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1-06宫慧
宫 慧
(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为例,予以患者分组护理,探究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这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护理模式的效果,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已确诊为尿毒症,且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并已排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脏器严重衰竭、伴发肝脏疾病患者等。其中,共有33例男,17例女,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53.2±5.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可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行血液净化常规护理,即常规医疗服务,净化期间生命体征监测等。实验组行血液净化护理干预,即:(1)健康宣教: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净化可能出现的头疼、焦躁及血压升高等并发症情况,并应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急救处理措施;同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及血液净化相关知识,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进行自我护理。此外,应告知首次行血液净化的患者不可透析超过4h,期间应注意超滤脱水速度,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告知护理人员及时调整净化速度。(2)增加巡视次数,以利于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及时处理。有部分患者可在早期行血液净化时出现发热情况,此时医护人员应查出原因,并予以针对性处理。(3)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家属予以患者支持与鼓励,让患者感受到更多关爱,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此外,还应告知患者家属多监督患者生活及饮食,使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进而提高血液净化效果。(4)病房护理:应定期消毒病房,并确保病房空气畅通,温湿度适宜、光照充足,同时应禁止病房内外所有嘈杂声音,以利于患者休息及治疗。(5)饮食护理:叮嘱患者以清淡、优质蛋白食物为主,禁烟酒等。(6)运动护理:予以患者康复运动指导,比如散步、太极等,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患者净化效果经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磷(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通过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经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采用t、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净化效果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BUN、CRP、P、β2-MG水平均更低,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净化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液净化效果对比(±s)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更高,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s,分)
?
3.讨论
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患者肾脏替代的有效方法。血液透析即把患者体内血液通过医疗器械引流至体外,通过透析仪予以代谢物清理,进而平衡患者血液内酸碱及电解质,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采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其病情可得以有效控制,生命也可延长10-20年[1]。但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对患者长期反复扎针,易增加患者痛苦再加上透析前后患者血压差异较大、贫血情况严重等,易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此外,未免患者在透析时出现感染情况,还需严控患者饮食及透析时间,也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以往临床多在患者行血液透析时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并未注意到患者的以上情况,导致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护理干预,反而加重了病情。本文研究中,予以了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护理干预,即将患者作为服务的中心,从患者生理及心理入手,满足患者护理需求,这种护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也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进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能够理解治疗,并予以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净化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比对照组好,由此可见,相比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更利于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患者的净化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予以推广应用。