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11-06史荣梅

人人健康 2019年19期
关键词:优质心肌梗死急性

史荣梅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3)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危急重症,多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出现急剧性的供应量不足所导致,此类患者典型症状为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并且患者的病死率相对较高。近年来中的研究指出[1]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两者常常合并发生,并且多数患者存在呼吸障碍以及血氧供应不足等情况,其病死率更是高达30%以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需要开展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优质护理属于临床中的科学护理模式,在近年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的运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7年5月起,到2019年5月止诊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25例,男女性别比为14/11,年龄区间处于56~79岁,均值(63.5±1.4)岁。对照组:25例,男女性别比为12/13,年龄区间处于55~81岁,均值(62.7±1.6)岁。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即做好患者相应的基础性护理,包括指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及离床活动,同时维持病房内的清洁和安静。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主要措施如下:(1)心理干预:此类患者的发病突然且伴随呼吸障碍和咯血等临床症状,容易产生紧张、担忧和恐惧等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同患者的有效深度沟通,并对其病情进行及时和全面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及疏导,保持真挚和耐心的态度向患者讲解相关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运用科学的护患沟通技巧,帮助其维持平和愉悦的心态,并告知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重要性,引导患者家属多给与患者良好的精神支持和鼓励,来帮助其消除负性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医护依从性;(2)吸氧护理:首先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针对病情较轻者,在护理期间可采取低流量吸氧来帮助改善其临床症状,如若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较高则可采取麻醉机的给氧护理方案,同时结合其病症情况合理选择开放式或密封式面罩。患者纯氧吸入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通常半小时以内,待吸氧完成后间隔2小时再次给予吸氧;(3)疼痛干预:此类患者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为疼痛,患者持续性的疼痛将进一步导致心肌缺血症状加重,同时扩大心梗面积,若不能有效干预还容易诱发烦躁、冷汗和恶心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加强患者疼痛干预,可遵医嘱给予患者行皮下注射吗啡等方式来缓解疼痛感。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状况,积极询问其伴随症状以及疼痛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疼痛产生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护理过程中可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或为其播放音乐等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其疼痛阈值;(4)体位干预:需要特别做好患者的夜间护理,如若发现夜间出现呼吸异常情况,则需要结合其病情严重程度合理调整体位,针对轻微心衰者可采取头高而脚底的体位来帮助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针对呼吸障碍严重者则可保持坐位或者半卧位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5)出院前指导:在患者即将离院之前需要加强科学的健康宣教。特别是要叮嘱患者出院后维持平和愉悦心态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饮用温水来预防便秘。向其讲解严格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同时叮嘱患者做到劳逸结合以及科学饮食,逐步养成科学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性效果,临床控制:即患者呼吸障碍疼痛、血氧供应不足等均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达2级或以上,可恢复正常的离床活动,且顺利出院;好转:即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心功能改善达1级,可恢复部分活动,仍需进一步治疗;无效:即未能达到上述评估标准。(2)利用简明健康简表(SF-36)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的改善情况予以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维度,满分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疾病控制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P<0.05)。

表1 两组疾病控制性效果对比[n,(%)]

2.2 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干预前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以及本组护理之前(P<0.05)。

表2 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同时并发心力衰竭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特殊性疾病,此类患者的病情危重且变化迅速,若未能及时有效给予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配合常规护理,然而由于常规护理中未能关注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等相关方面需求,且护理模式单一,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2]。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优质护理模式也应运而生,并且在近年来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护理模式是秉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3],结合患者临床病症、治疗方案以及心理状态和身体机能等为其制定更具全面性和科学性的护理干预方案,不仅关注患者生理需求,更加注重其心理需求,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为其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通过积极改善患者机体营养水平并加强疼痛干预等来提高其依从性,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提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具合理性和规范化的护理服务,有利于预防患者心梗的再次发生,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身体机能[4]。从本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运用优质护理疾病的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这也提示,对于此类患者运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率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并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猜你喜欢

优质心肌梗死急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