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2019-11-06贾佩铭
贾佩铭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中医医院 甘肃 陇西 748100)
母乳喂养是极为科学且合理的婴儿喂养方式,该种喂养方式有利于确保婴儿的营养摄取均衡性,还可以提高婴儿的味觉与嗅觉功能,并且,通过乳汁分泌可以促进产妇子宫修复,有利于产妇产后早期恢复健康[1]。随着初产妇比率近年来不断上升,却发现母乳喂养率在不断下降,而为了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给予妇幼保健工作中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获得有效的护理价值,并为母婴健康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2]。本文分析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研究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接受母乳喂养的产妇,共计100例,时间:2018年2月~2018年12月,依据电脑排序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组内50例产妇,年龄于22~42岁,平均(32.1 2±5.32)岁;孕周33~41周,平均(37.56±2.1 1)周;存在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别:30例、20例。
研究组:组内50例产妇,年龄于21~43岁,平均(32.45±5.12)岁;孕周34~41周,平均(37.11±2.09)周;存在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别:31例、19例。
纳入标准:(1)单胎;(2)均为初产妇;(3)产妇配合度高。
排除标准:(1)产后多种并发症;(2)高危孕产妇。
组间基础资料对比,不存在明显高度,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实施的护理包括:喂养知识宣教、基础体征监控等;
研究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1)一对一护理人员护理产妇,由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母乳知识普及,主要的普及知识内容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哺乳姿势和婴儿的含接技巧,告知产妇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补充均衡营养,而产后也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摄取足够的营养;(2)对新生儿进行针对性护理,比如:补充营养、清洗脐带、对婴儿臀部进行护理、实施疾病筛查等;向产妇发放健康小册子,不断加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3)大多初产妇产后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若:焦虑、不安等,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产妇交流,多关心产妇和站在产妇的角度思考问题,多理解产妇并引导其释放内心压力,帮助产妇产后放松心情[3];(4)多鼓励产妇参加各种医院母婴交流会,让初产妇与经产妇多相互交流,不断提高喂养技巧[4];(5)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先采用顺时针与逆时针各按摩十圈后,再从中间分散和四周收拢各进行按摩十圈,每一侧按摩的时间均保持10min,按摩子宫,取得仰卧位,涂抹精油在小腹中脘穴、下脘穴与关元穴,按摩时长维持10min[5]。
1.3 观察指标
对组间的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理论知晓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率、产妇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进行指标对比。
产妇生活质量中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的各个指标分数均为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越好。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涉及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计数资料对比结果
就研究组而言,其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理论知晓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
见表1
表1 计数资料对比结果
2.2 计量资料对比结果
就研究组而言,其产妇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
见表2
表2 产妇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3.讨论
大多初产妇都存在哺乳经验不足、缺乏喂养知识、产后情绪紧张等多种问题,上述问题均会影响哺乳方式和新生儿母乳喂养效率;母乳是最为理想且天然有利于新生儿体格健康发育及其智力发展的物质,不仅可以确保其正常生长所需的能量,还可以完善婴儿免疫系统和增强其机体抵抗能力;与此同时,母乳喂养可以有效促进母婴关系的亲密性,帮助产妇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母亲角色的转变,在妇幼保健中加以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效率。
结合数据:就研究组而言,其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理论知晓率、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率、产妇生活质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能力、社会关系)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由此可见,妇幼保健中予以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理论知晓程度和母乳喂养的技巧掌握程度,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