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大赛:秋意最浓时,大地最丰收

2019-11-06王若宇王冬艳钟健

莫愁·智慧女性 2019年10期
关键词:周鹏大赛

王若宇 王冬艳 钟健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

——秋意最浓时,大地最丰收

渐爽秋风起,由江苏省妇联联合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委网信办主办的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新华社江苏分社等单位的支持下,迎来了备受瞩目的颁奖盛会。

芳华礼赞70年,参赛选手们谱写时代的华章,唱响追梦人的奋斗之歌。南京钟山脚下,留云湖畔的决赛现场,观众们摇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将绚丽的红挥舞成潮,“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在大厅内外久久回荡。

從盛夏走来,一路成长,选手们经受了大赛训练营的淬炼,再次精心制作捧出的每一件作品都直触人心。

“科研岗位上,没有性别、年龄之分,有的只是目标和行动。”“我骄傲,我是一个热爱大山、守护大山的巾帼新农民。”“进行防诈宣传以来,融媒体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感谢大赛,让我再次突破自己。”每个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女性通过奋斗实现人生出彩的故事,都有一份融媒体人的创意巧思与责任担当。她们怀揣赤子之心,共同展现出忠诚、坚韧、创新、慧雅的江苏女性形象。

本期总编策划,我们会走近参赛作品中的主人公,以及将镜头对准她们的融媒体人,听她们讲述难忘的一幕幕……希望这些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故事,激发出更多人的热情,描摹出身边她的风采。

【大赛关键词】

★创意

Vlog视频、说唱歌曲、H5页面制作……本次大赛汇集了一批形式丰富多样的高质量融媒体作品。参赛选手将女性智慧融入作品当中,在思维交汇的风暴中,不断碰撞出新的创作火花。

★风采

每一件参赛作品都视角独特,讲述了不同工作岗位上的江苏女性故事,她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社区工作者,有的是新农民……不同的她们却有同样动人的风采。

★孵化

本次大赛发掘了一批优秀女性典型和优秀女性融媒体人才,并孵化出中合智广等15家江苏省首批女性融媒体创意基地。

★常态化赛事

大赛经各大主流媒体报道后,关注人次达千万级,获得各方好评。大赛将延伸为“妇联+女性社会组织+媒体资源+X”联动的常态化赛事平台,为全省妇联网上宣传阵地注入强劲的融媒体基因。

★70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芳华礼赞70年”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上,江苏女性满怀光荣与梦想,为祖国引吭高歌。

★3

大赛2019年6月在三大赛区启动。南京赛区走进各大高校,举办晋级作品路演暨融媒体工作微培训会;苏州赛区以“她说”为题举办落地活动,分享优秀女性奋斗故事;徐州赛区举办短视频创新创业大赛,聚焦乡村振兴……三大赛区活动各有所长,收获了社会广泛好评。

★7

大赛展现了一批优秀思政课女教育工作者,一批女科学家,一批女大学生,一批优秀女企业家,一批巾帼新农民,一批优秀女性社会组织带头人,一批优秀基层妇女工作者的“7个一批”江苏女性故事,以榜样精神带动更多巾帼力量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

★801

本次大赛共收到作品801件,经过海选、预赛、晋级训练三个赛程,最终一批作品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其中,《我是“大鹏哥”》获一等奖,《农场主顺顺》《但行警事,无问西东》获二等奖,《初心》《她力量》《<月月书房>2019追梦,在路上》获得三等奖,另有12件作品分别斩获最具人气奖、最佳营销奖等5个单项奖。

一场盛会,各方来宾,每个人都唱出了心中的歌,让我们走进大赛方方面面的参与者,听听她们在说些什么——

【选手说:她和她的作品】

大鹏哥:

我要天下无诈

来自扬州市江都区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周鹏,在网络上化身“大鹏哥”,以一首自写自唱的《天下无诈》赢得无数网友的点赞。参加“芳华礼赞70年”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并最终夺冠,让她看到了一条崭新的警务宣传快捷通道。

“新手”是个行动派

2009年,周鹏从南京森林警官学院毕业,时至今日,10年的从警生涯中,一桩桩群众被骗事件让她触目惊心。尤其是近几年,通过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从零星发案发展到高频发案,骗子们的网络身份都是虚拟的、伪造或冒用的,给破案带来很大的难度。

派发防骗传单,做宣传画,张贴预警提示……尝试种种之后,周鹏和同事们发现这些传统的宣传手段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收效并不明显。

每次面对受害人期待的眼神,周鹏都十分心痛。“加强侦破力度,帮群众挽回损失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帮助群众预防被骗更是我们的工作之重。”周鹏下决心开辟网络宣传的新阵地。

作为只会使用办公软件部分功能的电脑新手,周鹏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软件使用教程,折腾了两个月。终于,在2018年8月17日的“仙城刑警”公众号上,她成功发布了第一篇防诈文章——《预防电信诈骗,做一个行动派》,并获得了1600多阅读量。

此后,周鹏每周推出一个原创作品,内容都是挑选本地区高发、多发的诈骗案件。她还结合时间节点进行提醒,例如在“双十一”前夕推出《有毒的回头钱》;在三八妇女节推出《女神防诈秘籍》。2019年3月初,扬州市江都区发生多起在QQ上冒充孩子,向家长骗取补课费的案件。周鹏立刻推出了《致家长们的一封信》,点击量达3万余人次。之后,此类案件在当地的发案量明显下降。

她用说唱宣传反诈骗

骗子们的手段不断更新,周鹏意识到,防范宣传也要与时俱进,只有创新形式才有关注度和传播率。

周鹏又突发奇想:现在说唱很流行,能不能编几段说唱,让群众听完就轻松掌握防骗技巧?这个想法让她非常兴奋。

她不是专业的词作者,更不是专业的歌手,真正开始制作音乐作品让她犯了难。有时憋了很久,突然灵感涌现冒出几句词,她就立刻记在手机备忘录里。那段时间,周鹏经常念念叨叨酝酿歌词,痴迷的样子让身边同事哭笑不得。一个月后,经过反复修改,歌词终于被“磨”出来了。接着,周鹏挑选了几十首曲子 ,一个一个地尝试,最终选定了配乐。

有了词和曲,创作进入了更难的环节——唱。白天要工作,周鹏就每天提早半小时上班,推迟一个小时下班,在单位停车场,一个人戴着耳机窝在车里练习。

“大鹏哥”的第一首说唱作品《天下无诈》,以图文加音频的方式发布后,不光公安系统的微信公众号纷纷转发,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也给予了关注。看着阅读量飞涨,周鹏仿佛看到许多人在被骗的边缘被拉回,满足感油然而生。

技能升级的反诈追梦人

2019年6月,扬州市江都区妇联将周鹏推荐给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组委会。虽然接触新媒体时间不长,但周鹏凭借走心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通过层层选拔,一路杀入总决赛。

在大赛训练营,周鹏结交了很多新媒体宣传高手,她既兴奋,又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参赛作品大多是视频,与之相比,自己的说唱音频展示不够直观。有人劝周鹏将作品可视化,周鹏挺为难:一是不会,录制一段音频已经像登珠穆朗玛峰,录制视频对她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二是她警务繁忙,很难抽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创作。参训那几天,周鹏梦中都在纠结,最终她下定决心制作视频,帶着全新作品参加总决赛。

单位领导得知周鹏的想法后,鼓励她说:“最终的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学到本领,得到锻炼。”这句话启发了周鹏,跨过眼下这道坎,学会做短视频对今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创作中的苦思冥想化作梦醒般的灵感迸发,周鹏以参赛的经历为素材,借鉴电影《无间道》中“天台对话”的经典场景,一人分饰两角,述说了参加此次大赛的种种感悟。

短短时间,周鹏再次实现了自我突破,她说:“我决赛的作品正好体现了融媒体创意大赛‘融的意义。离开自己的舒适圈,跨界,融合。这个作品还体现了融媒体创意大赛‘创的意义。创新、创作才有新意和生命力。”

夺得大赛总冠军后,周鹏表示:“我会牢记初心,牢记从警誓言,不断创新创作,做一名执著的反诈追梦人!”

杨舟,一次新的绽放

2019年8月22日晚上11点,杨舟发了条微信朋友圈:“这个世界最长的距离,也许就是你和未知的距离,却也是最短……”这句话,最能代表她此时的心声。

第二天一早,她就从常州赶往南京,参加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训练营。一整天的课程结束后,她又匆匆赶回常州,新公司的同事们还等着她开会。

“无论是做新媒体,还是不久前被常州广播电视台任命为新公司的管理层,对我来说,都曾是未知的世界。”自2007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杨舟一直涉足新领域,她与未知的距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

成长与惶惑

做了12年记者,杨舟一直奔波在一线。她很熟悉常州市妇联,因为跑这个条口的新闻,她几乎每天都和妇联人在一起。

“女性的声音,总是在温柔中蕴含力量。”杨舟发现,妇联人很像她喜欢的央视《半边天》主持人张越,自然、随和,善用智慧和深入人心的交流方式,打动人,感染人。每当妇联有活动,杨舟总会主动参与。很多人把杨舟也当成了妇联人,遇到了妇女维权、留守儿童的问题,总会第一时间联系她,她也会积极解决,“这让我感到了被需要的温暖。”

2017年,常州市妇联举办“最美家风在龙城”活动,导演刘旭想请一个嘉宾,来串联各个好家风的故事。和妇联一商量,大家意见都很一致,就是让杨舟来做。那一天,站在舞台上,看到那么多家风故事都是自己采访过的,杨舟很为自己的工作骄傲。

“我的成长和妇联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杨舟说,她是近年来妇联深化改革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特别是省妇联Women+“在你身边”云平台的上线,都让她感受到时代的进步,这些感悟也鼓励着她不断思考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2019年6月中旬,看到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的征稿信息,杨舟眼前一亮,这是个好机会,但想到参赛者必是高手如云,她有点底气不足。在她犹豫之时,一些妇联的朋友陆续给她打电话,鼓励她参加,“你肯定可以的。”

她叫陈逸轩

这次融媒体大赛,对女性新农人的主题非常关注,这让杨舟格外感动。杨舟的丈夫出生于农村,她常常和他一起回村,与婆婆一起赤脚下田。那种脚踩大地耕耘收获的感觉,让她感受到土地和女性之间的共性——孕育。留守乡村的女性不仅守护着田地,更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力量。

杨舟想到自己采访过不少乡村女性。她想把那些故事再挖掘一下。

杨舟选中的是顺顺的故事。

顺顺原名陈逸轩,90后,在网上销售老家溧阳南山特产,做得不错,被妇联人推荐给杨舟。

杨舟带着好奇,走进陈逸轩家。院子里铺满了腊肠、腊鸭,咸香扑鼻。接下来的采访,令杨舟感动。“陈逸轩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真诚、坚定。”陈逸轩从扬州大学毕业那年,家里经营的板栗合作社遇到了板栗滞销,亏了200多万元。父母觉得对不住邻里乡亲。于是,陈逸轩决定回乡,帮助乡亲们把南山特产卖出去。在微信朋友圈里,老同学们发布毕业旅游的照片,陈逸轩发的却是土鸡养殖、销售的信息。她也曾不好意思,想要屏蔽很多人,但为了多卖些,她没那么做。

后来,碰上鸡瘟,陈逸轩想过放弃,但第二天,她依然天还没亮就起床,收拾农货。因为她不想轻易放弃。杨舟和她一起,去了很多农家收货。人们看到陈逸轩,老远就从家中把收好的农产品拿出来,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村里有30%的女性被陈逸轩带动起来,依靠养殖劳动致富。

“那天很冷,我们坐在院子里,太阳从陈逸轩的背后照过来,勾勒出她的轮廓,熠熠生辉。”在陈逸轩身上,杨舟仿佛也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不懈努力的样子。

一次新的绽放

杨舟在工作之余,剪辑了短片《农场主顺顺》。她希望这个作品能引起更多女性的思考——面临选择时如何前进?

加入大赛训练营之后,杨舟很兴奋,“老师们的点评和授课太精彩了,我一句话都不想漏听。”在训练营里,杨舟还结交了不少朋友,“她们都敏锐地观察生活、书写生活,让我获益匪浅。”结营仪式上,杨舟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的眼里,闪着光亮。

9月,当决赛的大幕在紫金山麓徐徐拉开时,杨舟与陈逸轩一起,站到了舞台上。她们热情的演讲,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当得知自己获得了二等奖时,杨舟和身边欢呼的陈逸轩紧紧拥抱。

顺顺的故事在更大的平台、更广的范围传播开来,杨舟说“这就像一次新的绽放”。她相信,随着更多江苏女性参与融媒体事业,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王麗娜:

要创意,也要故事

参加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之前,王丽娜在新媒体领域已经摸索了两年。在她看来,过去的两年比不上参与大赛的几个月,“几乎把我摸爬滚打的各种坎坷,直接总结到位了。”大赛让她意识到,融媒体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创意,也是忠于内心的表达。

为她们拍大片

2018年,网络综艺选秀节目《创造101》引起了王丽娜的注意。王丽娜是苏州自媒体人,平时对热点比较敏感。她发现选秀节目有一个特点,节目组把挑选选手的权力交到了观众的手上,加强了互动性。而互动正是她打理的微信公众号“她的范儿”所缺少的。

“她的范儿”内容多涉及女性题材,当时正面临转型。运营之初,王丽娜就遇到了瓶颈。有态度、有观点的文章,固然能在一定范围内引起读者的关注,但想要走得长远还不够,王丽娜说,不与用户产生联系,时间久了,“她的范儿”也就被人遗忘了。

“综艺节目里挑选了101位梦想出道的练习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关注苏州各行各业,选出有范儿的101个人呢?”王丽娜决定为职业女性拍时尚大片,让她们在苏州“C位出道”。

第一期,王丽娜设置了“白衣天使”主题,参加拍摄的女医生化上精致的妆容,走到闪光灯下。为了拍出美剧海报的感觉,王丽娜还定制了服装,蓝色的手术服配白大褂。微信文章发出后,每一篇都有数万的阅读量。更多的医院找上门来,希望由王丽娜的团队来拍摄宣传照片。接着,王丽娜完成了宣传苏州教师的“明日之子”主题,宣传苏州税务局、公安局、城管、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公职人员的“铿锵玫瑰”主题。

推她们秀风采

为什么要做女性平台?王丽娜说因为宣传优秀的女性很重要。通过采访这些女性,其实是在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很多事情成功前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我以前是这样认为的。跟这些女性交流后,我意识到,努力、坚持的前提,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

三年前,苏州市妇联把当地做新媒体的人才聚集到一起,交流分享经验,王丽娜也是其中一员。自此,她信赖上了妇联。如今她把新创意拿出来沟通,苏州市妇联立刻推荐了一些值得采访的女性给她。

“当你迷茫的时候,可以去读这些女性的故事。”王丽娜写作的初心,成了她与苏州市妇联合作的基础。“一开始妇联是很谨慎的,她们会质疑,担心我利用这些人去做商业运营。一年后,我还在坚持做女性平台,这种质疑就没有了。”

什么是她的范儿?王丽娜说,1000个人有1000种生活方式,1000个人有1000种范儿。“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特点,我没有具体到哪一种范儿,但表现在女性身上,相同的范儿定是努力,向前看。”

一年多的时间,王丽娜的团队采访了来自20多个行业的80位女性代表。不过在王丽娜看来,还远远没有达到她的预期。“一篇文章,一张海报,一条视频,哪怕打造了一个宣传系列,也只不过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吆喝,不能成为现象级的事件。”

王丽娜期待着一个机会,一个走向更大舞台的机会。

让她们走到台前

2019年6月,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启动。王丽娜在提交参赛作品《女人活出范儿》的同时,也参与打造了大赛苏州站的落地活动。活动的创意来自于一次演讲。

6月16日,王丽娜组织了一场演讲活动——“她说”。“她”是苏州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说”的是人生经验。“我请了一位昆山的女企业家来演讲,她把公司做到了上市,估值7亿元。她准备了一份演讲稿,通篇讲自己公司获得的荣誉。”王丽娜问了对方一个问题:“这些能打动观众吗?”女企业家思考后,重新撰写了一份演讲稿,主题定为“学会感恩”。

“今天是父亲节,我第一个要感谢的是孩子的父亲,我的老公……”站在“她说”的舞台上,女企业家讲述了自己在成长中如何学会感恩,观众也在故事中找到了共鸣。

“她说”的成功举办,为王丽娜与妇联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契机。

8月16日,融媒体大赛苏州赛区入围选手诞生,19日选手彩排,20日就要举办落地活动。该如何呈现这场活动?妇联请来刚办过“她说”活动的王丽娜。

不同于常规的让参赛选手路演,展示作品,王丽娜认为,应该让作品里的主角——女科学家、女公益带头人、女大学生、女党课老师、女新农民,走到台前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生完孩子的第21天,还没来得及因为不适应新角色而抑郁的时候,我老公被查出了肾癌,把这个家撑下去,就是我努力振奋精神,投入工作的动力。”活动现场,一位女科学家站到台上后,没有讲她的科研成果,但她开场的一句话就抓住了观众的心。接着,一位投身农业的女孩上台,她的父亲是有名的蔬果大王,但她不想在父辈的庇护下卖水果,于是跳到另一个行业奋斗。一位女大学生,分享参与法律援助的故事。

为了与大赛更加贴合,苏州赛区的落地活动,在延续了“她说”创意的同时,设置了演讲和论坛两个环节。演讲过后,作品的主创们坐到一起,分享创作过程。演讲和论坛穿插,让观众一步步走近作品,走近作品背后的优秀女性。

王丽娜凭借作品《女人活出范儿》获得大赛的最佳营销创意奖。从预赛、路演、训练营一路走来,到最后站在决赛的舞台上,王丽娜说,大赛让她对新媒体的创意和运营架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实践从大赛中学到的新技能。

【作品主人公说:她和她的生活】

姚子茜(兴化市公安局英武派出所民警):

我们90后的女警都在用力地生活,目的是为了不辜负成长的机会,希望人生有松有驰,不止争高低,更要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

姚瑛(原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妇联主席):

很庆幸,我的这份工作可以帮助到很多人。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如今退休了,但我依然坚持做公益,最幸福的是我一直在路上。

贾嘉(“为爱编织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发起人):

我们已经累计培训了2000多人次,帮助200多名留守妈妈掌握了编织技能,获得稳定收入。我希望,大家是因为认可她们的作品才去购买,而不是因为同情她们。

孙月月(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综艺节目部执行制片人、主持人、导演):

当你全身心地热爱,用媒体人的“四力”去成就更多人的新时代梦想,奇迹就会发生。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猜你喜欢

周鹏大赛
对涡轮增压器进行高效加工的应用
案巷
她像风,拂过心海
案巷
我需要一个助理
特写|周鹏进山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