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高一学生政治认同的方法

2019-11-06张程立

学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高一学生政治认同学科素养

摘 要: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首,为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提供精神指导。教师从自己的课堂实践出发,基于高一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现状和经济生活教材特点,致力于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一学生;课堂教学;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9-011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9.105

文章所指政治认同源于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即“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高一学生政治认同状况分析

当前的高一学生,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全新社会背景中。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精神环境比较宽松,视野相对宽阔,因而他们拥有新的思想,民主意识强,政治观整体积极健康向上,但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调查,发现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喜忧并存。

(一)表面认同强,内在信仰弱

大部分学生对我国的发展成就、民族文化、国际地位等都充满自豪感;愿意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60%以上的学生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当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领导下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少数学生表现出漠然和迷茫;提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学生只停留在能说出其内容;说到要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学生们便缺乏热情,认为与自己的兴趣不合。

(二)关注领域广,理性思考少

85%以上的学生对国内外新闻、社会热点有所关注,但能说出客观、理性见解的不足15%。如:问及中美两国影视片区别的时候,有75%的人说到美国电影的优点和我国电影的缺点,不能客观合理地评判。学生关注八卦新闻、谈明星较多,收看正规报道、了解民族英雄较少,甚至有极少数学生不认识航天英雄杨利伟。

(三)可塑性强,价值观不稳定

十七八岁,正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节点。但受社会环境、个人阅历等因素的影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对学生冲击较大。学生聊天时谈论学习、人生目标的少,谈论零花钱、买衣物、游戏的多。遇事怕吃苦,怕做有心人,不愿意一分耕耘只琢磨一分收获;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中担当意识较差,只知要求别人去做什么,自己总想坐享其成。

二、《经济生活》的特征

教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主线,突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市场道德教育和相关政策教育的同时,懂得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息息相关,自己应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所担当。

三、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策略

(一)用事实强化认同

1.注意教师的积累,把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国家繁荣富强的事例素材随手做好积累,通过剪辑整合,根据章节特征设置成相关的情景材料,穿插到课堂中去。如:在学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时,教师便以积累的新闻素材《港珠澳大桥》为探究材料,学生畅谈观后感,强化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可,为国家的成就而自豪,还有对在国家发展中不惜付出的民族英雄的敬仰。

2.强调学生积累,要求学生记录获得的新闻材料,或让自己有感触的故事。根据课程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材料、交流感受。教师发现,分享材料者谈到的感受一般都比较深切,既能在分享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感受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在思考中感知身在中国的幸福感,激发其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二)用故事内化行为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要让好故事走进课堂,传递中国好声音。“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人物等都是政治课堂的优质素材。如在学习《企业的经营》时用“油条哥”刘洪安用油不含一滴复炸油的故事导入新课,并让学生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类似故事,让学生在讲述中找到诚信、友善的自己。学生在讲述中提升表达能力,在故事中体会好人身上的高尚情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用冲突培育理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求以正面引导为主,宣传正能量,但这并不代表“有选择性”地教学、逃避现实,而是让学生面对现实,在情感冲突中培育辩证思维能力,增强理性精神。“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在学习中,可以将我国的重大成就和不足客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忧”和“喜”的对比冲突上,寻求破解困难的策略,让学生在思考中将责任意识、家国意识融入到理性思考中。

参考文献:

[1]顾燕庆.浅议当代职业学校学生政治认同感提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

[2]侯紫微.谈中职德育课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5).

[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张程立(1986.1— ),女,汉族,甘肃镇原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和研究。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政治认同的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242。

猜你喜欢

高一学生政治认同学科素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高一学生英语作文中词汇错误分析
探寻高一学生如何顺利度过数学“适应期”
如何引导高一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