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黄树莓多果心得
2019-11-06桃木
妇女之友 2019年10期
桃木
老读者或许还记得,2017年夏天我们刊登的那盆黄树莓。
那年春天买的苗子,美国品种,盆栽型。地栽型有些爬藤,不适合阳台盆栽。这种盆栽型个矮,直立,毕竟有花园果园的人家不多,我们专门为普通人家倾情选了这种,体验一下。当年苗,当年结了夏果,虽然店家标注是双季果型,夏秋两季结果,可能是一年苗,秋天并未结果。
树莓耐寒,虽然理论上在哈尔滨可露地越冬,但还是不敢冒险,怕冻死次年春天钻不出来。
第一年,冬天,谨慎试验,放在杂志社门廊。不料2017至2018年哈尔濱逢50年未遇严寒,数九时竟十几天最低零下33至36度。每天见到门廊里黄树莓被厚厚的冰霜粘住,心里就提溜起来,怕冻挂了。那年冬季,给我们当过花模特,在露天阳台过了五六个冬天的藿香、蒲公英、姜不辣、艾蒿,次年都未钻出来,但黄树莓傲立冰雪,春天如约,钻出来了,而且根蘖(串根)出了三五棵小苗。
分出一盆,分享花友,好不快哉。
严寒时门廊最低温度大约零下20多度,第二年胆肥了,果断放露天阳台过冬,封冻前浇足水,用塑料袋裹住盆口(防止冬天风吹干根系,脱水而死),用木箱扣上,第二年春,绿芽如约而至。没经验,顾了防寒顾不上肥。盆栽不比地栽,土有限便肥力小,第二年苗子已经长了一年,肥力消耗殆尽,只长叶,不开花,夏果秋果皆无。倒是分享出去地栽的当年苗结果,而且全程露地,未扣任何箱子。
今年是第三年,吸取教训,春天刚冒芽时在盆里塞进几块碎肉(生的)。
于是就有了本版这些夏果和秋果。
心得要点:封冻前浇足水;发芽前追肥;冬天打入冷宫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