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地热爱,让人耐得住寂寞并坚持”
2019-11-06李天锐
李天锐
工作累的时候,五粮液集团506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曹鸿英常常注视着车间院子正中的一座汉白玉雕像。雕像的主人公是她的师父——中国白酒勾调技术的创始人范玉平。当年正是师父手把手,将她领进了白酒勾兑的大门。一想到师父,如今在业内大名鼎鼎、获评全国劳模的她,仍会充满了力量。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川酒已成为四川的一张飘香名片。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为代表的川酒企业,在七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国内为四川争得了不少荣誉。而烤酒酿酒、品酒勾兑等硬核技术背后的工匠精神,更为世人所推重。
七十年来,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但匠人心中的那份执着、坚守、创新和热爱,却始终不渝、历久弥新。
考验在变,对自己的严苛不变
——“要比别人做得细,我就提前一小时上班”
曹鸿英、刘春西、张锐先后于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新世纪初进入五粮液工作,不过,他们所经历的入行、进阶考验各不相同。
1982年,刚进五粮液一年,当时在包装车间工作的曹鸿英从同事处得到消息:“公司要进行首批白酒勾兑人员招聘了,我们去试试吧。”曹鸿英当时对勾兑和尝评一无所知,但同事热情满满,拗不过情面,也想“看稀奇”的曹鸿英便随她一同报名。结果如同俗套的成功學故事,同事落榜,而曹鸿英考上了。
她的入选颇有戏剧性——不喝酒、但天生味觉灵敏的曹鸿英,在一大桶自来水中分辨出一滴香精的味道。从此,她跟随范玉平大师学习技艺,一干就是37年。
24年后,五粮液勾兑车间面向全公司年轻人招聘尝评员,当时是五粮液库工的张锐毫不犹豫报了名。此时,厂里的勾兑技术已享誉全国,“我觉得他们穿上白大褂验酒,很专业;能辨别酒的好坏,很神圣。”如今说起这,张锐的眼睛仍然放光。
但张锐没想到的是,勾兑师选拔的程序如此严苛。先是通过“分辨出度数接近的酒”等考试,成为尝评学员。接着,每月考,半年考、一年考,人员也二十进十、十进八……经过重重考验,等到张锐正式成为产品勾兑师,已是6年多后的2013年1月。
从事烤酒、酿酒的刘春西进厂则是水到渠成。此前,他就与五粮液有过亲密接触,做过零散择酒、运酒等业务,1993年进入酿酒车间后,他迅速成为业务骨干。
对于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第23代传承人曾娜而言,进入泸州老窖是“从足尖到指尖”。1998年,出生于酿酒世家、对酒“始终放不下”的曾娜做出了抉择——毅然告别了国家二级演员的身份和歌舞团的工作,应聘成为了泸州老窖的一名讲解员。此后,又经过包装女工、质检中心化验员等岗位,经过重重考验成为了一名尝评员。
工作初期,他们都曾不断拷问自己。回答拷问,要靠坚持不懈,还要对自己“狠”一点。
就拿曾娜来说,“最初的学习如同‘训练军犬般残酷。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品评100多次酒,度数最高的是70度左右的原浆,经常会喝醉。”一年几乎每天都在品酒的她,为了保持嗅觉敏感,不得不过着“索然无味”的生活。有香味的化妆品自然拒绝;为了保持饮食清淡,爱吃火锅的她大多时候只能“忍痛割爱”。
评酒初期,曹鸿英的困惑来自,如何让自己进步更快一些。有时看到师兄师姐品酒,把每杯酒的成分说的头头是道,她很受触动。自己坚持了很久,有时却无法识别,也很少得到师父的赞许。但随着勤学苦练,她克服了一个个难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尝酒师。
对刘春西而言,烤酒、酿酒的工作非常艰苦。为了确保味道纯正,从选料、起糟到拌料、糠和,再到蒸煮、降温、堆闷……每一步都需亲自干。在当地曾有“有儿不进武糟房,有女不嫁烤酒匠”的说法。长期的体力劳动,让他有了胃病和腰肌劳损。不过,“我干不了别的,就喜欢酿酒”的信念,让他坚持了下来,不久后就升任了酿酒车间副组长。
评酒需要能静下来,也需要以大量的经验做支撑,为了能评更多酒,张锐常常比规定晚一小时下班,“后来经常聚会约饭的朋友们都不叫上我了。”
刘春西则是自觉提前一个小时“开工”:“做得慢点,活就细致点,一点点疏忽,就可能导致味道不纯正。”
尽管入行原因、进阶考验各异,但单纯的热爱、坚持,把事情做到极致,是他们对工匠精神共同的解读。
“要酿好酒,就要真正热爱它,勉强不得。”张锐发现,自己接触酒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感受到它的神奇和变幻无穷。
曾娜也认为,“品酒不急躁,慢是一种坚持,每一次的品尝都是严谨而孤独的思考”,“一开始喝不出差别,不断练习,最终顿悟的时候尤其欣喜”。因为热爱,她甚至两次怀孕期间都从未间断过白酒品评。
时代在变,薪火相传的精神不变
——秘密培训后,他上演了“弯道超车”
如今,曹鸿英还常常想起上世纪80年代师父带领他们,在简陋的房子里调酒的情景。那时师父早已名满天下,却十分谦和,对徒弟甚少疾言厉色。
“师父的点拨常常简短,但很重要。”曹鸿英记得,有一次她把自己组合的酒送给师傅品鉴。才把酒杯放在唇边,师傅就露出笑容:“如果嗅起来香味纯正、弥久,就成功了一半。”这让曹鸿英兴奋起来,每天闻、品各种类型的酒,慢慢体会到了五粮液的奥秘。
几名老工匠告诉记者,范玉平紧跟时代有远见,并善于在实践中培养人。在他提议下,1985年,五粮液联合开发了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获得成功,开创了计算机辅助人工勾兑的先河。而已初窥门径的曹鸿英参与了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感官鉴尝和感官语言的描绘总结。
在曹鸿英看来,师父的表率不仅在上班期间。“他生活简朴,很爱整洁,工作服、鞋子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晚上还要复盘当天工作,写工作笔记,”这些都给大家无声的影响。
恰如当年范玉平传帮带,如今曹鸿英任主任的506车间,也形成了以老带新的氛围。
2018年8月,张锐参加四川省白酒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预赛发挥不理想,一度感到沮丧。此时距决赛只有一个月。勾兑车间的老师专门对参赛者进行培训,又做起心理辅导和动员,让他重振旗鼓。
“我来自先进集体,不能丢脸。”张锐回忆,下班后他就在老师们帮助下,找不同的酒来练习。对哪些酒记忆不深,就把它放在床头,临睡之前、醒来后都品一品。“那段时间,我家里飘窗上,床头柜上都是小酒杯。”
当年9月决赛上,张锐以优异成绩获大赛品评工种第一名,后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随着时代变化,职业选择更加多元,“诱惑”也更多。对于如何培养年轻人,老工匠们也有心得。
“他们接受新生事物快,点子多,必须和他们打成一片,注意发现优点。”组长一当就是20多年,带领小组连续20年超额完成酿酒任务的刘春西说,“一有新人来我就告诉他,我们在一个锅吃饭的,然后,再慢慢压担子,不能一下把人家吓跑了。”有时加班太晚,老刘就自费切点卤肉给大家“打牙祭”。
不过,工匠精神容不得半点瑕疵。年轻工人们也领教过刘春西的“暴脾气”,有人约了朋友下班后聚会,临到下班时心一慌,做最后一甑糟子探凉时,翻划比平常要快一些。刘春西看到一下就火了,发完火他又循循善诱道:“酿好酒的关键就是必须把每一道工序做细做好,千万马虎不得……”
张锐也回忆,前些年的一个冬天,因为实在太冷,他在取样、尝酒时戴上了薄手套,被路过的老师发现,立马批评了他。“手套有刺激性气味,手套里的灰尘、粉末掺到酒里,怎么能尝得准?”那以后,无论多冷他都再也没有在工作中戴过手套。
对后辈的培养,曹鸿英在不断总结。让她欣慰的是,专业考、日常考、月度考……在更为科学的培养方法下,最新一批尝评学员进步也很快。此外,公司还成立曹鸿英(白酒品评)工匠苗圃,她的徒弟中已有5人获得国家级白酒评委资格。
在泸州老窖,1980年代初出生、26岁就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评酒委员的曾娜,早已当上“师父”了。在公司组织员工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白酒评委考试时,她担任培训师,从写培训计划到上课,都倾囊相授。一名泸州老窖的省级白酒评委告诉记者,“培训时曾娜讲的,品酒师要有坚持,要用舌尖守住质量大门”,让他记忆犹新。
如今,张锐也开始帮助老师们带新学员。而这,或许就是川酒一代代工匠薪火相传的秘诀。
環境在变,初心和梦想不变
——“如何保持住20年超额完成任务的不倒翁‘神话”
几十年来,川酒企业的“容量”更大了,环境也更美了。
曹鸿英记得,1981年她刚进五粮液酒厂时,酒厂只有两个车间,员工几百人,年总产量1000到2000吨。当时的勾调桶,容量几吨就算大桶,如今,五粮液酒厂早已进行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了能容1000吨的勾调桶,原酒产量也上升到十几万吨。厂区还被评为4A级景区,有“十里酒城”之誉。
“但是一些必须依靠人工的工艺,如酿酒、尝酒、勾兑等,却几十年一如往昔,有的技术更加先进、细腻。”曹鸿英说。
在观察人士看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川酒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精神的传承,也是川酒几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尊崇工匠、注重传承的文化,已渗透到川酒的血脉中,丰富了技能强国的文化内涵。
2018年3月,曾娜首次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出席全国“两会”。在更高的平台上,除了讲述弘扬工匠精神,她还和人讨论起,川酒如何推出更多符合年轻人需求的新产品,这也是她近年来工作的着力点之一。
如今,即将退休的刘春西在思考,如何将自己的酿酒功夫传下去,让已颇有经验的副组长刘培刚顺利接班,特别是延续“20年不间断超额完成任务”的“不倒翁”神话,他还在认真琢磨。
与酒打了37年交道的曹鸿英还有更多的期许:“从师父、师姐到我,都有个梦想,就是让白酒和白酒文化更多地走出国门,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让世界领略它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