于大学生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自我不断完善的意识,同时,大学教师理论素养及学术能力要远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前提,提问是应遵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否则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或以适当提高问题的开放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开展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调动其主动参与积极性,从而集思广益,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程度。第三,明确问题的边界,提升其简洁性。较少用繁琐的理论术语来修饰问题,必要的学术用语是必须的,但不能走向极端,否则就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应使问题明确化、简洁化,不断提升问题的精确性,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进而做出相关回答。

4.提升教师自身人格魅力。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养,拥有一定的知识占有程度及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角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进而超越沉默的表象, 探索 思考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意蕴。

(三)学生层面:明确主体意识

课堂上的沉默与学生这一主体有着密切的关联,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学会正确看待自身的不足,并寻求能够进行改正完善自我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进而消除课堂的消极沉默,促进学生朝着更加全面、完善的方向发展。

1.正确把握自身性格。性格并无好坏之分,内向或外向性格均可有所作为并获得成就。课堂讨论或提问中学生的性格会折射出其参与的程度。内向的学生更多的是自己在内心组织语言及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不知道答案,而是因为害羞、胆怯等原因导致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及观点,这样才会清楚地了解自身不足并不断取得进步。外向的学生在表达自身想法时可能偏向急迫等,应组织好语言,进而表述自己的看法。总之,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改善沉默寂静的课堂。

2.提升自信心。缺乏自信的前提往往是未对问题有完整的掌握,或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因此,学生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课上积极参与,锻炼与提升自己的能力;课余时间兼顾休闲与学业,多掌握专业知识以及阅读相关书籍。大学生的学习更多取决于自身,相比中学家长式的教师,大学教师大多是采取放任的方式,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因此,大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力,拓宽知识面,丰富自身认知,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3.习惯要靠毅力来养成。大学与中小学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意识与自由的时间,从一开始无条件顺从教师,逐渐发展到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且能表述自己与旁人不同的观点及想法。这就要求学生从上课要保持安静到需要自己主导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及观点,这个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与顽强毅力。总之,长期以来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需要转变为主动学习习惯,而从被动的应试产物到具有主动意识的个体,需要自身的不断发展与改变,从而消除课堂的消极沉默。

参考文献:

[1][14][15]吕林海.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及其演生机制——审思“犹豫说话者”的长成与适应[J].中国高教研究,2018(12):23-30.

[2][4][5][9]劉向前.论课堂沉默 [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13.

[3]叶立军,彭金萍.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17):44-46.

[6]杨洁. 学生课堂积极沉默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8.

[7]王娜娜,李德显.沉默:一种被忽视的教学机智[J].全球教育展望,2007(7):23-26.

[8]转引自:顾泠沅等.变式教学:促进有效的数学学习的中国方式.见范良火等编:华人如何学习数学 (中文版) [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247—248.

[10]赵明鸿.课堂沉默现象的教育考察与文化探源[J].教学与管理,2018(27):87-89.

[11]邹灿与王海燕.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6 (14):143-145.

[12]叶诗杰.大学生课堂沉默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8.

[13]姜新生.“无问题学生”是如何产生的——关于课堂沉默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3 (12):48-49.

(责任编辑:刘玉)

猜你喜欢

课堂沉默传统文化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从文化角度探究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
美育教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英语课堂沉默成因的调查研究:基于学生视角
杜绝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